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基类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91479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75731.1

    申请日:2015-05-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植物基类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植物原料经过液化,过滤,得到生物油。将生物油与催化剂混合,置于自生压反应器内,密封处理后,在500-1200℃下催化煅烧1-12h,冷却后,用盐酸洗涤去除催化剂,再用去离子水漂洗,烘干后得到所述类石墨烯。本发明通过将植物原料首先液化成生物油主要为低聚糖和酚类物质,与催化剂混合,在高温高压下,生物油在催化剂表面转变为类石墨烯,提供了一种由廉价植物基原料规模化制备类石墨烯材料的新方法。

    一种活性炭负载掺杂Zn2+/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73844B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010017935.2

    申请日:2010-0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性炭负载掺杂Zn2+/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称取一定量(1-2.98g)的硝酸锌,在搅拌下将硝酸锌、1.5ml蒸馏水和2ml冰醋酸加入到15ml无水乙醇中,形成溶液A。第二步,强烈搅拌下,将10ml钛酸四丁酯加入到30ml无水乙醇中,搅拌一定时间(1-2h)。搅拌一定时间后,将溶液A缓慢滴入B中,继续搅拌30min。然后将一定量经过预处理的活性炭,强烈搅拌1h,浸渍(12-72)h,过滤,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洗涤数次。将负载后的活性炭在120℃下干燥2h,而后在(300-550)℃下焙烧2h得到活性炭负载掺杂Zn2+/TiO2光催化剂,其对气相甲苯的光催化降解率可达92%,为单一TiO2/AC光催化剂的1.3倍。

    一种污泥制备颗粒活性炭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77537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111374460.7

    申请日:2021-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颗粒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是先将污泥在120℃进行干燥,控制其水分在15%以下,然后将污泥、粉状糖蜜废炭及木焦油按(1.0‑3.0):(0.5‑2.0):(0.05‑0.1)的重量比,在80‑150℃下搅匀后,挤压成颗粒,将成型颗粒硬化1‑3小时,然后将成型颗粒加热至250‑400℃进行预炭化1‑3小时,最后,采用水蒸汽作为活化剂,将经上述处理后的物料在500‑700℃下活化反应2‑4小时,即可制成污泥活性炭;本发明制得的污泥颗粒活性炭产品碘吸附值大于750mg/g,亚甲基蓝吸附值在75mg/g以上,耐磨强度大于80%,可广泛应用于气相与液相吸附领域。

    一种高吸附性能秸秆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13477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110640996.2

    申请日:2021-06-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吸附性能秸秆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将秸秆原料破碎、筛分后经过成型‑烘焙等致密化预处理,制得秸秆颗粒;秸秆颗粒经粉碎、筛分成适宜颗粒尺寸并去除部分杂质灰分,与质量分数为55%的磷酸活化剂按照一定比例均匀混合,采用热渗透活化工艺在一定温度下预活化一定时间后置于管式炉、在氮气保护下升温至一定活化温度活化,冷却至室温后,进一步通过离心洗涤脱灰后水洗至溶液pH为中性,干燥后即得低灰分、高比重、高吸附性能秸秆活性炭,得率47.24%,灰分4.12%、比重0.313g/mL,碘吸附值872mg/g,亚甲基蓝吸附值210mg/g,焦糖脱色率100%。

    一种木质素基成型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29732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391743.8

    申请日:2020-1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质素基成型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新型活性炭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在磷酸活化法制备木质素基成型活性炭时,烘焙预处理木质素基原料,然后与磷酸溶液混合,经浸渍、造粒、活化、漂洗后制得木质素基成型活性炭;烘焙温度240‑280℃,烘焙时间1‑5h。该方法通过烘焙预处理木质素基原料,打开了磷酸渗透活化作用路径,使磷酸与原料充分接触作用,有效提高活性炭性能;烘焙后木质素大分子部分解聚炭化,释放一部分气体,改变木质素玻璃化转变温度和软化点,降低了木质素膨胀发泡反应,有利于成型和保持活性炭的耐磨强度。该活性炭碘吸附值大于800mg/g、亚甲基蓝吸附值大于180mg/g,耐磨强度大于85%。

    一种超级电容器用改性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77653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867241.1

    申请日:2020-0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级电容器用改性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活性炭材料生产改性及应用技术领域。该方法先通过金属盐高温催化在活性炭外表构筑石墨化外壳,再通过氧化改性使活性炭孔道掺氧,得到电子电导率和离子电导率同步提高的改性活性炭材料。本发明解决了活性炭电极材料电子电导率和离子电导率互为消长的技术难题,首次实现了两者的同步提升。本发明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可应用于同时对电子和离子电导率有要求的活性炭材料改性中。本发明改性活性炭用于超级电容器时的倍率性能、比电容量均有大幅提高,组装成超级电容器后,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应用前景广阔。

    一种利用活性炭精制四级稻米油的方法及其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0699175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947891.4

    申请日:2019-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活性炭精制四级稻米油的方法及其产品,属于油脂精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利用糖脱色活性炭吸附四级稻米油中的顽固色素,25-100℃下震荡15-120min,真空过滤分离,得到一级稻米油;再利用溶剂法将糖脱色活性炭再生。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能耗低,精制过程不产生毒副产物;所使用的糖脱色活性炭使用后可再生,再生溶剂也可回收,不产生废水、废气及固废污染;通过活性炭再生溶剂的筛选可实现谷维素和叶红素的分别富集分离。再生分离得到的谷维素可返填至一级稻米油中实现稻米油中谷维素无损,也可作为药物、食品添加剂等使用。本发明可为四级稻米油的精制以及谷维素等营养成分的分离提纯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