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1990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560554.1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基体系元素组成快速筛选的方法,具体步骤如:(1)筛选水泥基体系元素数据库;(2)对数据库进行机器学习,得到训练后模型;(3)对机器学习结果输入任意分子式,得到形成能;(4)对比形成能,筛选出所需分子式。本发明的筛选方法为高通量筛选,输入相关分子式,可迅速输出结构能量信息,实现元素筛选批量化、高效化,人力成本极低且筛选时间快。同时,本发明形成能的数值代表分子结构的稳定性,数值越小,稳定性越高,可以根据不同离子针对性地进行相关试验,将所需离子掺入水泥基体系,为进一步研究其性能的增减打好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3443872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708296.2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环保型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原料包括普通硅酸盐水泥600‑720份,粉煤灰120‑240份,硅灰0‑240份,生活垃圾焚烧飞灰60‑240份,河砂960份,水163‑235份,减水剂40‑60份,钢纤维200‑212份。本发明使用垃圾焚烧飞灰替代部分水泥原料,可以制备出力学性能良好的超高性能混凝土,使得垃圾焚烧飞灰变废为宝,降低了工程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627523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910916034.8
申请日:2019-09-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保温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保温隔热材料为水泥基二氧化硅气凝胶‑硅藻土复合保温隔热材料,按照质量份包括:二氧化硅气凝胶‑硅藻土材料40~70份、水泥100份、聚丙烯纤维0.4~1.2份、偶联剂4.2~5.1份、纤维素醚0.56~1.2份、可再分散乳胶粉2.8~5.1份。该复合保温隔热材料以粉煤灰为原材料、硅藻土作为强度支撑材料,通过高温煅烧、溶胶凝胶、负压吸附、水浴改性、常压干燥等步骤得到二氧化硅气凝胶‑硅藻土材料,之后与水泥及适量外加剂干拌均匀加水搅拌得到,该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得到复合保温隔热材料的应用性能好,强度满足建筑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458251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224401.0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基材料冻融损伤的控制方法,属于水泥基材料技术领域,通过控制气泡间距,使引入的气泡空间能够容纳所有被排出的液态水,保证排出部分水结冰后冰的体积Vexp小于引入气泡的体积Vvoid,即Vexp<Vvoid,此时气泡完全消除由于水结冰所引起的压力,材料可经历无数次冻融循环。本发明通过对引入气泡的有效性分析得出,在引气含量一定的条件下,引入气泡直径越小,单位体积元中气泡个越数多,促使气泡间距系数越小,越有利于提高水泥基材料的抗冻耐久性,气泡可完全消除由于水结冰所引起的压力,材料可经历无数次冻融循环;该方法使冻融损伤控制由传统的经验确定转为理论计算,方法更为精确,可以解决严寒地区水泥基材料的冻融损伤破坏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310360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223635.3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23 , G01N15/08 , G01N17/00 , G01N33/38 , G06F111/10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浪溅区硫酸盐侵蚀下的混凝土损伤传输评估方法,建立硫酸根离子的传输模型,在海洋环境的浪溅区,包括对流和扩散过程;硫酸根离子与混凝土中的材料组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钙矾石等产物,引起混凝土膨胀,对结构产生损伤,建立硫酸盐侵蚀下的损伤本构;将混凝土损伤过程的应力与孔隙率建立关系,将孔隙率与离子扩散系数建立关系,进而得到损伤后的离子扩散系数。本发明能够更为精确的预测浪溅区硫酸盐侵蚀下的混凝土损伤传输,为开展环境作用下的化学力学等效转换、建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分析与设计新方法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233367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66667.7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石蜡/硅藻土胶囊低温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所得材料,属于功能性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制备方法包括:将硅藻土与液体石蜡混合,置于真空环境中浸渍;将硅藻土从液体石蜡中滤出;将浸渍过液体石蜡的硅藻土加入到乙基纤维素溶液中,搅拌后滤出硅藻土;滤出的固体,烘干后,得液体石蜡/硅藻土胶囊相变材料。本发明以液体石蜡为相变储能材料,硅藻土作为液体石蜡的载体吸附材料,乙基纤维素作为封装薄膜,既能有效防止液体相变材料的泄露,又减小了相变材料和基体材料之间的强度差异。同时,制备成本低廉,过程简易,可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能够有效调节建构筑物表面温度,缓解混凝土冻融循环问题,延长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0627523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916034.8
