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93243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201493.5
申请日:2014-05-1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超高强度贝氏体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钢板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含C0.18~0.22%,Si1.45~1.55%,Mn3.0~7.0%,Ni0~3.0%,Cr0~0.8%,Mo0~0.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其抗拉强度为1650~1800MPa;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按设定成分熔炼并浇铸制成铸坯;(2)在1200±30℃加热2~3h后进行热轧,获得热轧钢板;(3)以10~30℃/s的速度升温至850~950℃,保温10~180s进行奥氏体化;(4)空冷至220~380℃,在220~350℃保温20~180min。本发明的方法不需要进行调质处理,也不需要采用盐浴炉预冷却,降低了工艺控制难度,简化了制造工序;制备发钢板具有高强塑性匹配和高冲击韧性;热处理后钢板板形良好,残余应力低,使用性能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01832966B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010185642.5
申请日:2010-05-2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N27/416 , G01N1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203
Abstract: 一种金属氢渗透性能测定的装置及方法,涉及利用电化学技术对金属样品氢渗透性能测定领域,本发明装置由主装置和预处理装置组成,金属氢渗透性能的测定方法包括预处理方法和氢渗透性能测定方法,其中,预处理方法包括抛光处理、阴极化处理和单面电镀;本发明装置使用和维护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精密性好、灵敏度高,采用本发明装置的金属氢渗透性能测定方法操作简单,测定结果准确且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1338397B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0810012698.3
申请日:2008-08-0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抗拉强度大于1000MPa的铁素体/马氏体双相钢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铁素体/马氏体双相钢的化学组成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含C 0.10~0.20%,Si 0.1~1.5%,Mn 1.0~2.0%,P≤0.01%,S≤0.01%,Nb 0.02~0.05%,余量为Fe;或按重量百分比为含C 0.10~0.20%,Si0.1~1.5%,Mn 1.0~2.0%,P≤0.01%,S≤0.01%,Nb 0.02~0.05%,V 0.05~0.07%,Ti0.02~0.05%,余量为Fe。制备方法为:按低碳钢经冶炼,浇铸成上述成分的铸坯;然后轧制成热轧板坯;再将空冷后的热轧板轧制成温轧板坯;将温轧板坯制备成铁素体/马氏体双相钢。本发明的方法工序简单,可操作性较强,并且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560629A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910011742.3
申请日:2009-05-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屈服强度高于800MPa的热轧带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该热轧带钢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 0.08~0.14%,Si 0.01~0.20%,Mn 1.70~2.20%,Nb 0.04~0.07%,V 0.00~0.07%,Ti 0.08~0.18%,P<0.01%,S<0.01%,余量为铁Fe;该热轧带钢屈服强度大于或等于800MPa。制备方法为:按设定成分冶炼钢水并铸成铸坯,加热后进行粗轧,获得中间坯;进行精轧,精轧后带钢厚度为2~14mm;冷却后卷取,获得成品热轧带钢。本发明热轧带钢具有良好的低温韧性,且生产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757782A
公开(公告)日:2006-04-12
申请号:CN200510047632.4
申请日:2005-11-0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碳700MPa级复合强化超细晶粒带钢的制造方法,要点是选配高强度钢的化学组成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 0.06~0.10%,Si≤0.1%,Mn 1.60-2.20%,Nb 0.05~0.07%,V 0.05~0.07%,Ti 0.05~0.07%,P<0.01%,S<0.01%,其余为铁Fe;执行如下控轧控冷工艺制度:连铸钢坯加热,加热温度1200℃,粗轧开轧1150℃,粗轧终轧1050℃,粗轧1~3道次;精轧开轧1000-950℃,精轧终轧790-850℃,精轧5~7道次,平均每道次的压下量控制在20~30%,精轧机架间采用水冷;轧后冷却速度30-60℃/s,卷取温度450-600℃。本发明高强带钢金相组织主要以2~4μm的铁素体和少量占10~20%的贝氏体组成。产品具有良好的低温韧性或塑性,其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537966A
