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2623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108903.6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申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装潢垃圾-土壤混合治理降低土壤中重金属毒性的方法,属于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土壤修复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对混合装潢垃圾进行破碎、筛分等简单预处理,使其组分为骨料2~4份、木材/屑1~3份、纸板/屑1~2份、砂浆2~4份、膨润土1~2份、石英砂1~2份,与土壤按照一定质量比混合填入聚四氟乙烯柱,添加无氧水至没过固体表面3~5 cm后静置并反应28 d。本发明可通过改变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去除土壤中的大部分对人体和环境可能造成损害的重金属污染物。本发明是一种绿色、廉价的废弃建筑废物资源化利用暨污染土壤修复手段,且原料易得,工艺简单,修复效果好,无增容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217919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461911.4
申请日:2017-12-28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3/02 , C02F7/00 , C02F1/28 , C02F1/66 , C02F1/72 , C02F101/30 , C02F101/34 , C02F10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 C02F3/02 , C02F1/281 , C02F1/283 , C02F1/66 , C02F1/72 , C02F1/725 , C02F7/00 , C02F2101/30 , C02F2101/345 , C02F21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有机污染地下水修复的多效复合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以总份数100份计,所述多效复合修复材料各组分的重量份为:天然锰钾矿颗粒10~35份、释氧材料20~45份、添加剂5~18份、生物炭10~25份、改性超微氧化锌5~20份、pH缓冲剂15~30份。本发明制备的多效复合修复材料性质稳定,表面积大,具有较好的吸附和催化氧化活性;释氧持续时间长,释放效率高,能够保证地下水生物修复效果的可持续性;实现了吸附、化学氧化、催化氧化及生物修复的多效果协同,克服了现有地下水修复药剂处理功能单一,处理效果调控性差及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是一种符合绿色可持续性修复理念的多功能地下水修复药剂。
-
公开(公告)号:CN104724821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510129702.4
申请日:2015-03-24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化生物除磷的方法及装置,该装置包含除磷膜组件、出水泵、曝气装置、空压机、真空表,以及气体流量计;除磷膜组件竖直设置在反应器中,除磷膜组件的侧表面设有除磷膜;除磷膜组件的顶部通过管道与出水泵连接,该管道上设有真空表;曝气装置设置在除磷膜组件的下方;空压机与曝气装置连接,该空压机与曝气装置相连的管道上设有气体流量计。该强化生物除磷的方法是通过在反应器内设强化除磷膜组件来富集凝胶层膜污染物,对含有磷的膜凝胶层膜污染物的去除实现反应器体系除磷作用的强化。本发明提供的强化生物除磷的方法及装置,应用范围广,对于低碳源、高含磷量污水同样适用,运行费用低、操作管理方便、便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746455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84040.1
申请日:2016-12-20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厌氧消化污泥的生物干化方法,通过生物干化装置对污泥进行处理。该装置包含反应器主体和通风自动控制系统。反应器主体为直立筒体;外部设置保温层;底部通过多孔板分隔布气室;反应器侧壁下部设置进风管,上部设置引风管。通风自动控制系统由温度传感器、控制器、继电器、空气压缩机和浮子流量计组成;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数据;控制器接收温度数据并根据工艺要求调节通风策略;浮子流量计控制风量。还提供了厌氧消化污泥的生物干化方法。本发明利用微生物好氧发酵产生的生物热能快速去除污泥水分,具有干化周期短、占地面积小等特点,可实现厌氧消化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6528788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86467.7
申请日:2016-11-09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90/15 , G06F17/30241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GIS技术分析降雨径流污染空间分布特征的方法,它包括获取研究区域中陆域的空间信息数据;采样分析;降雨径流污染检测数据预处理和数据库建立;最优GIS模型构建;生成降雨径流污染等级空间分布图等步骤。本发明将GIS技术引入对降雨径流污染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减少主观方法带来的失误;同时,采用GIS技术对降雨径流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模拟,解决当前主要根据用地类型进行单一赋值的输出系数法而导致计算结果精度较低的问题,并为有效制定降雨径流污染控制策略、实施污染控制措施、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06316031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877193.8
