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石混合体室内直剪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3121459U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22121076.3

    申请日:2020-09-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石混合体室内直剪试验装置,包括固定架、测力环、连接块和底座,所述卡块的一侧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安装有剪切顶盒,所述剪切顶盒的顶端安装有挤压珠,所述剪切顶盒的底端安装有剪切底盒,所述剪切顶盒的顶端设置有挤压结构,所述剪切顶盒的一侧安装有剪切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固定杆外表面上的中间位置处安装固定轮,固定轮为圆球状设计,可在固定杆上进行转动,由于需要对土石混合体剪切的力进行测量,为了使测量更精准需要对测力环进行固定好的固定,通过固定轮可直接挤压卡块,来对卡块进行固定,将面接触改为点接触固定,减小摩擦力,从而可使测量的更加精准。

    一种切坡建房装配式微型桩与格构梁组合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8643392U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22471165.X

    申请日:2022-09-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切坡建房装配式微型桩与格构梁组合结构,具体涉及滑坡防治装置的技术领域。包括前排微型桩和坡面微型桩,前排微型桩的一端周向开设有开口,每两根前排微型桩纵向设置构成前排微型桩组,多前排微型桩组打入切坡坡脚土体,前排微型桩组中两根前排微型桩的连接处包覆有钢圈,每两个相邻的钢圈之间卯榫连接有第一格构梁;坡面微型桩设有钢结构螺栓和螺纹孔,每两个坡面微型桩通过钢结构螺栓和螺纹孔连接构成坡面微型桩组,多个坡面微型桩组等距间隔打入坡面土体内,每两个相邻的坡面微型桩之间连接有第二格构梁。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切坡治理中施工难度大、成本较高的问题,可用于切坡的安全防护。

    一种新型翼板管桩及施工模具

    公开(公告)号:CN217378864U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21364934.X

    申请日:2022-06-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翼板管桩及施工模具,翼板管桩包括有桩体和翼板,其中翼板呈十字形套设在桩体上,桩体为预制而成,翼板为现场浇筑而成。翼板为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翼板内部装配有钢板,钢板外部浇筑混凝土,翼板内部的钢板与桩体连接,翼板共设置有四块,每块翼板的外形、尺寸均相同,采用一桩四翼对称布置,相邻两翼板水平面上中轴线的夹角为90°。施工模具包括有上部立柱、下部立柱、翼板模具和斜撑,其中上部立柱设在翼板模具的上部,下部立柱设在上部立柱的下部,上部立柱和下部立柱均为中空结构,翼板模具的形状与桩体上翼板的形状相应。有益效果:造价较低,且运输途中对桩身损伤更小,运输更为便捷。整体性强。

    一种用于裸铺海底管道位移控制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3897217U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23093955.6

    申请日:2020-12-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裸铺海底管道位移控制的装置,装置包括有砼预制块、锚索和固定机构,其中砼预制块罩设在海底管道的顶端,砼预制块的弧度与海底管道的弧度相应,砼预制块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锚索卡设在凹槽内,锚索的下端与固定机构相连接,固定机构对称设在海底管道两侧的海床内。固定机构包括有锚具、连接头、螺旋桩和导管,其中锚索通过连接头与螺旋桩相连接,锚具设置在连接头的内腔中,锚索的下端固连在锚具内,螺旋桩的上端螺接在连接头的底部,导管与锚索并列设置,有益效果:可靠性高;节约材料;承载机制合理;节约工期;预防侵蚀。

    一种输电线塔锚索螺旋桩-承台基础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3805472U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022508464.7

    申请日:2020-11-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电线塔锚索螺旋桩‑承台基础结构,是在承台上穿设有锚索,锚索深入到承台下部土体中的设计深度,锚索的下端连接有螺旋桩。锚索通过连接头与螺旋桩相连接,连接头的内腔中设置有锚具,锚索的下端固连在锚具内,螺旋桩的上端螺接在连接头的底部,锚索周圈注有水泥浆至设计高度。有益效果:逐渐减小倾斜角度,使输电线塔恢复正常。可有效节约工期。节约材料,降低成本。特别是对于浅层为软土的地基,本实用新型的优势显著。充分发挥承台下地基土的承载能力。

    一种基坑支护和施工道路一体化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2270962U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20977547.8

    申请日:2020-06-02

    Inventor: 胡伟 杨枭 林志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坑支护和施工道路一体化结构,一体化结构是基坑支护结构与施工道路形成为整体结构,其中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有数列钢管桩,数列钢管桩插设在基坑周边的土体中,相邻钢管桩上部之间由施工道路的结构层相连接,钢管桩上部与施工道路结构层形成为整体结构。施工方法为:步骤一、场地平整;步骤二、测量放线;步骤三、打入钢管桩;步骤四、套入第一套筒;步骤五、安装盖板及第二套筒;步骤六、施工道路结构层的浇筑;步骤七、盖上顶盖。有益效果:施工采用“支护‑开挖”的作业形式,可有效节约工期。所使用钢管桩、套筒、盖板、混凝土顶盖均可拆卸、制作简单、运输方便,对邻近地下空间的开发没有影响。(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室内隧道试验模型箱
    57.
    外观设计

    公开(公告)号:CN303566495S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30268282.9

    申请日:2015-07-23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室内隧道试验模型箱。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室内隧道模型试验装置。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形状。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5.省略视图:后视图与主视图一致,省略后视图;右视图和左视图一致,省略右视图。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