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比溶蚀度的岩溶三维模型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46282B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10297188.4

    申请日:2017-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比溶蚀度的岩溶三维模型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收集岩溶系统相关实测数据,获得岩性分界面,以及岩性分界面两侧的边界截面;2)获取岩性分界面两边可溶性岩石的比溶蚀度,得到两者的比溶蚀度之比;3)将第一截面向岩性分界面同轴平移,获得靠近岩性分界面的第一截面的同轴平移截面;4)根据比溶蚀度之比对同轴平移截面进行放大及位置矫正,获得同轴平移截面的缩放截面;5)将缩放截面向岩性分界面同轴平移至岩性分界面另一侧,获得靠近岩性分界面的缩放截面的同轴平移截面;6)建模得到岩溶三维模型。本发明以岩性分界面两侧可溶性岩石的比溶蚀度为依据,修正平滑过渡的误差,提高岩溶三维模型的精度与合理性。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矿山开采动态实时监测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700207B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510092829.3

    申请日:2015-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矿山开采动态实时监测方法与系统,该系统包括:矿山原始模型构建模块、井下开采活动轨迹坐标获取模块、井下开采活动轨迹坐标过滤模块、实际开采范围自动形成模块和储量模型动态构建模块。本发明方法利用物联网技术,获取井下实时开采轨迹数据,利用几何数学中的图形与表达式结合的方式剔除原有采空区、巷道内的无效点,然后结合有效点数据构建凸包模型与原始核查资料构建的矿体块段模型进行实体布尔运算,同时关联相关的矿体块段储量信息。使用本发明的方法与系统便于矿山监管部门对于矿山井下实时开采情况进行监测,矿山企业也可以浏览井下实际开采情况,制定开采计划,合理分配和调度人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基于随机算子发生器的槽状交错层理花纹自动填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74908B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510937015.5

    申请日:2015-1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随机算子发生器的槽状交错层理花纹自动填充方法,根据待填充区域边界及自定义中心轴,确定三个绘制中心点;利用随机函数生成器得到每一次填充过程中的中心点坐标和绘制半径,将参数及随机度等传入随机算子发生器,求取与待填充边界相交的弧段;将新的填充区添加到已填充区列表并更新;依次以中左右的顺序进行循环绘制,得到铺满整个填充区域的槽状交错层理图案。本发明利用随机函数及算子映射理论,并结合具有随机特征的槽状交错层理的特点,通过用户界面进行各参数及随机度的控制,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和可控性,可自动绘制和填充任意区域边界的槽状交错层理图案,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要求,可应用于数字地质图件自动编绘。

    一种自动匹配序列剖面上的矿体边界线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60601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090931.4

    申请日:2016-02-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匹配序列剖面上的矿体边界线的方法,对序列剖面上的矿体边界线进行等角度变距离投影处理以及拓扑分析,将序列剖面上的矿体边界线划分到不同的拓扑空间中;若在同一拓扑空间中有至少三条矿体边界线,根据空间点自适应算法,对同一拓扑空间的矿体边界线进行二次划分,使序列剖面中的矿体边界线一一对应,能够有效地解决非共面的序列剖面的矿体边界线自动对比剖分问题,为实现三维知识驱动自动构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方法有效的解决了非地质工作者无法判定不同剖面上矿体边界线所属矿体块段的问题,极大地消减了矿体建模的工作量,避免了在面对相同的剖面数据的情况下,不同的工作人员所建矿体模型各不相同的尴尬局面。

    一种基于文件系统的三维空间数据存储管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16299B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010269095.9

    申请日:2010-09-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三维空间数据存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文件系统的三维空间数据存储管理方法。本发明是一种基于文件系统的三维空间数据存储管理方法,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和基于文件系统的思想进行设计与开发,该存储管理方法将三维空间对象实体的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统一存储于文件中,通过文件流技术进行有效存储和获取数据,本发明采用分类存储、增量追加、索引管理和实时调度的思想,实现了地上地下、室内室外三维空间数据一体化管理、高效三维空间索引与动态调度等核心技术。本发明具有处理高效、管理灵活的优点,并且与大型空间数据库系统有很好的兼容特性,为三维空间数据库管理与应用提供底层支持。

