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浆涌水处理方法
    6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999191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900189.8

    申请日:2018-08-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灌浆涌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涌水压力P0和涌水流量Q0,并判断是否发生涌水;若发生涌水,提高灌浆压力P,判断涌水流量Q0和透水率q是否大于预设值a;若小于预设值a,按正常的开灌水灰比灌浆;若大于等于预设值a,调整开灌水灰比为1:1,判断注入量是否大于预设值b;当注入量大于预设值b,进一步判断设定时间内的压力升高和注入率降低是否明显;若无明显变化,越级变浆至0.5:1灌浆,直至达到屏浆条件;达到屏浆条件后,若浆液水灰比大于1:1,调整浆液水灰比为1:1屏浆,结束灌浆。本发明灌浆涌水处理方法,通过测量涌水流量、压力、透水率,判断涌水,通过调整浆液水灰比、屏浆,解决涌水问题。

    一种适应不同类型平板闸门的门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452505U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21328347.6

    申请日:2020-07-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应不同类型平板闸门的门槽装置,安装在导流洞上预留的二期混凝土槽中,用于检修门和封堵门的运行,门槽装置包括设于孔口底部的底槛、设于孔口顶部的门楣、设于下游的检修门主轨与封堵门主轨、下游不锈钢止水座板、以及设于上游侧的反轨、上游不锈钢止水座板,检修门挡水运行时其正向支撑结构作用在检修门主轨上,闸门侧止水与上游不锈钢止水座板接触,底止水与底槛接触;封堵门挡水运行时其正向支撑结构作用在封堵门主轨上,闸门侧止水与下游不锈钢止水座板接触,底止水与底槛接触,顶止水与门楣的止水座板接触。本实用新型检修门和封堵门共用一个门槽,可减小山体开挖尺寸,节约投资。(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手持式混凝土粗糙度三维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3657793U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022665436.6

    申请日:2020-11-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持式混凝土粗糙度三维检测装置,它包括摄像机安装板,所述摄像机安装板的底端面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一摄像机组件和第二摄像机组件,所述第一摄像机组件和第二摄像机组件之间的位置固定有用于定位的激光器,所述摄像机安装板通过连接板与手持结构相连;还包括用于定位扫描位置的标定板,所述标定板与第一摄像机组件、第二摄像机组件和激光器相配合,并实现设定区域混凝土表面的三维扫描。此检测装置将混凝土粗糙情况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数字化,进而获取混凝土表面的三维点云数据,进而计算得到混凝土表面粗糙度,达到精确测量混凝土表面的粗糙度目的。

    一种集成式智能灌浆控制平台

    公开(公告)号:CN208501688U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20919961.6

    申请日:2018-06-14

    Abstract: 一种集成式智能灌浆控制平台,包括架体和安装在架体内的配浆桶、搅拌桶、进浆流量计、返浆流量计、压力计、高压电动阀、返浆桶和控制柜,配浆桶的出浆口和搅拌桶的进浆口通过阀门连通;搅拌桶的出浆口通过管道和进浆流量计连通;返浆流量计的输入端和灌浆孔的返浆管相连,返浆流量计的输出端和压力计、高压电动阀连接,高压电动阀和返浆桶连接,返浆桶和搅拌桶连接;控制柜包括灌浆泵控制单元、进水控制单元、进浆控制单元、排污控制单元。本实用新型将配浆桶、搅拌桶、进浆流量计、返浆流量计、压力计、高压电动阀、返浆桶和控制柜集中到一起,一个人就能完成操作控制,另一方面,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及时进行应急处理。

    一种楔入劈拉法测试混凝土层间断裂性能的浇筑模具

    公开(公告)号:CN211292263U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921627370.2

    申请日:2019-09-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楔入劈拉法测试混凝土层间断裂性能的浇筑模具,它包括上半层结构和下半层结构,所述上半层结构和下半层结构共用第一主侧板和第二主侧板;所述下半层结构采用第一主侧板、第二主侧板、第一副侧板和第二副侧板组合围成矩形浇筑盒体,所述下半层结构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第一副侧板的顶部内侧壁上固定有预制槽板,在预制槽板上安装有预制缝钢板;所述上半层结构采用第一主侧板、第二主侧板、第三副侧板和第四副侧板组合围成矩形浇筑盒体,并位于下半层结构的顶部实现对接。可实现分层浇筑混凝土、浇筑层面居中、安装和拆卸方便、振捣时不漏浆、密实性较好的层间断裂性能试验浇筑模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