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絮凝池内部拼装式折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7627743U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20897176.1

    申请日:2022-04-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絮凝池内部拼装式折板结构,包括依次间隔排布若干折板组件,折板组件由依次连接的若干个折板单元组成,每一折板单元包括两侧的连接板以及位于一对连接板之间的折板,连接板底端与池底固定,相邻折板单元连接处的两个连接板固定为一体;折板组件上方还设有压顶板,压顶板与对应位置的连接板顶端固定,位于进水一侧的折板组件与池内进水端之间形成配水通道。本实用新型无需混凝土隔墙和插槽结构,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混凝土隔墙结构所存在的问题,同时利用进水一侧的折板组件与进水端的距离形成配水通道,代替现有的混凝土横向配水廊道,节省空间,可提高絮凝效果、提高施工精度、加快施工进度并减少建设用地、节省投资。

    一种配水配气管
    6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598591U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320695115.8

    申请日:2013-1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配水配气管,其特征在于该配水配气管底部开设有多个配水孔,顶部开设有配气孔,该配水配气管一端设有过水孔接口,另一端设有封板,封板设有一封板孔。为保证配水孔配水的均匀性,该配水配气管底部沿管长方向开设有若干组配水孔,自进水端开始,所述若干组配水孔孔径逐渐增大。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所述配水配气管配水配气均匀,且能有效实现普通滤池的气水反冲洗,冲洗效果好。

    低浊高藻原水组合强化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011795U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1120065350.8

    申请日:2011-03-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浊高藻原水组合强化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沉淀池输出端与气浮池的输入端连接,气浮池的输出端与过滤设备连接,过滤设备的输出端与超滤膜组的输入端连接,超滤膜组的输出端与清水池连接,清水池通过送水泵房连接配水管网。本实用新型针对原水水质低浊高藻的特性对常规混凝沉淀、气浮、过滤和超滤工艺进行优化组合,并充分考虑厂区地热资源利用,形成强化常规处理体系。该组合工艺的优点在于可以节约用地,优化运行流程,充分利用地热资源,简化生产管理,并在确保出水水质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一种微型喷头
    6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684678U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1020111995.6

    申请日:2010-02-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型喷头,包括喷头喷水管,其特征在于:喷头喷水管上焊接导流片支架,并与橡胶隔污垫圈卡环通过螺纹连接,橡胶隔污垫圈装在卡环与支架中间,导流片支架上部安装导流片。导流片支架上部设有导流片安装孔,导流片安装在导流片安装孔内,导流片安装孔的边缘设有多个凹槽。通过均匀布设多个本实用新型的微型喷头可以实现道路路面水膜厚度的均匀。拆装时将拆装工具中的拨爪分别插入导流片支架边缘的相应凹槽内,转动手柄导杆,拨爪带动喷头旋转。本实用新型清洗维护时,只需简单水冲或更换橡胶隔污垫圈即可,十分简单和方便。

    一种上向流活性炭滤池
    6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611735U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022474093.5

    申请日:2020-10-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向流活性炭滤池,包括若干个单格滤池,单格滤池包括单格中央渠和两侧滤格,单格中央渠为双层渠,底层设配水配气渠,上层设产水排水渠,两侧滤格上部设集水槽与产水排水渠连通,单格中央渠的一端设进水总渠,进水总渠通过单格进水堰与该单格滤池的进水分渠连接,进水分渠通过进水支管连接至中央渠底层的配水配气渠,配水配气渠侧壁设与两侧滤格连通的配水孔和配气孔,单格中央渠的另一端设与该单格滤池对应的产水分渠,中央渠上层产水排水渠通过连通孔与产水分渠连通,产水分渠通过单格产水堰与产水总渠连接。本实用新型优化了活性炭滤池的产水堰和排水方式,减少水头损失,增加滤池布局灵活性。

    一种炭砂双拼滤池
    6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528568U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022468627.3

    申请日:2020-10-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炭砂双拼滤池,池体内设有炭池和砂池,炭池上部设有若干个集水槽,炭池与砂池之间设有隔墙,隔墙上设有与集水槽位置对应的隔墙开孔,砂池中部设有贯穿的砂池的中央渠,砂池的两侧壁分别设有V型槽;炭池的一侧设有进水总渠,砂池的一侧设有砂池排水管。使用时,这种炭砂双拼滤池将上向流活性炭吸附池和砂滤池组合在一个池子中,结构简单,管路少,水损小,总体占地面积小,同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炭池是不带中央渠的,池内均为过滤面积,对于相同规模的水处理系统来说,所需设置炭砂双拼滤池的个数少,结构紧凑,施工进度快。

    季节性金属污染的低浊高藻原水组合强化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465420U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20051911.3

    申请日:2012-02-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季节性金属污染的低浊原水组合强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絮凝沉淀池和气浮池之间设置第一阀门,在絮凝沉淀池的输出端和超滤膜组之间设置第二阀门,在絮凝沉淀池的输出端和提升泵房的输入端之间设置第三阀门,在提升泵房的输出端和曝气池的输入端之间设置第四阀门,在提升泵房的输出端和砂滤池的输入端之间设置第五阀门,在进水管网设置水质监测点。该装置的优点在于可以根据水质实际情况,在原水水质较好时采用混凝沉淀+超滤的短流程工艺,实现节能运行和简化生产管理的目标;在季节性水质变化时,采用全套工艺流程,确保出厂水质,总体流程体现生产运行的灵活性和对水质变化的适应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