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43481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711249504.7
申请日:2017-12-01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清华大学
Inventor: 武二克 , 赵志勇 , 毛扬 , 李丽 , 刘刚 , 谢晓冬 , 段刚 , 王小海 , 侯佑华 , 朱长胜 , 齐军 , 蒿峰 , 郭琦 , 郭勇 , 闵勇 , 徐飞 , 陈群 , 陈磊 , 戴远航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基于热电解耦的电网风电消纳协调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数据接入模块,获取与电网中的热电厂、风电场和储热装置相关联的调度参考数据、调度计划类参考数据和电网的参考调度计划;计划生成模块,基于调度参考数据、调度计划类参考数据和参考调度计划生成考虑储热后电网的调度计划;计划下发模块,将调度计划分别下发至热电厂、风电场和储热装置。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热电解耦的电网风电消纳协调控制装置,合理地安排了储热装置的储热及放热功率,使得热电机组发电出力更好的匹配间歇性、波动性的风电出力,实现电、热能源系统的协调优化运行,最大限度的提升了风电消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408563B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410705803.7
申请日:2014-1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电供暖的区域规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根据所获取的风功率预测曲线和风电实际出力曲线计算供暖期内所述待规划区域的弃风电量:S2、判断所述弃风电量是否大于设定的阈值,是,则认为在该区域可以实施风电清洁供暖,进行下一步,否则放弃;S3、根据所述弃风电量计算所述带规划区域中可供暖区域的面积;S4、根据所述可供暖区域的面积计算所需要的储热装置的容量;S5、根据所述供弃风电量和储热装置的容量,在可供暖区域内设计风电清洁供暖。本发明的方法根据规划区域的实际风资源数据、风电出力数据、热负荷需求数据评价该区域施行风电清洁供暖方案所具有的可行性,并定量计算可供暖面积以及所需要配置的储热装置的容量大小。
-
公开(公告)号:CN103489037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310278836.3
申请日:2013-07-0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 甘肃省电力公司 , 甘肃省电力公司风电技术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发电风资源的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复相关系数为筛选依据,通过遍历所有可用测风序列的各种组合,以计算可用测风序列与平均风速序列的复相关系数,按照最大复相关系数选择模型输入,实现对可用测风序列的初步筛选,得到多维的有效测风序列;以典型相关分析方法为理论基础,对多维的有效测风序列进一步提取,将多维的测风序列降至一维;以及以降维后的测风序列作为模型输入,以风场平均风速作为模型输出,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得到映射模型,最终将该映射模型应用于实时输入测风序列,实现可发电风资源的预测。本发明能够进一步提高可发电风资源的预估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078319B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310012131.7
申请日:2013-01-1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网的实时计划平衡能力评价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获得预设周期内的主调电厂正向分配出力、主调电厂负向分配出力、主调电厂正向调节率和主调电厂反向调节率;根据主调电厂正向分配出力和主调电厂负向分配出力计算获得正向分配因子和负向分配因子;对主调电厂正向调节率和主调电厂反向调节率进行修正分别获得主调电厂修正正向调节率和主调电厂修正反向调节率;根据正向分配因子、负向分配因子、主调电厂修正正向调节率、主调电厂修正反向调节率获得机组调节率;通过负荷预测准确率、实时平衡投运率和机组调节率计算获得计划平衡能力评价指标。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全面准确地评价电网实时计划平衡能力的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04899435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71822.8
申请日:2015-05-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零注入约束的电力系统动态状态估计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领域。特征在于通过基于投影无迹卡尔曼滤波的方法求解计及零注入约束的电力系统动态状态估计模型。本发明将电力系统零注入约束条件加入传统的电力系统动态状态估计模型,包括估计模型的状态转移方程、量测方程。运用基于投影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状态预测、状态滤波和状态投影,最终得到满足电力系统零注入约束的状态量估计值。本发明能够克服现有的电力系统动态状态估计因为不考虑零注入约束带来的估计结果不准确的问题,使得得到的状态量估计值更加符合真实值,保证后续分析和控制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489037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278836.3
申请日:2013-07-0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 甘肃省电力公司 , 甘肃省电力公司风电技术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发电风资源的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复相关系数为筛选依据,通过遍历所有可用测风序列的各种组合,以计算可用测风序列与平均风速序列的复相关系数,按照最大复相关系数选择模型输入,实现对可用测风序列的初步筛选,得到多维的有效测风序列;以典型相关分析方法为理论基础,对多维的有效测风序列进一步提取,将多维的测风序列降至一维;以及以降维后的测风序列作为模型输入,以风场平均风速作为模型输出,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得到映射模型,最终将该映射模型应用于实时输入测风序列,实现可发电风资源的预测。本发明能够进一步提高可发电风资源的预估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488865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278746.4
申请日:2013-07-0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新源张家口风光储示范电站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66 , Y02E7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能装置容量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风电场的风能损失,包括可发电功率序列以及弃风序列;采集每年所需的储能充放容量序列与频次;计算储能装置的单位充放电能盈利;获取储能装置达到盈亏平衡点时的最低利用率;以及根据最低利用率计算储能装置的容量。本方法不限于储能装置的具体类型,也不限于风电场控制形式,也不限于风电场是否投入运行,具有普遍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116106A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310068235.X
申请日:2013-03-04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自由振荡和强迫振荡的辨别方法,属于电力系统分析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系统开始振荡后,监测发电机、变压器和线路的有功功率振幅,以振幅最大的有功功率数据进行分析;求取每个振荡周期内的有功功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减得到振荡的峰峰值,从起振时刻开始,选取峰峰值随时间增大的几个或十几个振荡周期进行分析;用各峰峰值减去前一个峰峰值,得到峰峰值的增量,对增量求取自然对数;对峰峰值增量的自然对数进行线性拟合,计算斜率指标,斜率指标大于零为自由振荡,斜率指标小于零为强迫振荡。本发明利用起振阶段波形特征辨别振荡类型,提高了振荡类型辨别的速度和准确性,帮助电网运行人员及时准确的辨别振荡类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平息振荡。
-
公开(公告)号:CN11988241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799273.7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构网型光伏直流电压附加控制参数整定方法及装置,其中的方法包括:基于构网型光伏并网系统的数学模型,确定复转矩模型及复转矩系数;其中,数学模型包含直流电压附加控制参数;基于复转矩模型及复转矩系数,估计系统主导振荡频率;根据系统主导振荡频率及复转矩系数,确定构网型光伏并网系统中直流电压附加控制参数的稳定判据;根据稳定判据,整定直流电压附加控制参数。该方法通过根据含直流电压附加控制策略的构网型光伏并网系统的数学模型,计算复转矩模型及复转矩系数,并根据复转矩模型及复转矩系数给出构网型光伏直流电压附加控制参数的稳定判据,以此整定直流电压附加控制参数,确定合适的直流电压附加控制参数,保证了构网型光伏并网系统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86961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883236.4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电甲醇制备绿色烯烃的催化剂及以绿电甲醇制备绿色烯烃的方法。本发明的催化剂按照体积份数计,包括苯甲酸10‑20份、油酸30‑40份和环烷酸40‑60份。本发明的催化剂包括苯甲酸、油酸和环烷酸,通过将各组分的用量限定在合理的范围值内,使得各组分之间发挥更好的协同作用,应用到以绿电甲醇制备绿色烯烃的方法中,能提高烯烃的收率和生产效率,同时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