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47454B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810464829.5
申请日:2018-05-1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水文模拟的流域洪涝灾情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步骤1,构建遥感数据驱动的流域水文模型,步骤2,利用构建的流域水文模型进行径流量模拟,步骤3,提供流域洪涝灾害灾情信息服务。该系统包括:遥感数据驱动的流域水文模型构建单元,基于流域水文模型的径流量模拟单元,流域洪涝灾情信息服务提供单元。该方法和系统能够很好地建立遥感数据驱动的流域水文模拟模型,耦合多源遥感监测数据和流域水文模拟模型,并以流域历史典型洪灾期的数据作为参考,提供流域洪涝灾害灾情信息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10044337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355077.3
申请日:2019-04-29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袁满 , 雷添杰 , 黄锦涛 , 周虹 , 程子懿 , 李曙光 , 宫阿都 , 王嘉宝 , 张亚珍 , 王维平 , 杨轶龙 , 程慧 , 李杨 , 李翔宇 , 李爱丽 , 张炬 , 李世灿 , 冯杰 , 秦景 , 路京选 , 庞治国 , 曲伟 , 周沅璟 , 汪洋 , 刘中伟 , 万金红 , 徐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洪涝场景的无人机监测方法及系统。所述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无人机监测系统获取城市洪涝场景的全景视频和倾斜影像;并进一步的,根据倾斜影像,结合洪涝灾害前的数字高程模型,获取城市的淹没范围和淹没深度,利用所述全景视频实时获取城市的各个区域的洪涝灾害程度的实际场景,实现了全面及时的提供城市洪涝灾害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6169014B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610423128.8
申请日:2016-06-1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遥感数据的区域地表感热/潜热通量反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研究区域和遥感数据;根据所述遥感数据制备遥感地表和区域气象参数,其中,所述遥感地表参数包括: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植被覆盖度f、反照率albedo、地表比辐射率Emiss、地表温度Ts、叶面积指数LAI;所述区域气象参数包括:空气温度Ta和相对湿度RH;根据所述遥感地表和区域气象参数进行净辐射通量Rn反演;根据所述叶面积指数LAI、空气温度Ta以及净辐射通量Rn进行土壤热通量G反演;根据所述净辐射通量Rn、土壤热通量G、值被覆盖度f和地表温度Ts的理论二维空间以及感热通量估算的温度廓线方程进行辐射‑对流阻抗rae反演;根据所述辐射‑对流阻抗rae实现区域地表感热H/潜热LE通量反演。
-
公开(公告)号:CN106169014A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610423128.8
申请日:2016-06-1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遥感数据的区域地表感热/潜热通量反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研究区域和遥感数据;根据所述遥感数据制备遥感地表和区域气象参数,其中,所述遥感地表参数包括: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植被覆盖度f、反照率albedo、地表比辐射率Emiss、地表温度Ts、叶面积指数LAI;所述区域气象参数包括:空气温度Ta和相对湿度RH;根据所述遥感地表和区域气象参数进行净辐射通量Rn反演;根据所述叶面积指数LAI、空气温度Ta以及净辐射通量Rn进行土壤热通量G反演;根据所述净辐射通量Rn、土壤热通量G、值被覆盖度f和地表温度Ts的理论二维空间以及感热通量估算的温度廓线方程进行辐射‑对流阻抗rae反演;根据所述辐射‑对流阻抗rae实现区域地表感热H/潜热LE通量反演。
-
公开(公告)号:CN104777286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202877.3
申请日:2015-04-2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多尺度土壤墒情协同观测装置,它由多个TDR土壤水传感器组成的无线观测网络WSN、区域土壤水分测量系统CRS1000B、卫星平台、笔记本电脑硬件装置平台和多尺度土壤墒情协同观测控制终端软件组成,在点、区域和卫星像元三种尺度土壤墒情协同观测方案下开展土壤墒情协同观测;本发明集成了现有先进装置和优势技术方法,通过协同观测方案设计,实现了多尺度土壤墒情协同观测,突破了土壤墒情遥感反演结果验证的瓶颈,拓展了应用和研究领域;其推广应用可服务于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农业节水、旱情观测等业务,提高灌溉效益和水资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204631030U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20256957.2
