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248453B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410295595.8
申请日:2014-06-26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Inventor: 铃木纮一
IPC: H01S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5/0095 , A61B5/14542 , H01S3/0404 , H01S3/0407 , H01S3/042 , H01S3/092 , H01S3/106 , H01S3/115 , H01S3/1305 , H01S3/1317 , H01S3/1625 , H01S3/1633 , H01S3/16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被检体信息获取装置和激光装置。使用一种被检体信息获取装置,其包括:激光介质;温度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激光介质的温度;激发单元,用于激发激光介质;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温度控制单元和激发单元;探测器,用于接收当被检体被来自激光介质的激光束照射时所产生的声波;以及处理单元,用于从声波来获取与被检体相关的特性信息,其中,直到激光介质的温度落在预定范围内控制单元才操作激发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06134017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580016398.0
申请日:2015-02-09
Applicant: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S3/025 , A61B5/0095 , H01S3/0407 , H01S3/061 , H01S3/093 , H01S3/0931
Abstract: 在固体激光器装置及包括固体激光器装置的光声测量装置中,使激光棒中心与闪光灯中心之间的距离变窄。遮蔽盖(119)从外部遮蔽反射镜(114、115)及激光的光路。激光器腔体的框体的第1部分(151a)从遮蔽盖(119)露出。容纳于激光器腔体的框体(151)的闪光灯能够相对于框体的第1部分(151a)抽插。在遮蔽盖(119)的激光器腔体的框体的第1部分(151a)的长度方向外侧覆盖从激光棒射出的光束的光路的区域中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厚度比遮蔽盖(119)的其他部分的厚度薄的薄膜部分(120)。
-
公开(公告)号:CN103378536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310125165.7
申请日:2013-04-11
Applicant: 通快激光与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IPC: H01S3/04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S3/0407 , H01S3/036 , H01S3/041 , H01S3/076 , H01S3/22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冷却用于气体激光器(1)的激光器气体的冷却组件(16),包括:第一冷却回路(21),该第一冷却回路具有第一冷却机组(17)并且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冷却从鼓风机(11)向气体激光器(1)的谐振腔(2)流动的激光器气体的第一热交换器(26),以及独立于第一冷却回路的第二冷却回路(22),该第二冷却回路具有第二冷却机组(18)并且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冷却从谐振腔(2)向鼓风机(11)流动的激光器气体的第二热交换器(27)。在该冷却组件(16)中,所述第二冷却回路(22)具有至少一个另外的热交换器(28),用于附加地冷却从所述鼓风机(11)向所述谐振腔(2)流动的激光器气体。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这种冷却组件(16)的气体激光器,以及用于冷却用于气体激光器的激光器气体的对应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977772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568086.7
申请日:2016-07-19
Applicant: 苏州誉衡昌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杨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S3/038 , H01S3/0407 , H01S3/041 , H01S3/139 , H01S3/22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精密加工的二氧化碳激光装置,激光发生壳体内设置有二氧化碳放电管,二氧化碳放电管两个端部内均嵌入有电极,两片电极通过保险丝与交流电源相串联,二氧化碳放电管的两个端部均设置固定有反射镜,一端反射镜的外侧设有红外膜,并作为二氧化碳放电管的激光输出端,激光发生壳体、二氧化碳放电管之间填充有冷却用水,通过冷却水对二氧化碳放电管进行降温,激光发生壳体的端部位于二氧化碳放电管的外壁均设置有密封圈。本发明反射镜配合红外膜能够有效的输出精密加工用激光,输出效率高,并采用循环冷却水对二氧化碳放电管进行散热,延长其的使用寿命,并增加了保险丝,提高供电的安全性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977770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459695.9
