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膝关节X线摄影辅助体位摆放及定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074027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40340.1

    申请日:2024-09-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膝关节X线摄影辅助体位摆放及定位装置,包括两块长夹板、两块短夹板、两个限位合页和两块连接板;所述两块长夹板之间通过两个限位合页连接,所述限位合页为180度和135度隐藏式滑动限位合页,使得两块长夹板之间的夹角能够根据需要调整为180度或者135度;所述两块连接板:一块连接板的一端固定于一块长夹板的一侧,另一块连接板的一端固定于另一块长夹板相同的一侧;两块连接板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一块与所述长夹板相平行设置的短夹板。该装置可实现膝关节X线摄影体位调整一体化,使患者调整正位、侧位更加标准便捷,可减少因体位摆放不当、保持不佳造成的重复拍摄,使降低患者因此遭受的辐射剂量,使拍摄工作更加高效。

    一种可视气管导管套件
    6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55916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481598.0

    申请日:2024-10-23

    Inventor: 袁红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视气管导管套件,包括气管导管和引导芯,其中,所述气管导管由近端延伸到远端并在内部形成管腔,气管导管在远端设有第一开口,在近端设有第二开口,第一开口附近的外壁设置可充气套囊;所述引导芯远端设有摄像头,引导芯可从近端的第二开口插入气管导管的管腔中,并使得摄像头定位在第一开口附近,所述摄像头用于撷取气管导管远端的影像;还包括第一定位装置,用于将摄像头定位在第一开口附近的气管导管内腔中,引导芯插入气管导管操作更简单,摄像头采集的气道内影像更加准确和清晰,使得插管更加顺利,大大提高困难气道气管插管成功率及围术期患者安全,并减少患者在插管过程中的痛苦。

    一种硬脊膜缝合器
    6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3342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385893.6

    申请日:2024-0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硬脊膜缝合器,包括:控制主体、滑动地设置于控制主体的远端的夹持件;其中,控制主体包括:握把、第一扳机件、第二扳机件、第一抵扣件、第二抵扣件、第一滑动杆、第二滑动杆、以及电源;其中,夹持件包括:伸缩套、固定地设置于伸缩套的远端的第一夹持部分、以及固定地设置于伸缩套的近端的第二夹持部分;其中,控制主体的内部固定地设置有隔板,控制主体的内部被隔板分隔为第一腔体、以及第二腔体,电源固定地设置于第二腔体内;本发明能够显著缩短手术缝合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医护人员劳动强度的同时保证高质量的缝合结果。

    一种用于野战环境消毒的协助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03684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637059.5

    申请日:2024-05-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野战环境消毒的协助装置及方法,涉及空气消毒技术领域,该协助方法通过母子无人机的母机和子机进行联动消毒作业,包括以下步骤:母机在接收到消毒任务后,携子机进入消毒区域;向投放区域移动;由服务器获取待作业的子机数量,划分消毒区域,得到若干消毒区块;获取投放区域、子机的有效消毒区域以及对应的消毒区块的区域位置信息,确定以投放区域为子机起点的消毒路径,生成消毒移动指令,并将该消毒移动指令传输至子机;获取母机的位置信息,该母机进入投放区域,生成投放指令,并将该投放指令传输至母机,由母机投放子机;子机接收到消毒移动指令后,沿消毒路径进行消毒。提高了消毒效率,降低了消毒任务被中断的概率。

    一种用于腰椎滑脱复位的可量化撑开提拉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512253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791412.5

    申请日:2024-06-19

    Inventor: 陈宇 李铁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腰椎滑脱复位的可量化撑开提拉装置,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支撑块、固定柱和提拉柱,所述固定柱固定在支撑块的下方,且固定柱的下方连接有提拉柱,所述提拉柱的外侧设置有定位柱,且定位柱的下方和提拉柱的下方均连接有连接头,通过连接头和椎弓根螺钉进行连接,所述提拉柱的上方连接有竖向上拉机构。该用于腰椎滑脱复位的可量化撑开提拉装置通过两组定位柱的设置可再提拉柱侧边为其提供稳定的支撑,且定位柱和提拉柱之间的间距可通过第一调节杆进行无极的调节,提高其后续适用范围和操作灵活性,且在对提拉柱进行上拉时还可通过其表面的标识线对移动距离进行查看,使用更便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