公开(公告)日:2004-10-20
申请号:CN200310104862.0
申请日:2003-10-2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碳520MPa级复合强化超细晶粒带钢,其化学成分重量配比为C:0.12~0.15%,Si:0.15~0.40%,Mn:1.10~1.30%,Nb:0.007~0.015%,P<0.01%,S<0.01%,其余为平衡量的Fe;其带钢的金相组织为晶粒尺寸2~4μm的铁素体基体,其它为10~20%的贝氏体和<5%的珠光体的复相组织;本发明超细晶粒带钢是以上述化学成分为原料,经过冶炼,连铸成坯料,加热后进行控轧控冷,精轧终轧温度为790~820℃,在精轧机间进行水冷;轧后冷却速度为20~30℃/s,卷取温度430~470℃,所获带钢的屈服强度为520~570MPa,抗拉强度为620~690MPa;本发明产品可以替代同强度级别的低合金高强度钢,开辟了节省合金元素、降低钢材成本,大幅度提高性能,促进钢材品种更新换代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971045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679213.1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东北大学
IPC: C22C38/02 , C22C38/38 , C22C38/28 , C22C38/06 , C21D8/02 , C21D1/02 , C21D11/00 , B21B37/74 , F17C3/12 , F16L58/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钛高锰超低温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超低温钢的化学成分为C:0.35%~0.55%,Si:0.11%~0.22%,Mn:22.5%~25.5%,P≤0.02%,S≤0.005%,Cr:3%~4%,Ti:0.03%~0.1%,Alt:0.01%~0.1%,Ca:0.0003%~0.005%,其余为Fe和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通过将化学元素与轧钢相结合,着重提升钢板在‑269℃下的低温强度和耐蚀性,并省去了Ni、Mo、Cu等贵金属元素以及后处理工序,具有优异的耐超低温性能和经济性,具有在陆地、海洋、航空等复杂环境下储运液化乙烯、液化天然气、液氢、液氦等超低温介质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29186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18561.7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58 , C22C38/42 , C22C38/48 , C22C38/46 , C22C38/50 , C21D8/02 , C21D11/00 , B21B3/02 , B21B37/7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桥梁钢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原复杂环境下低温高断裂韧性高强耐候桥梁钢及制备方法。在合理的成分设计基础上,采用“TMCP+弛豫+高温回火”工艺,通过M3(多相、亚稳、多尺度)精细化组织设计来调控晶界特征分布,在由回火贝氏体、少量铁素体和细小M/A岛组成的多相组织中引入大量的低能ΣCSL特殊类型晶界,在保持高强韧性、低屈强比的基础上协同提高钢板的低温断裂韧性和耐腐蚀性能,满足高原复杂环境下桥梁钢的服役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18631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503291.X
申请日:2024-04-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拉强度1000MPa级水电钢板及制备方法。其化学成分及质量百分比为C:≤0.07%,Si:0.15%~0.30%,Mn:1.0%~1.5%,Cr:0.2%~0.5%,Mo:0.4%~0.6%,Ni:1.4%~1.8%,Al:0.02%~0.03%,S:≤0.005%,P:≤0.018%,CNT:0.06%~0.12%,余量为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该生产工艺包括步骤有碳纳米管预制块、冶炼、热轧和热处理工序。本发明生产的水电钢可制造最大厚度不超过80mm的钢板,屈服强度≥885MPa,抗拉强度为950~1130MPa,延伸率≥15%,‑60℃低温冲击韧性≥100J。
-
公开(公告)号:CN118086796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406571.9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工业海洋大气环境下低成本光伏支架用高强度高耐候性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05%,Si:0.22%~0.28%,Mn:0.4%~0.60%,P≤0.015%,S≤0.005%,ALs:0.025~0.035%,Cu:0.2%~0.35%,Cr:2.55%~2.8%,Ni:0.1~0.25%,Sn:0.05%~0.1%,Ti:0.1%~0.15%,N≤0.005%,O≤0.002%,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制备方法为:铸坯加热→粗轧→精轧→冷却→卷取。在成型性能及焊接性能良好的同时,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能够在工业海洋大气环境下免涂装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