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料周围界面过渡区体积分数预测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0349637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511945.2

    申请日:2019-06-13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骨料周围界面过渡区体积分数预测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包括:根据骨料粒子样本获取所述骨料粒子样本的球形度、骨料体积分数和骨料级配,其中所述球形度为与所述骨料粒子样本体积相等的球体表面积和骨料粒子样本本身表面积的比值;根据所述球形度、骨料体积分数和骨料级配获取所述骨料粒子样本的平均等效直径、平均表面积及表面积密度;根据所述平均等效直径、平均表面积及表面积密度预测骨料周围界面过渡区体积分数。由于用球形度对骨料的形貌特征进行了具体量化,比直接以用球形表征骨料粒子获得的界面过渡区体积分数更接近实际,也更加准确。

    混凝土疲劳荷载与环境耦合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359931A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110278475.3

    申请日:2011-09-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疲劳荷载与环境耦合实验装置,包括设在混凝土试件上部的第一支点和第二支点,设在混凝土试件下部的第三支点和第四支点,所述第一支点和第二支点的间距大于第三支点和第四支点的间距,还包括设在混凝土试件上部的第一支点和第二支点之间的耐腐蚀容器。本发明能够较为准确的检测混凝土结构在环境因素与荷载综合作用下发生疲劳失效。

    水泥混凝土结构形成过程原位监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26505A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200910028456.8

    申请日:2009-01-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水泥混凝土结构形成过程原位监测装置及方法主要用于建筑、交通、桥梁、水利、地下工程等领域的混凝土质量控制、原材料的优选和配合比参数的优化;该装置由电磁搅拌装置(1)、试样仓(2)、油浴槽(3)、超声仪(4)和超声夹持仪(5)组成;实验时首先在油浴槽(3)中加满耐热油,然后将油浴槽(3)放在电磁搅拌装置(1)上面,并将电磁搅拌装置(1)中的磁性搅拌子和温度传感器放入油浴槽中,将新拌水泥混凝土浆体放入试样仓(2)中,然后将装有浆体的试样仓(2)嵌入加满耐热油的油浴槽(3)中,最后通过超声夹持仪(5)夹住超声仪(4)的两个压电传感器,使之与试样仓(2)中的水泥混凝土浆体直接紧密接触,并自动记录水泥混凝土浆体结构形成过程中的声学参数的变化曲线。

    一种混凝土几何曲折度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93088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666232.6

    申请日:2023-12-0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借助于测定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来测试或分析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混凝土几何曲折度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水泥颗粒形状因子和水灰比的影响修正系数对预先构建的理想形状下硬化水泥浆体的几何曲折度模型进行一次修正,然后利用硬化水泥浆体的曲折度模型,根据砂浆中规则砂粒的形貌特征和排列方式,构建砂浆的几何曲折度模型、混凝土的几何曲折度模型;接着,使用骨料颗粒形状因子对砂浆的几何曲折度模型、混凝土的几何曲折度模型进行二次修正,得到修正后的混凝土的几何曲折度模型。该方法在建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水化产物、骨料形貌特征、水化程度等多种因素对孔隙结构的影响,提高了混凝土的几何曲折度预测精度。

    水泥基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63623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520589.3

    申请日:2023-1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泥基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泥基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采用月桂酸甲酯作为“软核”相变储能材料,改性海泡石纤维作为“硬壳”封装材料,利用乙基纤维素和硅酸钠作为封装薄膜有效防止液体相变材料的泄露,最后采用硅烷偶联剂将纳米增强组分嫁接至核壳胶囊相变材料表面,组装成“强冠”相变复合材料,可以从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两个方面提高微胶囊表面摩檫力和水泥基体致密度,强化相变材料与混凝土的界面过渡区,利用其制备的水泥基建筑材料可缓解工程构件冻融循环问题,延长结构使用寿命。

    一种低收缩高粘结碱矿渣水泥基修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3069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374948.2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修补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收缩高粘结碱矿渣水泥基修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低收缩高粘结碱矿渣水泥基修补材料包括下述质量份的组分:水25‑35份、水玻璃25‑30份、高炉矿渣微粉100份、预碳化的再生微粉10‑20份、氟石膏5‑10份、砂150‑300份、聚丙烯酸乳液0.1‑2份、减水剂0.3‑1份、早强剂0.5‑2.0份和缓凝剂0.1‑1.0份。本发明的低收缩高粘结碱矿渣水泥基修补材料的收缩率低、粘结强度高,且主料以固体废弃物为主,成本低,易于获取,适合工业化生产。

    水泥混凝土结构形成过程原位监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26505B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0910028456.8

    申请日:2009-01-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水泥混凝土结构形成过程原位监测装置及方法主要用于建筑、交通、桥梁、水利、地下工程等领域的混凝土质量控制、原材料的优选和配合比参数的优化;该装置由电磁搅拌装置(1)、试样仓(2)、油浴槽(3)、超声仪(4)和超声夹持仪(5)组成;实验时首先在油浴槽(3)中加满耐热油,然后将油浴槽(3)放在电磁搅拌装置(1)上面,并将电磁搅拌装置(1)中的磁性搅拌子和温度传感器放入油浴槽中,将新拌水泥混凝土浆体放入试样仓(2)中,然后将装有浆体的试样仓(2)嵌入加满耐热油的油浴槽(3)中,最后通过超声夹持仪(5)夹住超声仪(4)的两个压电传感器,使之与试样仓(2)中的水泥混凝土浆体直接紧密接触,并自动记录水泥混凝土浆体结构形成过程中的声学参数的变化曲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