-
公开(公告)号:CN111302482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010141096.9
申请日:2020-03-0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3/04 , C02F3/32 , C02F3/34 , C02F101/1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降雨径流中氮磷及农药污染物浓度高且去除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雨水径流中氮磷及农药同步去除的生物滞留材料制备及其应用方法,属于雨水径流污染控制技术领域。采用高温低氧热解法实现FeS、Fe3O4与杨树废弃物衍生生物炭的原位耦合。本发明提出的生物滞留材料与土壤混合后作为种植土层。在应用过程中,通过生物滞留材料表面FeS中二价铁提供电子,将NO2‑‑N和NO3‑‑N还原为N2,实现水体中NO2‑‑N和NO3‑‑N的还原净化;同时,二价铁失电子被氧化为Fe3+,Fe3+和雨水中的磷酸盐结合生成磷酸铁沉淀,完成无机磷的去除;材料表面的含氧官能团和持久性自由基,可有效活化氧化剂,降解雨水径流中残留的农药,从而完成径流雨水中氮磷及农药同步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10436542B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1910797546.7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1/00 , C02F1/28 , C02F1/70 , C02F101/1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当前降雨径流中氮磷污染物浓度高且去除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雨水径流中氮磷同步去除的过滤介质材料制备及其应用方法,属于雨水径流污染控制技术领域。采用原位负载法成功制备出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铁基复合碳材料与载体复合,形成负载型雨水径流污染控制过滤介质。本发明提出的雨水径流污染控制过滤介质作为雨水净化填料、应用于可拆卸式雨水净化装置和制备生态滤水砖。在应用过程中,通过过滤介质中的活性组分零价铁提供电子,将NO2‑‑N和NO3‑‑N还原为N2,实现水体中NO2‑‑N和NO3‑‑N的高效还原净化。同时,零价铁失电子被氧化为Fe3+,Fe3+和雨水中的磷酸盐结合生成磷酸铁沉淀,从而完成雨水中氮磷同步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11302482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41096.9
申请日:2020-03-0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3/04 , C02F3/32 , C02F3/34 , C02F101/1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降雨径流中氮磷及农药污染物浓度高且去除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雨水径流中氮磷及农药同步去除的生物滞留材料制备及其应用方法,属于雨水径流污染控制技术领域。采用高温低氧热解法实现FeS、Fe3O4与杨树废弃物衍生生物炭的原位耦合。本发明提出的生物滞留材料与土壤混合后作为种植土层。在应用过程中,通过生物滞留材料表面FeS中二价铁提供电子,将NO2--N和NO3--N还原为N2,实现水体中NO2--N和NO3--N的还原净化;同时,二价铁失电子被氧化为Fe3+,Fe3+和雨水中的磷酸盐结合生成磷酸铁沉淀,完成无机磷的去除;材料表面的含氧官能团和持久性自由基,可有效活化氧化剂,降解雨水径流中残留的农药,从而完成径流雨水中氮磷及农药同步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10436542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797546.7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1/00 , C02F1/28 , C02F1/70 , C02F9/14 , C02F101/1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当前降雨径流中氮磷污染物浓度高且去除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雨水径流中氮磷同步去除的过滤介质材料制备及其应用方法,属于雨水径流污染控制技术领域。采用原位负载法成功制备出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铁基复合碳材料与载体复合,形成负载型雨水径流污染控制过滤介质。本发明提出的雨水径流污染控制过滤介质作为雨水净化填料、应用于可拆卸式雨水净化装置和制备生态滤水砖。在应用过程中,通过过滤介质中的活性组分零价铁提供电子,将NO2--N和NO3--N还原为N2,实现水体中NO2--N和NO3--N的高效还原净化。同时,零价铁失电子被氧化为Fe3+,Fe3+和雨水中的磷酸盐结合生成磷酸铁沉淀,从而完成雨水中氮磷同步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11533223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395852.0
申请日:2020-05-1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1/467 , C02F1/461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eS2纳米颗粒与气体扩散碳毡耦合阴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电芬顿水处理技术中的应用方法。本发明先采用水热法制备出FeS2晶体,而后用Nafion溶液将其均匀负载于碳毡表面得到耦合电极。将本发明所制得的耦合阴极应用于电芬顿水处理技术,不仅发挥了碳毡比表面积大、有利于二电子途径的氧还原原位产生过氧化氢;而且无需外源加入任何氧化剂与铁盐,并且增加活性组分FeS2纳米颗粒与H2O2的传质效果,提高了羟基自由基产生速率,可以更快速的降解污染物。因此,FeS2纳米颗粒与气体扩散碳毡耦合阴极的非均相电芬顿水处理方法,能够在高盐废水处理领域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422953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250616.X
申请日:2020-04-0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1/461 , C02F1/463 , C02F1/467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盐废水深度处理的原位絮凝-芬顿耦合的电化学方法。本发明先采用Hummers方法制备氧化石墨烯,随后高温煅烧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及杂原子(N、P、S和B)掺杂石墨烯,最后碳毡浸渍于石墨烯、炭黑、聚四氟乙烯混合分散液,固定煅烧得到改性碳毡阴极,用于原位絮凝-芬顿耦合的电化学工艺。本发明原位耦合絮凝-芬顿电化学技术,阳极产生Fe2+,石墨烯改性碳材料作为阴极,强化还原O2生成H2O2,在Fe2+的催化下高效地原位产生强氧化剂·OH,高效地去除和矿化难降解有机物,该材料可显著提升传统电化学阴极的导电及氧还原能力。因此,石墨烯改性阴极的原位絮凝-芬顿耦合电化学技术,在高盐废水深度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