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3907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677727.9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徐州徐工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变速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合器总成、基于该离合器总成的变速箱以及变速箱的液控系统,该离合器总成包括五根轴、十四个齿轮以及七个离合器。离合器总成3的五根轴分别为输入轴S‑in、第一传动轴S1、第二传动轴S2、第一输出轴S‑output1和第二输出轴S‑output2;离合器总成3的七个离合器分别为两个单包离合器、一个双包离合器和一个三包离合器。所述第二传动轴S2、输入轴S‑in和第一传动轴S1在空间中呈三角型布置,所述第二传动轴S2、第一输出轴S‑output1和第二输出轴S‑output2在空间中呈三角型布置。上述离合器总成实现了前进4个挡,后退4个挡的输出方式,前进的一、二、三档采用四驱,前进的四档采用两驱,以该离合器总成的结构布置保持了现有变速箱空间基本不变。
-
公开(公告)号:CN117212416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364267.4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徐州徐工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差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差速器总成,以解决差速器壳与齿轮间的摩擦问题,其包括壳体、行星齿轮、半轴齿轮,所述行星齿轮均匀布设在半轴齿轮四周,且与半轴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行星齿轮两端通过轴承安装于壳体的行星齿轮安装孔中;所述半轴齿轮安装于壳体的半轴齿轮安装孔中,半轴齿轮在安装孔中处于浮动状态,与行星齿轮啮合实现径向定心。与传统差速器相比,本发明的差速器总成的半轴齿轮与差速器壳端面不接触,差速器壳与齿轮间的摩擦为滑动摩擦,差速器壳与行星齿轮间由轴承连接,工作时行星齿轮与差速器壳壳内壁、端面不接触,有效减小对差速器壳的磨损,提高传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976132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83686.X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徐州徐工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IPC: G06F30/20 , F16D25/0638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式多片离合器设计方法,涉及变速器技术领域,通过分析离合器的热流密度分布规律判定参数符合的要求,根据分析的数据参数进行设置;包括S1获取仿真分析、S2热流密度分布原则判断和S3精细化设计。本发明通过仿真获得湿式多片离合器摩擦副在径向上的热流密度分布,并通过对离合器系统的结构形状、尺寸或是约束条件的修正,使得其符合等热流密度分布原则,在此基础上,将影响摩擦副间温度分布的冷却油、摩擦系数、油槽形状、摩擦副的数目纳入考虑,使得其温度分布符合等温度分布原则;上述的仿真数据作为基础通过等温度角度来缓和离合器摩擦的热失效问题,为后续离合器的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6749982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877700.8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徐州徐工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IPC: B60W40/00 , B60W40/064 , B60W5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改进的双层卡尔曼滤波的工程车辆路面附着系数状态估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基于车辆动力学,搭建车辆动力学模型;2)通过CAN信号将输入信号输入到动力学模型中,获取并建立车辆动力学模型的系统状态方程与系统观测方程;3)将仿真得到的若干数据点利用第一层扩展卡尔曼滤波进行状态估计,得到横摆角速度、纵向速度和侧向速度;4)将滤波后的状态估计数据点作为输入,输入到整车动力学仿真模型,并利用Dugoff轮胎模型,得到车辆的纵向力与侧向力;5)建立第二层平方根容积卡尔曼滤波,最终得到路面附着系数的估计值。本发明即减少了车辆的传感器数量,又提高了工程车辆在对实时路面附着系数估计时的精度与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84561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110308813.7
申请日:2021-03-23
