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热能利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40438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1711431911.X

    申请日:2017-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烟气热能利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烟气热能利用系统包括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包括内回路风仓、与烟道连通的烟气分仓、与风道连通的空气分仓,内回路风仓的入口与出口之间通过内回路风道连通,内回路风在内回路风仓与内回路风道之间循环;烟气热能利用系统还包括回热汽水系统及与回热汽水系统连通的第一换热器,内回路风道还设置有第二换热器;烟气热能利用系统处于日常节能模式时,第二换热器与回热汽水系统连通,回热汽水系统的工质水进入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并在两换热器中与内回路风换热。此时,采用间接换热的方式将烟气热量传递给汽水系统的工质水,排挤加热工质水的部分高品质蒸汽回汽机做功,起到降低供电煤耗的作用。

    一种高温熔渣处理系统
    5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2586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743721.7

    申请日:2023-1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温熔渣处理系统,其溶渣物料系统包括多个铸模、渣料输送装置和保温密封罩,渣料输送装置包括呈环状设置的输送链条,该保温密封罩至少围合在输送链条上侧的铸模外周,并沿输送方向分隔形成多个温度区间;其水冷系统包括多个水冷壁、汽包和储热器,每个温度区间内至少设置一个水冷壁,且水冷壁可分别通过送水管路和回水管路连通至汽包,该汽包的出汽口与储热器连通;其风冷系统的送风管与多个温度区间中沿输送方向位于下游端的温度区间连通,其回风管与多个温度区间中沿输送方向位于上游端的温度区间连通,且相邻两个温度区间分别连通。应用本方案,能够在有效回收溶渣余热的基础上,合理改善水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的问题。

    一种燃煤机组的余热回收系统以及余热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2872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00447.3

    申请日:2023-07-2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燃煤机组的余热回收系统以及余热回收方法,可以降低余热回收用于热网回水加热的难度,提高机组的热利用效率和供热的稳定性。所述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热泵和第一换热器;所述热泵设置有第一热泵回路、第二热泵回路以及第三热泵回路,所述第一热泵回路用于流动蒸汽,所述第二热泵回路用于流动热网回水;还包括循环冷却水的主循环回路,所述第三热泵回路、所述第一换热器以及所述冷却塔形成循环冷却水的第一循环回路,所述第一循环回路引入所述主循环回路中的热水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连通所述脱硫塔下游的排出烟道。

    一种蓄热式热力氧化炉及其密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62201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110112060.2

    申请日:2021-0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蓄热式热力氧化炉,包括进气管路、出气管路和至少两个下室体,每一个下室体具有第一工作口和第二工作口,第一工作口和第二工作口分别与进气管路、出气管路连通,每一个下室体安装有一个切换阀,包括第一阀板、第二阀板、阀杆和驱动部件,阀杆一端与驱动部件固定连接,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均安装于阀杆,驱动部件能够驱动阀杆运动,并在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切换,在第一工作位时,第二阀板密封第二工作口,第一阀板与第一工作口分离;在第二工作位时,第一阀板密封第一工作口,第二阀板与第二工作口分离。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密封方法。本发明能够简化控制过程,降低故障发生率,提高设备可靠性。

    一种漩涡式灰水浓淡分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621468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710090312.X

    申请日:2017-02-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17/0217 B01D17/0208 C02F1/38 C02F2001/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漩涡式灰水浓淡分离装置,能够在不影响原水质的情况下实现湿式电除尘器灰水的浓淡分离,且浓水排放量小,运行耗费量低,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本发明的漩涡式灰水浓淡分离装置,包括具有排污口的缓冲水箱,所述缓冲水箱为筒径大于预定值的圆筒状,且其上部的侧壁开设有淡水的溢流口,其中部的侧壁开设有与进水管连通的进水口,所述进水管用于输送待处理灰水,并将所述待处理灰水以自由落水的形式引入所述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进水方向与所述待处理灰水的科里奥利惯性力的方向一致。

    一种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23001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472281.X

    申请日:2016-06-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63 F23J1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及方法,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低压加热器(5)、第二低压加热器(6)、第三低压加热器(7)以及与所述第二低压加热器(6)并联的烟气余热利用装置(1),所述烟气余热利用装置(1)的水侧入口与所述第一低压加热器(5)的出口之间设有增压泵单元,所述烟气余热利用装置(1)的水侧出口与所述第三低压加热器(7)的入口之间设有回水调节阀单元,所述回水调节阀单元的入口与增压单元的入口之间设有再循环调节阀单元。该系统和方法能有效降低烟气粉尘比电阻,提高电除尘器效率,回收烟气余热并节约机组煤耗,节省设备占地,高效脱除烟气中的SO3,减轻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后的设备腐蚀。

    一种移动阳极电除尘器
    5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406206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310394697.0

    申请日:2013-09-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阳极电除尘器,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多个呈环路分布的收尘阳极、位于环路内的第一收尘阴极和相邻两个收尘阳极间的第二收尘阴极,第一收尘阴极和第二收尘阴极固连形成整体结构,该整体结构通过吊杆悬吊于壳体顶部,吊杆位于相邻两个收尘阳极形成的气流通道内,并固连于第二收尘阴极上。本发明通过将吊杆固连于第二收尘阴极的方式,并使其位于相邻两个收尘阳极形成的气流通道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效电场长度不变的情况下,使实际电场长度得到了显著的缩短。此外,对固定阳极电除尘器升级改造时,可在提高除尘效率的同时实现降低改造成本和难度,以及缩短改造周期的目的。

    一种湿法除尘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413379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1008019.1

    申请日:2015-12-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法除尘装置,包括超声波雾化器,用于向烟气流道内喷射微细水雾,形成超声波雾化区;声波发生器,按烟气流向设于所述超声波雾化器下游,用于在烟气流道内建立声场,形成声波凝并区;液滴捕集器,按烟气流向设于所述声波发生器下游,用于捕集经过所述超声波雾化喷淋区和声波凝聚区后凝并的含尘液滴,形成收尘区。该装置能够显著降低湿法脱硫后除尘设备的场地占用和总体造价以及运行费用,减少湿法除尘的废水排放量,同样达到烟囱的超洁净排放;同时,由于无高压静电设备,内部件可采用非导电的耐蚀非金属材料,无放电燃烧的运行风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