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41298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910435642.7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D317/38 , C07D303/04 , C07D301/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量环氧烷烃脱除转化的方法及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反应单元、变压分离单元、吸收单元以及增压、冷却单元。其中,所述反应单元包括相互连接的反应器和加热器;所述变压分离单元包括相互连接的高、低压分离罐和负压分离罐;所述吸收单元为一台吸收塔。本发明利用多级变压闪蒸分离、吸收和转化的方法,可实现微量环氧烷烃的快速分离和吸收转化利用,解决了微量环氧烷烃残留带来的安全性低、产品质量差的问题,具有脱除效率高、操作简便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776480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174442.0
申请日:2019-03-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D317/36 , C07D233/90 , C07D233/70 , B01J31/02 , C07F9/54 , C07C215/40 , C07C229/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合成环状碳酸酯的催化剂、制备方法以及环状碳酸酯的制备方法,所述催化剂为如式I、式II或式III所示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合成环状碳酸酯的催化剂,是一种多活性位点的催化剂,催化剂中的活性基团R基与卤原子,能够产生协同催化的作用,使得在不需要加入其他助剂和催化剂的条件下,较温和的条件下,即可以实现高效高选择性地催化环加成反应合成环状碳酸酯,具有巨大的工业化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504954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211280968.5
申请日:2022-10-19
Applicant: 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D317/36 , C07D317/38 , B01J3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离子密度聚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CO2和环氧化合物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本方法以两种咪唑基单体按一定比例共聚,反应在离子液体用量很少的条件下,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CO2与环氧化合物的高效转化,且具有稳定性好易分离的优点。该催化剂催化反应得到产物环状碳酸酯收率可达98%。该催化过程具有以下优势,通过高离子密度聚离子液体的设计使得CO2高效转化,同时易于分离,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58621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69548.3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D317/36 , C07D317/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尿素醇解合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尿素与二元醇在离子液体改性二氧化铈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环状碳酸酯,所述尿素与二元醇的摩尔比为1:(1~5);所述离子液体改性二氧化铈催化剂的用量为尿素质量的1%~10%;所述合成环状碳酸酯的反应温度为130~170℃,反应压力为5~30kPa。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操作简便,无需添加任何溶剂,产物与催化剂易于分离,易于实现连续化生产;而且所用的离子液体改性二氧化铈催化剂,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催化性能高、选择性好,且易于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6832859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753201.8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B01J31/02 , B01J23/10 , C07D317/38 , C07D317/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离子液体改性二氧化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催化剂由溶剂热和水热的方法制得,通过改变离子液体种类、溶剂组成、铈盐种类及水加入形式调控获得不同性质的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80‑150℃,反应压力为0.25‑5MPa,反应时间为15‑180min的条件下催化二元醇和CO2合成环状碳酸酯。改性后的催化剂在压力为0.5MPa、反应温度100℃的温和条件下,反应1h,碳酸乙烯酯的收率为79.58%;在3MPa条件下,碳酸乙烯酯收率>99%。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成本低,制备方法简单,催化CO2和二醇制备碳酸酯的性能高,有较高的工业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960071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310009166.9
申请日:2023-01-04
Applicant: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
IPC: C07D317/36 , B01J19/00 , B01J3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绿色、清洁催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温和条件下低共熔离子液体在微通道反应器中合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该方法将低共熔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采用微通道反应器,将环氧化物和二氧化碳进行反应,合成环状碳酸酯,其中低共熔离子液体由卤素阴离子类离子液体为氢键受体,多元醇为氢键供体组成。本发明将低共熔离子液体加入到环氧化物与环状碳酸酯体系中,利用低共熔离子液体极性可调、活性高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离子液体在环氧化物中溶解性低、活性低的问题。并且,结合微通道反应器传质传热效率高的优点,成功突破了环加成反应速率和气液传质速率限制,实现了温和条件下高效合成环状碳酸酯,其收率为94.23%,选择性大于99%。
-
公开(公告)号:CN115504954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280968.5
申请日:2022-10-19
Applicant: 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D317/36 , C07D317/38 , B01J3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离子密度聚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CO2和环氧化合物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本方法以两种咪唑基单体按一定比例共聚,反应在离子液体用量很少的条件下,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CO2与环氧化合物的高效转化,且具有稳定性好易分离的优点。该催化剂催化反应得到产物环状碳酸酯收率可达98%。该催化过程具有以下优势,通过高离子密度聚离子液体的设计使得CO2高效转化,同时易于分离,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307789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110389171.8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D317/38 , C07D317/36 , B01J31/18 , B01J3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卟啉离子框架催化剂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尿素和二元醇化合物在催化剂的催化下发生尿素醇解反应,得到环状碳酸酯,所述的催化剂为金属卟啉离子框架非均相催化剂,使用上述方法制备的环状碳酸酯具有较高的收率。本发明的特点:使用的金属卟啉离子框架非均相催化剂相较于传统催化剂,具有多活性位点,双活性组分,催化效率高,性能稳定易于从反应液中分离循环使用,具有较高的工业化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004147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0262224.X
申请日:2021-03-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C68/06 , C07C69/96 , B01J31/06 , C08F120/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合离子液体催化剂用于环状碳酸酯制备二烷基碳酸酯的方法。该方法使用氨基丙烯酸类聚合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在环状碳酸酯与醇的摩尔比为1:5~1:15,反应温度为25~80℃,反应压力为0.1~0.3MPa,反应时间为0.5~5h的条件下催化环状碳酸酯和一元醇反应合成二烷基碳酸酯。本发明具有催化剂易分离、稳定性好、反应效率高、反应条件温和的优点,具有较高的工业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876448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062379.9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南京绿色制造产业创新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D317/36 , B01J3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状碳酸酯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烯烃、氧气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在多孔氧化铝负载银和离子液体的复合催化剂的催化下,进行氧化羰基化反应,得到环状碳酸酯。本发明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以多孔氧化铝负载银和离子液体作为复合催化剂,在低压、低温条件下共同催化烯烃、氧气和二氧化碳发生氧化羰基化反应,得到环状碳酸酯。使用该方法制备环状碳酸酯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转化率,得到的环状碳酸酯产物的收率可达3.4%。相较于现有技术公开的制备环碳酸酯的方法,本发明所涉及的制备方法原料稳定,绿色环保,合成过程简单快捷,具有较高的工业化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