申请日:2016-10-09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竖向太阳能强化污泥深度生物干化系统,通过生物干化和太阳能干化二级耦合工艺对脱水污泥进行干化处理。系统包含但不限于混料机、生物干化室、太阳能干化室、振动筛、鼓风机、曝气系统、气体收集系统、气体洗涤器、气体循环系统、热交换装置、引风机和地下式土壤生物滤床。太阳能干化室竖向设置于生物干化室的上方,屋面内侧铺设疏水复合膜,沿单侧或双侧屋面安装不锈钢链板。本发明利用微生物好氧发酵产生的生物热能和清洁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的耦合作用实现污泥的快速干化,具有干化效率高、运行能耗低、占地面积小等特点,提升了污泥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4370384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410065343.6
申请日:2014-02-26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动力集成式雨水旋流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使用提篮格栅去除雨水中大型杂质;二、经提篮格栅处理后的雨水进入旋流分离器,雨水中悬浮固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雨水中分离并沉降下来;三、旋流分离处理后的雨水流经设置在分离器中央区段的混凝土过滤板,雨水中细小悬浮固体、营养物质和重金属等在滤板处被过滤、吸附,进而被有效去除;四、经过滤板处理后的雨水自出水口流出,可进行贮存回用或者直接排入地表水体。本发明的无动力集成式雨水旋流处理装置及其方法,能够高效去除雨水中的悬浮固体、营养物质和重金属等污染物,可以为雨水的多用途、多层次和多目标综合利用提供可能,在雨水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289276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905900.5
申请日:2015-12-09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5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高浓度臭气处理的集成化系统,包含箱体,以及集成设置在该箱体内部的:洗涤除臭设备;生物除臭设备,其进风管分别通过连接风管连接洗涤除臭设备的进风管和出风管;光解除臭设备,其进风管分别通过连接风管连接洗涤除臭设备的进风管、生物除臭设备的进风管和出风管,其出风管通过连接风管连接光解除臭设备的进风管;抽风机,其连接光解除臭设备的出风管;排气筒,其连接抽风机,且顶部向上伸出箱体,由抽风机抽出的经除臭处理后的达标气体通过该排气筒高空排放。本发明有机整合了洗涤除臭、生物除臭以及光解除臭的技术,且各设备之间接口简单;能适应不同臭气组分和浓度的波动,除臭效率最大可达99.99%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677418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042861.0
申请日:2015-01-28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排水窨井盖监测系统,包括排水管道、排水窨井、排水窨井盖,其特征在于排水管道内及排水窨井井壁上设置监测数据采集单元,所述监测数据采集单元通过数据传输单元与报警单元连接,报警单元根据监测数据采集单元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判断排水窨井盖、排水窨井、排水管道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所述系统还包括管理应用单元,包括数字化智能排水窨井盖管理应用平台和数字化智能排水窨井盖发布平台,所述管理应用单元与报警单元和数据传输单元连接,在接收到异常监测数据或报警信号后,数字化智能排水窨井盖发布平台发布信号。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实时监测、稳定运行、安装简单、维护便捷、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4614438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42826.9
申请日:2015-01-28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N27/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排水管道裂缝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系统包括裂缝监测模块,所述裂缝监测模块包括设置在排水管道接口处的裂缝计;数据采集传输模块,数据采集仪通过传输电缆采集裂缝计的实时监测数据,并将实时监测数据储存在内;数据接收模块,接收数据采集仪内的存储信息;智能管理模块,所述智能管理模块包括数字化管理应用平台和数字化管理发布平台,所述智能管理模块根据数据接收模块接收的数据,预测排水管道接口的三维裂缝变化趋势,如变化趋势接近报警临界值,或者排水管道接口的三维裂缝变化数据异常,数字化管理发布平台发布信号。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实时监测、稳定运行、安装简单、使用寿命长、维护便捷、成本较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