Applicant: 徐州徐工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IPC: B23Q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壁箱体夹具机构,包括:底座组件、定位机构、液压固定机构和压紧机构;底座组件,包括:呈U型连接的定位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其内侧用以放置工件;定位机构,其安装在所述底座组件的上侧,用于工件的定位;液压固定机构,设置于底座组件内侧;压紧机构,安装在左侧板、右侧板的上侧,连接左侧板、右侧板;定位机构、液压固定机构和压紧机构分别与工件的四周相接触,对工件进行多点压紧。本发明采用巧妙的机械构造,该机构结构简单,配合要求不高,加工方便,成本低廉,装配方便省力,工件装卡过程中,通过一面两销定位,液压夹紧,并通过压力调整压紧力,保证工件加工过程中的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5773366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692854.1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徐州徐工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速箱液压换挡机构、换挡方法及变速箱,其中,变速箱液压换挡机构包括换挡齿轮、啮合套组件、拨叉、换挡油缸、弹簧对中机构;啮合套组件由啮合套和齿座组成;换挡齿轮转动支撑在输入轴上,齿座安装在输入轴上,啮合套安装在齿座上,拨叉连接于啮合套上;换挡油缸的缸筒平行于输入轴固定设置在壳体外,换挡油缸的活塞杆与拨叉相连,活塞杆能通过拨叉带动啮合套在齿座上滑动,使啮合套与换挡齿轮结合或者分离;在换挡油缸的两端各设有一组弹簧对中机构,用于带动拨叉拨动啮合套自动回到中间位置,使啮合套与换挡齿轮脱开。本发明实现了在变速箱切断外部换挡油源时,变速箱挡位自动脱开,回到空挡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4263735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210191880.X
申请日:2022-03-01
Applicant: 徐州徐工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档位变速箱液控系统,包括粗滤器、内置泵、精滤器、先导阀、主调压阀、方向阀、比例电磁阀、滤清旁通控制阀、安全阀、变矩器和背压阀,采用先导阀和比例电磁阀组合式控制,一组先导阀和比例电磁阀共同控制单一离合器,在换挡瞬间有效调节离合器油缸的升压特性,降低了比例电磁阀的油压,有效解决了全流量比例阀应用成本较高的问题,另外在精滤器上设置滤清旁通控制阀,将变速箱的滤清控制与变速箱电控系统结合,有效解决了变速箱滤清维护不及时造成的变速箱故障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000094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292236.3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徐州徐工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壁齿轮的渗碳淬火工艺。该工艺包括,对插齿后的薄壁齿轮进行低温回火、空冷处理;对薄壁齿轮进行预氧化处理,温度为400‑500℃,时间为1‑2h;对薄壁齿轮进行渗碳处理:将薄壁齿轮分阶段升温至900‑930℃;在温度为900‑930℃,碳势为1.0‑1.2%下对升温后的薄壁齿轮进行时间为3‑5h的强渗处理;在温度为900‑930℃,碳势为0.7‑0.9%下进行时间为1‑2h的扩散处理;在碳势为0.7‑0.9%下降温至800‑850℃;在碳势为0.7‑0.9%、800‑850℃下均温处理;对薄壁齿轮进行分阶段油淬冷却处理;薄壁齿轮冷却结束后,依次进行沥油、清洗,低温回火,空冷,完成渗碳淬火。本发明既能控制薄壁齿轮渗碳淬火变形量,又能确保热处理性能及组织均不超差。
-
公开(公告)号:CN113819198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1157662.6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徐州徐工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IPC: F16H1/32 , F16H57/021 , F16H57/023 , F16H57/027 , F16H57/029 , F16H57/031 , F16H57/04 , F16H57/08 , F16H57/10 , F16D55/24 , F16D65/18 , F16D121/04 , F16D12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常闭式行走减速机,包括轴承座及设置于所述轴承座内的传动轴、一级太阳轮、一级行星总成、内齿轮、齿圈、二级行星总成和三级行星总成;所述传动轴将动力传输至所述一级太阳轮,所述一级太阳轮带动所述一级行星总成转动,所述一级行星总成带动所述内齿轮转动,所述内齿轮带动所述齿圈同步转动,所述齿圈转动带动所述二级行星总成和三级行星总成转动,所述三级行星总成转动带动所述轴承座转动以将动力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13154015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73727.1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徐州徐工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IPC: F16H57/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装置用透气装置,包括接头、接头组件及格栅组件。其中格栅组件装配于接头的内孔中,接头组件与接头的一端进行连接。格栅组件包括隔片、隔套、螺栓和螺母,在进行组装时,将隔片装入螺栓,保证隔片外圆面上的平面错开一定角度,并在每两个隔片之间装上隔套进行隔离。然后用螺母拧紧。本发明结构简单,错开一定角度的多片隔片形成迷宫结构,确保装置透气而不向外漏油,可实现良好的透气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