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脚垫组件及使用其的支撑安装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9578245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467470.3

    申请日:2018-12-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震脚垫组件及使用其的支撑安装机构。本申请提供的减震脚垫组件,包括脚垫本体和螺栓紧固件,所述螺栓紧固件包括相配合的螺母和螺栓;所述脚垫本体的第一端设有第一盲孔,由于第一端开设的第一盲孔内嵌设有螺栓和螺母中的一个,因此在螺栓与螺母旋合后与第一盲孔的内壁之间没有缝隙,且不必设置螺栓限位机构,脚垫和螺母之间不会出现缝隙,更加有利于将震动传递给脚垫本体;同时第一盲孔的设计,当压缩机震动时,震动通过压缩机基角直接传到脚垫本体上,不会出现螺栓将震动传递至底座的情况,保证压缩机的震动完全由减震脚垫吸收。

    分歧盒及多联机系统
    5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247702B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610817935.8

    申请日:2016-0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歧盒,用于多联机系统,所述分歧盒包括分歧管和第一阀门;分歧管包括输入管路和两个以上的输出管路,两个以上的输出管路均连通输入管路,每个输出管路串联所述第一阀门形成用于与多联机系统的室内机连接的输出控制支路。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联机系统。本发明的分歧盒及多联机系统,通过在分歧管的输出管路上串联第一阀门,因此当多联机系统在制热运行时,可以通过控制与关机状态的室内机连接的第一阀门关闭,使得冷媒不能流经处于关机状态的室内机,提高系统的制热效果;同时可以避免关机状态室内机内产生液流声,降低系统的噪声。

    空调器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676841B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510093097.X

    申请日:2015-0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外环境温度;判断室外环境温度所在的预设温度区间,并获取所在的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目标温度与室外环境温度的温度关系;根据温度关系计算所述目标温度;判断目标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的关系,根据判断结果控制压缩机的运行状态;预设温度区间为多个,且目标温度随室外环境温度的增大而增大。其室内环境温度可调节的范围更宽,对于不同的预设温度区间,采用其对应的温控曲线,室内环境更精确的反映室外环境温度的变化,室内外温差小,用户更容易适应室内外温差的变化,避免头晕、中暑、感冒等空调病的发生,舒适性好。

    冷凝系统、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96146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10986175.8

    申请日:2017-10-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9/04 F25B41/003 F25B4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凝系统、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所述冷凝系统具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冷凝系统还包括并联设置与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之间的主冷凝管路和辅助冷凝管路,所述主冷凝管路上设置有主冷凝单元,所述辅助冷凝管路包括第二节流装置、辅助冷凝器和第一电磁阀,本发明提供的冷凝系统、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通过设置冷媒回收管路和冷媒加压管路,对冷媒的流向进行控制,从而改变辅助冷凝器的作用,通过设置第一至第四电磁阀,决定辅助冷凝器是否进入回收模式、加压模式或换热模式,并且能够改变室外机组的换热面积,调节机组的冷媒循环量,使机组可以保持在最优的冷媒量运行,从而提高的空调系统的能效。

    气液分离器及制冷系统
    5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423662B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510870513.2

    申请日:2015-12-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液分离器及制冷系统。根据本发明的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和与壳体的内腔连通的进管和出管;气液分离器还包括旁通进管,旁通进管的出口端设置防冲击结构。本发明通过在气液分离器上设置旁通进管,将旁通管路中冷媒直接导入气液分离器,相比现有技术中将旁通管路与气液分离器的进管直接连接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小旁通管路中冷媒产生的冲击噪音。另外,通过在旁通进管的出口端设置防冲击结构,避免冷媒直接冲击壳体内壁,进一步降低冲击噪音,从而使制冷系统更安静。

    一种均回油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40572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14298.9

    申请日:2016-09-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均回油空调机组及具有其的控制方法,所述均回油空调机组包括室外机(201、202、203、204)和室内机(301、302、303、304),所述室外机包括两个以上并联设置的压缩机(101、102),且各所述压缩机的吸气管(401、402)汇合并连至气液分离器(5)、排气管(601、602)汇合连至油分离器(7),其中每个压缩机还设置有用于排出其内部油的均油孔(801、802)以及与该孔相连的均油管(901、902),各压缩机的均油管相汇合并连至所述油分离器(7)的冷媒出口端(71)。通过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将富含油的压缩机中的油通过均油管均匀地分配到各个压缩机、及室外机中,解决了油量分配不均和油位不平衡的问题。

    一种模块化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除霜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88546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14285.1

    申请日:2016-09-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1/04 F25B13/00 F25B47/02 F25B49/02 F25B260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块化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除霜控制方法,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多个室内机和室外机,每个室外机分别通过气管(1)和液管(3)、四通阀(4)、室外换热器(5),所述四通阀(4)包括连至压缩机的排气口的第一端、连至室外换热器(5)的第二端、连至压缩机的吸气口的第三端和连至气管(1)的第四端,其中在第三端上还连接有低压均气管(6),且多个所述室外机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将每个所述低压均气管(6)均连通至其中的总低压均气管(7)。通过本发明能将其余不需除霜的室外机中的热量进行利用、用于消除需要除霜的室外机上的霜,实现对单个室外换热器进行单独化霜的目的和作用。(2)与室内机相连,且每个室外机包括压缩机

    新风机的管道及具有其的新风机

    公开(公告)号:CN105180391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448436.1

    申请日:2015-07-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3/02 F24F12/0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风机的管道及具有其的新风机。新风机的管道内设置有分割体,分割体的延伸方向与管道延伸方向一致,管道被分割体分割出新风引进通道和与新风引进通道相邻的排风通道,新风引进通道和排风通道之间的分割体为导热介质板。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新风引进通道引入的室外空气与经排风通道排出的室内空气在管道内换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结构复杂且消耗的电能增加的问题。

    抑制热泵机组结霜方法和热泵机组

    公开(公告)号:CN104807264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410033528.9

    申请日:2014-0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7/02 F25B49/02 F25B2347/0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制热泵机组结霜方法和热泵机组,其中,抑制热泵机组结霜方法包括步骤:1)当热泵机组以制热模式运行时,检测室外环境温湿度和热泵机组的室外换热器中换热管翅片温度T2;2)根据室外环境温湿度获得其对应的露点温度T1,若T1>0℃且T2≤0℃,或者T1≤0℃且T2≤T1,对经过节流且将要流入室外换热器的冷媒进行加热。本发明提供的抑制热泵机组结霜方法,根据室外环境温湿度对应的露点温度T1、换热管翅片温度T2以及0℃之间大小关系,对经过节流且将要流入室外换热器的冷媒进行加热,抑制了室外换热器结霜,避免了结霜和除霜,有效降低了对热泵机组制热量的影响,进而降低了热泵机组制热能力的衰减程度。

    一种汽车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0837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644534.8

    申请日:2024-1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换热器、节流装置和蒸发换热器连通形成冷媒循环回路;车内冷风换热器能通过载冷管路与蒸发换热器或冷凝换热器换热,以对车内进行对流制冷或对流制热;辐射换热器能通过载冷管路与蒸发换热器或冷凝换热器换热,以对车内进行辐射制冷或辐射制热;座椅换热器能通过载冷管路与蒸发换热器或与冷凝换热器换热,以能对座椅进行传导制冷或传导制热。根据本发明能解决传统汽车空调箱采用间接换热系统时,因引入中间换热过程导致换热能力不足及能效差,无法在高负荷下满足乘员舱温度调节及能耗高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