    基于空间关系的三维空间数据自适应预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16301B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010269121.8

    申请日:2010-09-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理学及地学空间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空间关系的三维空间数据自适应预调度方法。本方法以空间关系中的九交模型为理论依据,结合缓存管理和空间索引的特点,采用空间聚类和空间插值的思想,将缓存中的空间对象视为样品数据,将这些对象的命中率作为估值权值,将空间索引中的空间对象信息当作待估值数据,同时兼顾系统的内存容量和CPU的计算能力。该预调度方法可以提高空间数据的调度速度。由于采用了树形索引、触发器、多线程等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系统资源争夺和使用效率问题,并可以显著改善数据通信阻塞问题。该算法能适应三维空间数据调度需求,并能扩展用于多维空间数据,能在多种专业GIS软件中推广使用。

    基于空间关系的三维空间数据自适应预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16301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1010269121.8

    申请日:2010-09-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理学及地学空间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空间关系的三维空间数据自适应预调度方法。本方法以空间关系中的九交模型为理论依据,结合缓存管理和空间索引的特点,采用空间聚类和空间插值的思想,将缓存中的空间对象视为样品数据,将这些对象的命中率作为估值权值,将空间索引中的空间对象信息当作待估值数据,同时兼顾系统的内存容量和CPU的计算能力。该预调度方法可以提高空间数据的调度速度。由于采用了树形索引、触发器、多线程等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系统资源争夺和使用效率问题,并可以显著改善数据通信阻塞问题。该算法能适应三维空间数据调度需求,并能扩展用于多维空间数据,能在多种专业GIS软件中推广使用。

    N维聚类排序记录树空间索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99213A

    公开(公告)日:2008-11-05

    申请号:CN200810048057.3

    申请日:2008-06-17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N维聚类排序记录树空间索引方法,该方法基于聚类分析和N维向量扫描排序,具体是:先通过N维空间对象的距离相似性聚类分析,将N维空间上相近的空间对象尽量放置在同一个节点下;然后对聚类得到的每类空间对象的边界矩形中心进行{V1,V2,…,VN}方向上的排序;最后将排序的数据作为叶节点,从下至上进行CSR-Tree的递归构造。该方法支持任意维空间对象的空间索引构建与查询,能对任意维空间对象排序,可同时适用于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实现简单且效率很高;可提高CSR-Tree索引的检索效率;能在各种空间数据库管理软件、三维建模软件、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等诸多专业软件中推广使用。

    基于二体式三维数据结构的矢量剪切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18653A

    公开(公告)日:2008-02-06

    申请号:CN200710053075.6

    申请日:2007-08-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二体式三维数据结构的矢量剪切建模方法是:先建一个范围比目标对象稍大的简单体A,中间若有一个分界面,则将分界面外延,并用矢量剪切方法即用分界面将体A一分为二,并赋予分出来的体需要的属性,同时使其数据结构符合“二体式”数据结构,这种裁剪是无损的,之后根据体内部需要细分的分界面的多少采用类似的方法来逐步细化到各最小的地质单元体,直至达到精度要求为止,最终生成符合要求的三维模型。本方法具有广泛的用途,可应用于与地质体有关的地质、石油、矿山、水电、城市地质、工程地质、土木工程建筑等领域。

    一种新的三维数据结构-二体式数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1114384A

    公开(公告)日:2008-01-30

    申请号:CN200710053057.8

    申请日:2007-08-2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新的三维数据结构-二体式数据结构,由一个共用面代替两个体单元相接的两个面,构成二体共面结构,所述共用面具有两个体单元的属性。本发明提出的二体式数据结构是对B-Rep数据结构的改进,其核心改进是用一个共用面代替了相邻体之间的两个面,从而节省了存储空间,加快了处理速度,降低了对硬件的要求;对由大量小体组成的复杂体如复杂地质体等,上述优点尤其明显。本发明提出的二体式数据结构具有广泛的用途,可应用于需要建立三维模型的所有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