申请日:2019-09-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保温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保温隔热材料为水泥基二氧化硅气凝胶-硅藻土复合保温隔热材料,按照质量份包括:二氧化硅气凝胶-硅藻土材料40~70份、水泥100份、聚丙烯纤维0.4~1.2份、偶联剂4.2~5.1份、纤维素醚0.56~1.2份、可再分散乳胶粉2.8~5.1份。该复合保温隔热材料以粉煤灰为原材料、硅藻土作为强度支撑材料,通过高温煅烧、溶胶凝胶、负压吸附、水浴改性、常压干燥等步骤得到二氧化硅气凝胶-硅藻土材料,之后与水泥及适量外加剂干拌均匀加水搅拌得到,该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得到复合保温隔热材料的应用性能好,强度满足建筑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364279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515235.7
申请日:2019-06-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泄漏防护墙体及其应用,该墙体包括牺牲层和包裹于牺牲层外表面的防护层,所述的牺牲层为硅铁质牺牲混凝土材料制成,所述的防护层为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制成。本发明所公开的核泄漏防护墙体,能够有效抵抗堆芯熔融物与堆坑区硅铁质牺牲混凝土反应后产生的不可凝气体的蒸汽压力及对堆坑区周围支撑结构产生的瞬时热荷载。另外采用赤铁矿石作为骨料,使得超高性能混凝土能作为第二道防护屏障,预防硅铁质牺牲混凝土厚度不足导致堆芯熔融物泄漏。此外,本发明核泄漏防护墙体在应用时,能够简化堆芯捕集器结构,同时能有效防护核泄漏。
-
公开(公告)号:CN108558312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455234.3
申请日:2018-05-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8/04 , C04B20/0068 , C04B2201/50 , C04B2201/52 , D02G3/04 , D02G3/16 , D02G3/18 , D02G3/328 , D10B2101/12 , C04B18/08 , C04B18/146 , C04B2103/0068 , C04B14/06 , C04B2103/302 , C04B16/06 , C04B14/386 , C04B14/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合成双螺旋纤维制备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该混凝土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制成:普通硅酸盐水泥550-610份、粉煤灰270-310份、硅灰80-110份、膨胀剂27-32份、细骨料960-1200份、双螺旋纤维110-240份、聚羧酸减水剂45-55份、水140-160份。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原料中包括了负泊松比双螺旋纤维制备,以及掺加一定量的双螺旋纤维制备混凝土,掺入双螺旋纤维(满足一定掺量比例)能有效控制混凝土的非结构性裂缝,使双螺旋纤维混凝土比传统纤维混凝土具有更好的增强效果。此外,本发明利用逆流原理或横向流原理,采用旋转式混合搅拌机,对于原料的混合,尤其是对于钢纤维,具有意想不到的优势,可以大大提高最终产品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77492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014850.5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4B26/28 , C04B1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仿生聚合物制备无水泥混凝土的方法,其原材料重量分数包括固体废弃物粉料290‑450份、固体废弃物细集料680‑810份、固体废弃物粗骨料980‑1200份、仿生聚合物乳液160‑280份;采用仿生聚合物作为胶结剂,将不同粒径尺寸的工业废弃物和建筑废弃物颗粒胶结在一起,形成与普通混凝土具有相当强度的无水泥无碳排的混凝土材料,不仅能够有效利用建筑废弃物,还能减少天然骨料的使用量,降低碳排放。同时,通过合理设计,能够有效解决废弃物堆积问题,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发明公开的此种利用仿生聚合物制备无水泥混凝土应用前景广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