申请日:2015-04-2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多尺度土壤墒情协同观测装置,它由多个TDR土壤水传感器组成的无线观测网络WSN、区域土壤水分测量系统CRS1000B、卫星平台、笔记本电脑硬件装置平台组成,在点、区域和卫星像元三种尺度土壤墒情协同观测方案下开展土壤墒情协同观测;本实用新型集成了现有先进装置和优势技术方法,通过协同观测方案设计,实现了多尺度土壤墒情协同观测,突破了土壤墒情遥感反演结果验证的瓶颈,拓展了应用和研究领域;其推广应用可服务于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农业节水、旱情观测等业务,提高灌溉效益和水资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212379590U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21507062.9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探地雷达包括支撑平台,发射天线、接收天线和显示器;支撑平台上设置有走轮,使支撑平台能够通过走轮在待测土壤的表面上移动,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均能够固定在支撑平台上,接收天线和显示器电连接;发射天线发射电磁波,接收天线能够接收发射天线发出的电磁波,并将所接收到电磁波的波速传送到显示器上显示出来。本实用新型具有测量速度快,验证结果稳定,偶然性小,可信度高,而且不破坏土壤结构的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1646274U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921988035.5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E02B7/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恒流放水堰,涉及水位控制设施技术领域,其包括滑动设置于底座中的堰板,堰板通过同步移动装置连接于浮球上,浮球置于稳波盒中。同步移动装置包括分别与浮球和堰板连接且均竖直设置的浮球连杆和堰板连杆,浮球连杆和堰板连杆分别枢轴连接有主动杠杆和从动杠杆,主动杠杆与从动杠杆枢轴连接于竖直设置的中间连杆的两端,主动杠杆和从动杠杆均为等臂杠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挡水放水设施难以保证出水流量过程恒定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1172030U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921988063.7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E02D19/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滩区恒流补水系统,包括:蓄水池,恒流放水子系统和均匀出流子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恒流放水子系统能够实现根据蓄水池水位变化自动调节堰板高度,维持堰上水头恒定,从而保持出流量的恒定。同时,匹配均匀出流子系统,能够保持水位以设置的溢流深度均匀漫滩。从而有效的节省人力物力,提高滩区补水效率和效益,同时避免直接放水漫滩带来的滩区冲刷侵蚀和滩地补水覆盖面积小的问题。系统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730212U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921322024.3
申请日:2019-08-1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雷添杰 , 王嘉宝 , 贾金生 , 郑璀莹 , 李曙光 , 张亚珍 , 宋宏权 , 杨会臣 , 岳建伟 , 慎利 , 宫阿都 , 吕娟 , 宋文龙 , 张炬 , 李世灿 , 李爱丽 , 汪洋 , 史婉丽 , 赵春 , 娄和震 , 程子懿 , 冯炜 , 万金红 , 刘中伟 , 周磊 , 陈强 , 路京选 , 曲伟 , 李翔宇 , 陈文晋 , 李明宇 , 李杨 , 程慧 , 黄锦涛 , 赵林洪 , 徐瑞瑞 , 张鹏鹏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凝土骨料级配识别与调控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倾斜摄像机组实现了待识别骨料的骨料多角度图像的获取,充分考虑了待识别骨料的三维特性,而且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喷水装置在拍摄前先对待识别骨料进行喷水除去扬尘,保证了获取的骨料多角度图像的清晰度,通过识别调控装置利用图像处理的方式,根据获骨料多角度图像确定待识别骨料中每块骨料粒径的分类结果,进一步建立待识别骨料的级配曲线,实现待识别骨料的数字化识别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自动调整骨料出料口的出料速度。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相比于现有的人工或机械筛分法和图像分析法,提高了级配效率和精度,实现了骨料级配的数字化识别和自动化调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