申请日:2016-06-2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IPC: H01S3/04 , H01S3/067 , H01S3/094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S3/0405 , H01S3/0407 , H01S3/06704 , H01S3/06754 , H01S3/094042 , H01S3/09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全光纤放大器的冷却装置,该装置通过将整个掺杂光纤及其两端的熔接点置于光纤凹槽中,同时通过将掺杂光纤缠绕于圆柱体型冷却柱上,既能将高功率光纤放大器运行时掺杂光纤和熔接点内所产生的热量尽可能地传递给冷却装置,从而保证了放大器安全、稳定、长时间的运转;还能提升全光纤放大器的模式不稳定性阈值,同时还具备光纤可调、光纤熔点全面制冷、一体化集成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5932524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003646.4
申请日:2016-01-04
Applicant: 发那科株式会社
Inventor: 高实哲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S3/0407 , H01S3/0014 , H01S3/03 , H01S3/036 , H01S3/0401 , H01S3/041 , H01S3/104 , H01S3/2232
Abstract: 本发明的气体激光振荡器具备:共振器部;热交换器,其流过与激光气体进行热交换的流体;冷却器,其冷却热交换器内的流体,提供到热交换器内;热传导装置,其向共振器部传导流体的热,气体激光振荡器还具备:第一流路,其向热传导装置提供热交换器内的用于激光气体的冷却的流体;第二流路,其在向热交换器内提供之前向热传导装置提供通过冷却器冷却后的流体;切换阀,其切换为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的任意一方。
-
公开(公告)号:CN105846295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341662.4
申请日:2016-05-20
Applicant: 南方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S3/06704 , H01S3/0405 , H01S3/0407 , H01S3/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盘装置,其包括载体、与所述载体热耦合的温控装置及将所述光纤抵压固定在所述载体上的压控装置。所述载体用于供光纤盘旋缠绕以使所述光纤缠绕的弯曲半径逐渐变小。所述温控装置用于调节所述载体的温度以调节所述光纤的温度。所述压控装置包括用于调节将所述光纤抵压在所述载体上的压力的大小的调节元件。本发明的光纤盘装置应用于千瓦级光纤激光器后,由于光纤的弯曲半径逐渐变小,因此可以剔除光纤激光器的高阶模式,保证单模运行。另外通过温控装置及压控装置可以有效管理光纤的温度及应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762622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294594.0
申请日:2016-05-06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S3/06754 , H01S3/0014 , H01S3/0407 , H01S3/042
Abstract: 一种高功率窄线宽全光纤放大器,包括三级全光纤放大组件、水冷板和监测控制组件;三级全光纤放大组件包括第一光纤耦合器的输入端与种子激光相连,输出端与第一波分复用器相连;第一波分复用器的泵浦端与第一半导体泵浦源的尾纤相连,公共端与第一掺杂光纤的一端相连,第一掺杂光纤的另一端与第二波分复用器相连;第二光纤耦合器的输出端与第一信号/泵浦功率合束器相连,其公共端与第二掺杂光纤相连;第三光纤耦合器输入端与第二光隔离器相连,第三光纤耦合器与第二信号/泵浦功率合束器相连;第三掺杂光纤的另一端与第二泵浦光剥除器的一端相连,第二泵浦光剥除器另一端与准直器的尾纤相连。本发明具有易实现和推广、能够提高系统安全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680295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206338.1
申请日:2016-04-05
Applicant: 北京凯普林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S5/02423 , H01S3/0407 , H01S3/10053 , H01S3/10061 , H01S3/2383 , H01S5/02256 , H01S5/024 , H01S5/4012 , H01S5/4025 , H01S5/4087 , H01S3/10 , H01S3/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合束装置,该装置包括:水冷板、合束器和两个激光器阵列;每个激光器阵列包括N个激光器,N为大于1的正整数;两个激光器阵列分别固定于水冷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合束器对两个激光器阵列输出的激光光束进行空间合束、偏振合束或波长合束。可见,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水冷板的上下两面进行激光器的排布,在对相同数量的激光光束进行合束的前提下,通过高效利用水冷板缩小了激光合束装置的体积,减轻了激光合束装置的重量,节省了激光合束装置所用的水冷板材料,降低了激光合束装置的成本,符合激光合束装置的生产加工需求,能够推进激光合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
公开(公告)号:CN105576482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131882.4
申请日:2016-03-0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S3/04 , H01S3/0407 , H01S3/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激光器晶体的纵向式冷却器系统。该纵向式冷却器系统的上盖板层、散热层、小孔分水板层、宽度分水板层、冷却水合并层、辅助焊片层和底盖板层从下至上依次叠加,上下层之间采用焊接方式进行紧固密封;各层之间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与温控制冷设备的出水口和进水口形成封闭的冷却回路。通过进水通道的逐层细分形成的散热通道将上盖板层冷却成一个温度分布均匀的散热面,能够将附着在散热面上的激光器晶体工作中产生的热高效带走,并保持激光器晶体横向温度的均匀性,减小激光器晶体内部的热梯度、热应力,确保了激光器的正常工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