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31351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1711234877.7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1R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条纹相机扫描脉冲监测装置,所述的条纹相机扫描脉冲监测装置包括电磁脉冲屏蔽罩、同轴电缆、同步机、示波器和耦合天线。该装置利用耦合天线感应扫描脉冲发生器工作时辐射的电磁波而产生一个时间波形信号,并将此时间波形信号和同步机输出的信号输入示波器记录,通过实验前后两者的相对时间关系即可快速判断出扫描脉冲发生器是否受到误触发。利用本装置可有效提升条纹相机工作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13009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1910671286.9
申请日:2019-07-2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瞄准系统,该瞄准系统包括光学元件、延长节、二维调节台、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后端法兰、转接法兰、变焦距光学系统和视觉系统,变焦距光学系统的前端面向光学元件,后端与视觉系统连接。变焦距光学系统内设有“十”字分划板,它的瞄准轴穿过“十”字分划板的“十”字中心和支撑机构后端法兰的后端面中心。在瞄准系统中安装有转动调节装置,用于驱动变焦距光学系统的瞄准轴沿两正交方向转动,还设置有照明光源,能够方便照亮靶及光学系统。本发明的瞄准系统兼具节约空间、使用方便、瞄准精度高和工作效率高的优点,可用于等离子体诊断中,对等离子体目标靶、光学元件和探测器进行“三点一线”瞄准。
-
公开(公告)号:CN106950233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1710331835.9
申请日:2017-05-1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nventor: 任宽 , 江少恩 , 徐涛 , 郑建华 , 董建军 , 韦敏习 , 李朝光 , 曹柱荣 , 杜华冰 , 晏骥 , 杨国洪 , 易荣清 , 张继彦 , 黄天暄 , 刘慎业 , 王峰 , 杨志文 , 李晋 , 丁永坤
IPC: G01N2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X射线成像板的定量标定系统,所述的定量标定系统包括钨X射线管、金属箔、准直器、非标快门、限孔、X射线成像板、高纯锗谱仪以及电脑;钨X射线管发射的钨X射线连续谱经出射口入射到金属箔上,激发金属的Kα单能线谱发射,而后由准直器进行准直,非标快门通过控制准直器的准直孔的开合进行时间窗口截取,该单能线谱发射穿过限孔入射到X射线成像板或高纯锗谱仪并被二者记录。本发明使X射线成像板的标定误差减小,在X射线成像技术领域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941827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1711426340.0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nventor: 任宽 , 江少恩 , 曹柱荣 , 董建军 , 黄天暄 , 陈伯伦 , 张继彦 , 杨家敏 , 穆宝忠 , 刘慎业 , 蒲煜东 , 杨志文 , 邓克立 , 李晋 , 徐涛 , 丁永坤
IPC: G01N2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CF靶丸内爆压缩过程分阶段高精度成像装置,所述的成像装置包括位于竖直方向并正对靶丸的针孔板、位于竖直方向且反射面相对的球面物镜Ⅲ和球面物镜Ⅳ、位于水平方向且反射面向下的复合球面物镜Ⅴ和X射线分幅相机;球面物镜Ⅲ以及球面物镜Ⅳ的反射面分别和复合球面物镜Ⅴ的反射面Ⅲ与反射面Ⅳ构成两个KB镜通道。通过具有高时间分辨的X射线分幅相机,对靶丸压缩前后阶段进行区分以及两个针孔通道与两个KB镜通道成像时间及间隔进行选取。该成像装置整合了针孔成像以及KB镜成像各自的优势,同时有效规避成像通道间高达10%的视场几何差别,可对整个ICF靶丸内爆压缩过程分阶段高精度成像,具有广阔且重要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270095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1811295116.7
申请日:2018-11-0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1N2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CF内爆过程四通道成像系统,所述的成像系统包括位于竖直方向且反射面相对的复合球面物镜Ⅰ和复合球面物镜Ⅱ,位于水平方向且反射面相对的复合球面物镜Ⅲ和复合球面物镜Ⅳ,以及X射线分幅相机;复合球面物镜Ⅰ和复合球面物镜Ⅱ的反射面分别和复合球面物镜Ⅲ和复合球面物镜Ⅳ的反射面构成四个KB镜通道。通过具有选通功能的X射线分幅相机,对靶丸压缩过程四个KB镜通道成像时间及时间间隔进行选取。该成像系统利用KB镜成像空间分辨率高达2.5μm~5μm的优势,消除了成像通道间大于10%的视场差异的影响,可对整个ICF靶丸内爆压缩过程实现高空间分辨率的准同视轴四通道成像,具有广阔且重要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706157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1710017161.5
