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结构
    5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61582A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810089181.4

    申请日:2008-04-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结构,其包含一框架及一导光板;该框架具有一承载部,该承载部的其中一面用以承载显示模块,该承载部设有复数凸缘及复数凹槽,且该凸缘与该凹槽相互错位,该导光板容置于该框架内,且对应设有定位槽及定位片,并该导光板的定位槽及定位片与该框架的凸缘及凹槽相互卡嵌;藉此使导光板稳固定位于该框架,且能增加显示模块与框架贴附面积,有效增强结构强度,且可解决传统背光模块薄形后可能产生的组装不便、定位不易以及产生破孔等问题。

    借由ITO走线设计改善静电防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484305A

    公开(公告)日:2004-03-24

    申请号:CN02142453.5

    申请日:2002-09-19

    Abstract: 一种借由ITO走线设计改善静电防护方法,是用来提高LCM的静电防护能力,不需附加任何元件,不同于以往静电防治的设计理念,过去在IC的内部做静电防护设计,有时并未达到所要求的目标,静电并未有效疏导;本发明的LCD走线设计,只需改变ITO接脚的连接方式,便可以有效提高静电的防护力,其方式是当LCD在做ITO走线设计时,以特殊走线布局,再配合ITO阻值设计,以提高ESD防护功能。

    电子装置
    5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423689A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310616536.1

    申请日:2013-11-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38 G02F2202/28 G06F3/04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第一组件、第二组件以及接合单元。第二组件与第一组件相对设置。接合单元设置在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之间,用以接合第一组件以及第二组件。接合单元包括多个间隔结构,用以在第一组件以及第二组件之间界定出一容置空间。各间隔结构具有第一端点以及第二端点,其中第二端点与第一端点相对,且第一端点的宽度大于第二端点的宽度。本发明利用由液态光学胶形成接合单元来进行电子装置中两组件的贴合,借此方式改善接合单元的填补能力并提高电子装置的相关质量。

    电子数据交换系统与电子数据交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14113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210201731.3

    申请日:2012-06-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的方法及传送电子数据的手持式电子装置。该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包括传送电子数据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及服务器。该手持式电子装置具有电子数据交换应用程序。使用者通过该电子数据交换应用程序,产生电子数据传送控制指令;该服务器包括数据库。该数据库是储存该使用者的电子数据簿。当该服务器根据该电子数据传送控制指令,互相传送该使用者的电子数据与至少一个接收电子数据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至少一个使用者的电子数据时,该服务器根据该至少一个使用者的电子数据更新该电子数据簿。因此,本发明可使该使用者更新、编辑和管理该使用者的电子数据簿,以降低该使用者丧失其它人的电子数据的风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