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74242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911022546.6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IPC: A23K50/90 , A23K10/30 , A23K20/147 , A23K20/163 , A23K20/174 , A23K20/105 , A23K20/168 ,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落叶松尺蠖幼虫人工饲料,由如下成分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麦芽粉15‑18,蛋白粉14.5‑21.5,韦氏盐0.9‑1.3,蔗糖1.3‑1.5,山梨酸0.2‑0.55,维生素B2 0.4‑1.0,维生素C 0.1‑0.5,胆固醇0.1‑0.15,胆碱1.0‑2.0琼脂1.5‑2.5,水65‑5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落叶松尺蠖幼虫的人工饲养方法。使用落叶松尺蠖幼虫人工饲料饲养的落叶松尺蠖幼虫历期比野外的幼虫历期短,可大大节约幼虫的饲养时间,降低了人工投入。
-
公开(公告)号:CN112385611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310038.0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IPC: A01K67/033 , A01G13/00 , A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饲养白蜡吉丁啮小蜂并将其应用于白蜡窄吉丁林间防治的方法。通过利用白蜡窄吉丁幼虫作为白蜡吉丁啮小蜂的寄主,筛选适宜条件后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繁育白蜡吉丁啮小蜂,之后将该天敌用于防治白蜡窄吉丁3‑4龄幼虫,在保证寄主专化性稳定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提高该蜂寄生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016762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951369.6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扩展球式矩阵草原火险预测方法和装置,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火险待测草原周边选择有代表性的3类树种或灌木,将每种树种或灌木取木材部分,干燥后,制作为0.3cm、0.4cm、0.5cm直径的3个木球,为可燃物湿度球,每个径级制作3个;步骤2:将3类3个径级的可燃物湿度球以绝缘体连接成3×3的可燃物湿度球矩阵,相邻两组可燃物湿度球之间的距离大于3cm,并将不同直径的可燃物湿度球交错配置。本发明通过采集气象部门发布的未来1-7天天气预报数据,弥补了通过气象因子间接预报的局限,可对未来1-7天可燃物湿度球湿度进行预测,进而对未来1-7天火险进行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07258701B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710636440.X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IPC: A01K67/033 , A01G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摩泽蒲螨的人工繁育方法及在防治苹小吉丁虫中的应用,通过选择苎麻天牛(Paraglenea fortunei)的蛹作为摩泽蒲螨(Pyemotes moseri)的替代寄主,利用防逃逸的接螨盒接螨,同时调控繁殖条件,繁殖摩泽蒲螨效率显著提升;将摩泽蒲螨的膨腹体装入贮螨管储藏,应用摩泽蒲螨防治苹小吉丁虫,摩泽蒲螨对苹小吉丁虫防治效果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0889571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811051271.4
申请日:2018-09-1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林地病(虫)基指数曲线群及其建立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首先公开了一种建立有林地病(虫)基指数曲线群的方法,通过建立病害或虫害发生程度与纯林关键林分因子的方程模型,绘制病基指数主曲线或虫基指数主曲线,然后将主曲线扩展得到病基指数曲线群或虫基指数曲线群。本发明所建立的有林地病基指数曲线群或虫基指数曲线群能够定量评价纯林有林地发生某种病害或虫害的一般潜在状况,为纯林有林地合理、有效的管理提供理论基础,达到预防和实现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8464176B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810143785.6
申请日:2018-02-1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IPC: A01G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南亚热带马尾松人工纯林向松阔异龄复层混交林的改造技术,属于林业生态技术领域,以现有马尾松人工林为经营对象,通过适当的疏伐,形成林隙,在林隙下补植乡土阔叶树种,利用自然力启动天然更新等技术措施,将马尾松同龄单层人工纯林前期改造成松阔异龄复层混交林,后期培育成以马尾松为建群种的近自然多功能择伐林的一种经营模式。本发明可改变传统马尾松人工纯林生态风险大、结构稳定性差、经济效益低等问题,通过合理改造,可形成生态性能稳定、以培育马尾松和珍贵树种大径材为目标的松阔异龄复层混交林。
-
公开(公告)号:CN106566776B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610885806.2
申请日:2016-10-1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厚垣普可尼亚菌航天诱变突变株Pc‑m‑6及其生防制剂和应用。本发明将厚垣普可尼亚菌搭载神舟8号飞船进行航天诱变,以未搭载的原始菌株为对照,将初步筛选得到的厚垣普可尼亚菌航天诱变菌株进行了包括菌落生长速度、菌丝干重、产孢量和致病力等生物学检测并测定了耐盐性以及对苯菌灵的抗性,最终从众多的航天突变菌株中筛选得到一株性能优异、适用于根结线虫生物防控的突变株Pc‑m‑6,该突变株产孢子量高、对根结线虫卵的致病能力高并且对苯菌灵有优异的抗性。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用所述航天诱变菌株制备的生防制剂及其在防治根结线虫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156566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527742.2
申请日:2019-06-1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IPC: C07C35/28 , C07C29/147 , C07C205/57 , C07C20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反式马鞭草烯醇及其对映体(+)-反式马鞭草烯醇的绿色、简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顺式马鞭草烯醇和(+)-顺式马鞭草烯醇,利用Mitsunobu反应,通过羟基构型翻转,分别获得(-)-反式马鞭草烯醇和(+)-反式马鞭草烯醇,其中,(-)-反式马鞭草烯醇产率81%,(+)-反式马鞭草烯醇产率80%。本发明合成方法包括新的、有效的并且环境良性的步骤和程序,与现有的反式马鞭草烯醇合成方法相比,避免了四乙酸铅(氧化剂)及苯有毒溶剂的使用。原料顺式马鞭草烯醇可由α-蒎烯氧化制备,(-)-反式马鞭草烯醇及(+)-反式马鞭草烯醇可用于我国小蠹虫的防治。
-
公开(公告)号:CN106350459B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610784876.9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IPC: C12N1/14 , A01N63/04 , A01N25/18 , A01P1/00 , A01P3/00 , A01P5/00 , A23B7/155 , A01C1/00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产挥发性的抑菌、杀虫活性成分的裂褶菌菌株及其应用,属于裂褶菌菌株的分离和应用领域。本发明从杨树树叶中分离得到一株产挥发性抑菌、杀虫活性成分的裂褶菌菌株,该菌株的微生物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772。GC‑MS分析发现,该菌株所产生的挥发性气体中包括16种有效成分,以β‑红没药醇为主要成分。抑菌和杀线虫试验结果发现,本发明所分离的裂褶菌菌株能有效防控危害植物生长的各种细菌性或真菌性病害,所产生的挥发性产物对线虫的虫和卵均有显著的抑制效果。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用所述裂褶菌菌株制备的生物熏蒸剂及其在防控危害植物生长的各种病害或寄生线虫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122253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369848.4
申请日:2019-05-06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促进川西岷江冷杉次生林天然更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乔木层优质母树的选择,2)乔木层抚育;3)下层清林;4)补播和补植。通过对川西岷江冷杉次生林天然更新的方法,实现人工辅助的措施促进红桦-岷江冷杉林的天然更新,既保留了天然更新的苗木,缩短了培养周期,促进了林木生长,又改变了林地土壤环境和林分结构,克服了天然更新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更新效果差的缺点,加速了现有林分向高效暗针叶林的演化过程天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