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63541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211495043.2
申请日:2022-11-26
Applicant: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131 , H01M4/136 , H01M4/1391 , H01M4/1397 , H01M4/62 , H01M4/04 , H01M10/0525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锂浆料电池的正极浆料及制备方法,将电解液、部分导电剂与交联剂进行混合得到预混液;将活性材料、剩余导电剂与聚合物添加剂进行共混得到共混干粉,然后将预混液与共混干粉混合得到预制浆料,再将引发剂加入预制浆料中进行混合,混合后对浆料进行加热‑冷冻,得到正极浆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加入聚合物添加剂、交联剂及引发剂及调整导电剂使用顺序及用量,使用冷热交替方法进行化学交联以及快速相分离固化,使得所制备浆料具有更加稳定的导电网络和优异的抗沉降性。采用本方法所制备出正极浆料组装的电池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且该制备方法简单易行,不需更改现有生产设备,适合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927532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208210.X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 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H01M8/1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无隔膜‑双相‑自搅拌流体电池,属于液流电池的技术领域,用以解决正负极活性物质反应速率和离子传质速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流体电池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和下腔体内填充有不同相态的电解液;所述上腔体内设有上层电极,下腔体内设有下层电极;上层电极和下层电极分别通过电极引线与外部导通;所述上腔体和下腔体中至少有一个设有搅拌装置。本发明适用于异相电解液自发形成的相分离界面,充当隔膜将电池分隔为正负极。中间的搅拌浆扰动活性物质流动提高正负极活性物质反应速率,缓解离子传质速率不一致产生的欧姆极化对电池性能的影响。该装置简化液流电池的结构,减少了不必要辅件的使用,极大的优化了电池制作流程工序同时降低了电池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478462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54681.4
申请日:2022-01-18
Applicant: 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IPC: C07D317/36 , B01J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Taylor流流型下低温连续合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该方法以环氧化物和二氧化碳(CO2)为原料,以离子液体1‑己基‑3‑甲基咪唑溴盐(HMIMBr)为催化剂,通过将环氧化合物和催化剂及水的液相混合物与气态物料二氧化碳在T型三通混合器内混合,在反应压力为0.1‑5MPa,温度为50‑200℃的条件下,通过“可视窗口”调节气液两相物料流量在微通道反应器内以Taylor流流型发生环加成反应合成环状碳酸酯,碳酸酯的收率可达99.8%。该过程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环境友好,催化活性高等优点。通过采用Taylor流流型增强了反应过程的传质传热过程,可视窗口的加入可以量化传质效果,同时实现了环状碳酸酯的连续性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过程强化”,符合绿色经济的合成工艺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745191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011635261.2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C17/281 , C07C21/18 , B01J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液体催化制备六氟丙烯二聚反应的方法,本发明使用绿色的离子液体作为六氟丙烯二聚催化剂,反应条件温和,生产效率高,产品分离简单,无需昂贵冠醚等助溶剂的添加,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且所用离子液体催化剂合成方法简单,原料廉价易得,生产成本较低,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851466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011629127.1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C17/281 , C07C21/18 , B01J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氟负离子室温离子液体催化六氟丙烯齐聚反应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离子液体作为六氟丙烯齐聚催化剂,具有高效、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速度快、无需添加昂贵冠醚等助溶剂的优点,且所用离子液体催化剂合成方法简单,原料廉价易得,生产成本较低,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85250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56041.0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
IPC: H01M10/0561 , H01M10/056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NASICON型固态电解质、制备方法及在制备复合固态电解质膜中的应用。首先,将NASICON型固态电解质在惰性气体氛围下进行煅烧,随后将其投入酸性溶液中进行化学处理,经洗涤干燥后与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制备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膜。该改性方法可显著提升NASICON型固态电解质材料中的氧空位浓度和表面酸性位点数量,并改善有机‑无机相界面相容性。所制备的复合电解质膜具有离子电导率高,可显著改善室温固态锂电池循环性能的特点。本发明的方法工艺简单,性能优异,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72540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76536.X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 ,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1391 , H01M4/62 , H01M4/04 , H01M4/131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双层结构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将硅氧活性物质、铂纳米颗粒,导电剂、粘结剂按一定比例加入适量溶剂中,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负极涂布浆料A;将负极涂布浆料A涂布于负极集流体上,形成第一层涂层;将硅氧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按一定比例加入适量溶剂中,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负极涂布浆料B;将负极涂布浆料B涂布于第一层涂层上,形成第二层涂层;干燥得到双层结构负极极片。本发明采用双层涂布技术能够显著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能。通过铂颗粒的引导,可以实现锂的过量沉积在底层,避免在负极极片的上层表面形成锂枝晶,从而防止锂枝晶刺穿隔膜,在负极极片中引入少量铂纳米颗粒,显著提升了电池体积能量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10856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07721.X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 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领域,涉及一种离子液体溴络合剂修饰锌溴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创新离子液体溴络合剂在锌溴电池中作为电解液添加剂的使用方式,对原始碳素类电极进行表面修饰改性。首先对电极进行处理,改善表面亲水性的同时提高材料内部孔结构类型;随后通过浸渍‑超声‑喷涂相结合的方式,将离子液体均匀分布在电极表面以及内部孔径中,实现电极材料的均匀修饰,最终组装成全电池评价该实验策略的实用性。优选出能够与聚溴物种具有强相互作用的离子液体,突破离子液体作为电解液添加剂与溴物种生成异相络合产物分散在电解液中,活性物质利用率低与反应动力学缓慢等缺点,借助离子液体在电极表面的有效附着,实现溴物种在电极表面的有效固定,缓解溴物种穿梭效应引起的电池容量损失。该方法包括原始电极前处理方法,电极材料修饰方法,离子液体的选择。本发明制备的锌溴电池具有充放电效率高、电池自放电率低以及反应动力学快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744979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803261.0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 ,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IPC: C01B32/05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原子修饰的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包括制备锌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Zn‑MOF纳米颗粒;在Zn‑MOF纳米颗粒表面包覆酚醛树脂(RF)得到Zn‑MOF‑RF纳米颗粒;采用溶液浸渍法将X金属盐吸附在Zn‑MOF‑RF纳米颗粒上;惰性气氛下高温碳化得到X单原子负载的中空氮掺杂多孔碳(X‑N/HNPC)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及丰富的孔径结构,作为正极材料不仅可以提高活性物质硫的利用率,同时高催化活性位点可以有效地吸附多硫化物,提升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进而抑制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基于金属单原子的亲锂性,作为锂负极载体,可以调控锂离子的均匀沉积,缓解锂枝晶的生长,提升电池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1232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79550.1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IPC: H01M4/13 , H01M4/139 , H01M4/04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集流体的自支撑正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及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通过半干法电极制备工艺,采用辊压技术得到无集流体的自支撑正极极片用于锂硫电池。将正极活性材料、PVDF胶液、导电剂混合得到捏合状态浆料,利用PTFE对浆料的调节作用,改变材料的延展性,防止出现材料容易被压实等问题,同时无集流体正极可以避免电池制备过程中匀浆涂布中出现活性物质开裂、脱落等问题。且该制备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工艺简单、环境友好,易批量制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