申请日:2017-01-1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nventor: 任宽 , 江少恩 , 董建军 , 曹柱荣 , 穆宝忠 , 谢青 , 李亚冉 , 杨志文 , 李晋 , 张继彦 , 黄天暄 , 王峰 , 缪文勇 , 刘慎业 , 丁永坤 , 张保汉 , 谷渝秋
IPC: G01K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准同视轴的ICF热斑电子温度探测设备,所述的探测设备包括子午方向的两块球面物镜、弧矢方向的一块复合球面物镜和X射线的成像板,所构成的两个通道基于Kirkpatrick‑Baze(KB)镜结构成像;惯性约束聚变ICF中热斑发出的X射线经过子午方向的球面物镜反射后形成两个一维成像,而后再经过弧矢方向的复合球面物镜反射后在像面即X射线成像板上形成两个二维成像,结合系统标定数据并对比两个图像的强度,即可得出热斑电子温度的二维分布绝对量。本发明能够实现准同视轴探测,不受不同探测通道间视角差异所引入的视场差别的显著影响,且具有高空间分辨、高集光效率优势,在无需掺杂的情况下给出热斑电子温度的二维结果,具有广阔而重要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541628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49360.9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北方夜视科技(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2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视场超高空间分辨率X射线亚显微成像装置,主要包括:方孔微通道板、X射线成像探测器、光学经纬仪以及半反半透镜。所述待测X射线微焦点放置于方孔微通道板的球面方孔阵列结构内侧,所述X射线探测器置于方孔微通道板的球面方孔阵列结构外侧,三者中心处于同一X射线光轴。所述光学经纬仪和半反半透镜位于X射线光轴一侧用于测量物距S和像距F。所述亚显微成像方法包括:设备组装、调整物距和像距、X射线显微成像。本发明所述装置及方法结合微通道X射线光学和几何球面成像光学,实现待测X射线微焦点信号和图像的显微放大,可准确获取物体高清晰的亚显微成像精度信息和结果,在X射线亚显微成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721033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650124.9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X射线针孔成像原理的探测设备的瞄准方法和装置,瞄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支撑调节机构将可出射4π全空间发散光的光纤头放置于待探测目标位置中心;S2:所述光纤头出射的激光进入探测设备的X射线记录器件的针孔后形成光斑,并照射于探测设备的灵敏面;S3:通过指向调节机构调节探测设备的方位,使得所述光斑覆盖所述探测设备的灵敏面;S4:将光纤头替换为探测目标,瞄准完成。本发明采用主、被动瞄准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省时简便地瞄准,节省90%以上瞄准时间;且采用了激光穿过针孔引导瞄准的直接方式,因而瞄准精度高,精度由100um提升至10um,提升了1个数量级,因此本发明具有广阔且重要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267519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543365.9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片撞击起爆炸药瞬态过程测试装置,包括测试舱,所述测试舱两侧同轴地连接有前飞行管道和后飞行管道,前飞行管道连接有X射线发生装置,后飞行管道通过连接法兰连接有门控相机,所述连接法兰内设有X射线闪烁体,能够将后飞行管道自测试腔体引出的X射线转换为可见光,并被门控相机拍摄成像;所述测试装置还包括同步模块,该同步模块分别与X射线发生装置、金属桥箔和门控相机电性连接,能够在X射线发生装置发射X射线时,向金属桥箔和门控相机发出同步信号,控制金属桥箔产生电爆炸以及门控相机拍照。本发明利用X射线和门控相机实现飞片撞击起爆炸药的瞬态微观过程进行探测,具有控制方便,安全性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087837B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810950790.8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条纹相机光阴极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首先以多孔阳极氧化铝为模板,通过物理气相沉积和干法刻蚀在抛光硅片表面制备出纳米尺度的柱状微结构阵列。再以该柱状微结构阵列为模板,制备出具有微孔阵列结构的有机薄膜。将有机薄膜转移至光阴极支架上作为支撑衬底,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法在有机薄膜上依次镀制导电层和光电发射层,最终制备出表面具有纳米尺度微孔结构阵列的条纹相机光阴极。该方法实现了纳米级微孔阵列结构的条纹相机光阴极制备,可大幅度提高光阴极的谱响应灵敏度,同时具有较宽的谱响应范围,能够进行从紫外光到硬X射线的谱响应,适用于高空间分辨的条纹相机应用。该方法还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