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
    5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065841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939830.9

    申请日:2018-08-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 H01M10/0587 H01M2220/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包括第一电极片、多个第一电极材料层、第二电极片以及隔膜。第一电极片包括交替设置的形状大小相同的多个第一涂覆区和多个第一非涂覆区。多个第一电极材料层覆盖于第一电极片。每个第一涂覆区覆盖有一个第一电极材料层。第二电极片与第一电极片间隔相对设置。隔膜设置于第一电极片与第二电极片之间。第一电极片、隔膜和第二电极片叠放在一起后弯折卷绕设置,且第一涂覆区与第一非涂覆区成一夹角。本申请通过将所述第一电极片的第一涂覆区间隔设置,并使相邻所述第一涂覆区之间形成第一非涂覆区。使得所述第一电极片、所述隔膜和所述第二电极片叠放在一起后弯折卷绕时,不存在弯折处电极片掉料的情况。

    一种快速检测锂离子电池自放电一致性的方法及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196204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810191184.2

    申请日:2018-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锂离子电池自放电一致性的方法及测试装置,所述的检测方法为:确定设于加温装置中的电芯夹具与充放电装置的正负极电连接,将电芯夹具夹持于待测电芯的正负极,设置加温装置的充放电温度和充放电装置的充放电搁置时间;当加温装置保持为充放电温度时,启动充放电装置,当到达充放电搁置时间时,记录电芯的电压值;算出电芯充放电搁置前后的电压变化值,并将电压变化值小于或等于一电压标定值的自放电一致性好的电芯分拣出来,用作锂离子电池成组。本发明对电芯自放电的常温环境进行了恶化处理,并以电压变化值为衡量标准,配合高温环境来加速锂离子电芯自放电速率,缩短了测试周期,快速、准确,还可对电芯进行实时电压监测。

    一种正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6299351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975920.4

    申请日:2016-1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正极浆料,包括93~97.5重量份的钴酸锂材料、1.5~2.5重量份的导电剂、1.5~3重量份的粘结剂、0.1~0.5重量份的纳米三氧化二铝以及溶剂。本发明在锂离子电池的多种影响因素中,首先从正极浆料的成分和比例入手,在正极浆料中添加纳米Al2O3,可有效起到隔热,绝缘的作用,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而且钴酸锂与纳米Al2O3形成固溶体,能稳定晶格,提高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同时纳米Al2O3包覆在钴酸锂上,可提高热稳定性,提高循环能力和耐过充能力,抑制氧的生成和LiPF6的分解,可减少钴酸锂与电解液接触,减少容量损失,从而提高容量。

    可靠性高的电池模组及电池pack

    公开(公告)号:CN210805833U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921928462.4

    申请日:2019-1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电池模组及电池pack,电池模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多个卡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靠性高的电池模组及电池pack,电池与电池之间形成具有散热和膨胀功能的间距,并且同一电池模组上的铝牌均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定位安装,从而减少电池模组的结构复杂度并增加成组效率,降低单一模组重量,实现电池模组与箱体之间的固定连接,便于电池模组的安装和拆卸,采用阻燃性塑料箱体,保证安装性和整体强度的同时降低电池pack箱整体的质量,同时将接线端子设置在箱体的一端,利用安装端子空间安装散热风扇,提高空间利用率,增加箱体的散热效率,增加了电池pack在发热量大的应用场景中的可靠性,并使pack可以用于调频和调峰。(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电池和电池组
    5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167429U

    公开(公告)日:2020-03-20

    申请号:CN201921583742.6

    申请日:2019-09-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和电池组,电池包括:电池本体(1),包括多个电芯(12);两个第一接线端子(2),均设置在电池本体(1)的一端并均与多个电芯(12)连接,两个第一接线端子(2)均为正极接线端子或均为负极接线端子;以及电池本体(1)的设有第一接线端子(2)的端面的形状为矩形,两个第一接线端子(2)在矩形的中心的周向上间隔的角度为150°至210°。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池的方位发生变化后接线端子的位置也发生变化而导致的操作人员容易混淆的问题,有利于降低操作人员发生接线错误的概率,也有利于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电池包及电池包散热结构
    5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074100U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21350664.5

    申请日:2019-08-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包及电池包散热结构,电池包散热结构包括:内框,具有至少两个电池模组收容腔,每个电池模组收容腔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外壳,间隔套设于内框外,外壳与内框之间形成安装空间;至少两个送风模组,分别对应至少两个电池模组收容腔设于安装空间内;每个送风模组具有连通每个电池模组收容腔中进风口、和/或出风口的导风空间,每个导风空间与对应电池模组收容腔连通形成独立散热风道。如此,各个独立散热风道内的散热气流流经各自对应的电池模组,一个独立散热风道内的气流不会流入另一独立散热风道影响散热风速,不会使多个电池模组周围的风量及风速不均,以达到均匀散热的目的。

    一种全极耳正极片及卷绕电芯

    公开(公告)号:CN208478465U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821081100.1

    申请日:2018-07-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改进锂离子电池的全极耳正极片卷及绕电芯。所述的全极耳正极,其正极空箔区上设有降低其刚度的孔槽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正极片的空箔区开设孔槽结构,有效地释放了辊压过程中积累的应力,改善了全极耳正极片侧边弧形变形,大大提高了全极耳卷绕电芯工艺的良品率;正极的孔槽结构增大了电芯电解液的流通通道,提高了电芯倍率性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负极结构及锂电池
    6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705303U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721425172.9

    申请日:2017-10-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负极结构及锂电池,该负极结构包括:负极集流体(1)、导电碳层(2)和石墨层(3);其中,所述导电碳层(2),设置于所述负极集流体(1)的表面;所述石墨层(3),设置于所述导电碳层(2)的表面,并与所述导电碳层(2)形成复合涂层。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易发生极化现象、影响电池性能和安全性等缺陷,实现不易发生极化现象、且能提升电池性能和安全性的有益效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