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76712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310185852.8
申请日:2013-05-17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升船机卧倒门开启时船舶纵向系缆绳断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量升船机卧倒门开启时船厢及船舶的水力学参数并根据公式计算出升船机卧倒门开启时船舶最大纵向系缆力;根据计算出的升船机卧倒门开启时船舶最大纵向系缆力选择相应的缆绳,将船舶停泊在升船机的承船厢内,并采用缆绳将船舶系牢;按照一定速率tv多次启闭升船机卧倒门,检验缆绳是否断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根据升船机的船厢卧倒门两侧水位情况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公式计算卧倒门启闭时船舶最大纵向系缆力,不仅测量计算快速简便,提高了测量结果的精确性,进而避免缆绳断裂。
-
公开(公告)号:CN103473453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413823.2
申请日:2013-09-11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梯级枢纽联合调度中水流“滞时”处理方法,通过对整个河道进行断面划分,在各枢纽设置虚化断面,在天然断面和枢纽所在的虚化断面分别采用求解圣维南方程和枢纽水量平衡计算的方法,确定全河道包括各枢纽所在的各虚化断面在内的所有计算断面的时段末的水位和流量值。本发明的方法可确定全河道包括枢纽所在的虚化断面在内的所有计算断面的时段末的水位和流量值。也就实现了全河道水力要素的同步计算,因此也就解决了梯级枢纽联合调度中存在的水流“滞时”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334417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185855.1
申请日:2013-05-17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船舶进出特殊限制性航道时下沉触底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㈠根据公式⑴计算船舶进出特殊限制性航道的最大下沉量;㈡、根据计算出的船舶进出特殊限制性航道时最大下沉量确定特殊限制性航道的设计水深;㈢、将特殊限制性航道加入水,使航道内水深度达到步骤㈡中所提到的设计水深的深度,船舶在一定船速V条件下多次进出特殊限制性航道,检验船舶在进出航道的过程中是否下沉触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测量船舶进出航道的水动力学参数和航道物理参数,快速精确地计算得到船舶进出特殊限制性航道时的最大下沉量,能够真实反映出船舶进出航道的最大下沉量,进而通过最大下沉量确定航道的设计水深。
-
公开(公告)号:CN103147431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121881.8
申请日:2013-04-09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C5/0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垂直升船机机械同步系统的相似模拟方法,在垂直升船机机械同步系统的相似模拟中,改变同步轴几何比尺,以保证原型和模型的扭角大小一致,即原型和模型的扭角比尺等于1。本发明比传统机械同步系统相似模拟方法,更能表现机械同步轴原型和模型的扭转变形一致,更利于观测垂直升船机提升过程中承船厢的稳定状况。本发明根据不同的整体物理模型几何比尺,选用不同的模型材料,选择利于制作的模型尺寸,可以有效降低模型制作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758423A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210264529.5
申请日:2012-07-27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B8/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6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洄游性鱼类过坝保护技术领域,是一种适用于水头差较大、坡度较陡的透水式鱼道,包括鱼道池室,设置在鱼道池室一内侧壁上的多块隔板,各块隔板之间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在鱼道池室另一内侧壁上的多块导流竖墙,各块导流竖墙与隔板错位设置,相对应的各块导流竖墙与隔板之间形成过鱼孔或缝,隔板上设有透水穿孔或缝,透水穿孔或缝能透水,但不能通过鱼类。本发明较传统隔板消能效果提高10%~20%,解决了鱼道不能适应较大水头差、较陡坡度、水流条件不好的问题,从而提高鱼道的底坡坡度,减小鱼道长度,降低工程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02587343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100887.2
申请日:2012-04-06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C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利技术领域的输水系统布置方法,是一种水力浮动式升船机的非等惯性输水系统布置方法,水流由上游主管道出来后分成两支,分别通向两侧竖井正下方的廊道,廊道顶部设有出水支孔与相应竖井连通;水流从上游主管道流出,经过上游充水阀门后分成两支流进廊道,最后分别汇入下游,下游设泄水阀门控制竖井水面的下降速度,保证所有平衡重同时下降。本发明可以提高竖井水位的同步性,减小输水系统的惯性长度,大大增加出水孔淹没水深从而削弱竖井内水流能量,利于平衡重升降的平稳性,并且不限制平衡重数量,便于设计和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02535423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22163.0
申请日:2012-02-01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C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10/386
Abstract: 本发明船闸坝上非正交布置方法,属于水利工程整体布置领域,尤其是一种将船闸布置在坝上游并且船闸与坝轴线间采用非正交布置的方法。包括:船闸坝上非正交布置方法的必要条件,以及船闸、上下游引航道的基本设计参数确定。为船闸布置困难及已建工程增建船闸提出了一个新的布置方法,并提出了这种方法的设计参数获取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409653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110237297.X
申请日:2011-08-18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C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免船闸突扩廊道体型空化的方法,是一种减免高水头船闸突扩廊道升坎空化的方法,在升坎曲面上水流发生分离的位置处设置升坎掺气设施,升坎掺气设施为掺气槽或由掺气坎和掺气槽连接而成,在掺气槽内设有通气管通往闸顶,通气管顶部还通过连接一根支管至空压机,支管上设有阀门;当升坎掺气设施后低压区负压足以自动将空气吸入水中时,将通气管通往大气中实现自然通气,否则,采用空压机向所述升坎掺气设施内加气,达到减免所述升坎掺气设施下游升坎及门槽空化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2322049A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1110214385.8
申请日:2011-07-28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C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闸阀门防空化技术,是一种40m以上超高水头船闸阀门防空化的综合方法,包括输水阀门,输水阀门后廊道底部向下设有底部台阶状突扩,输水阀门后廊道顶部向上设有斜线突扩,斜线突扩采用向上倾斜的斜线与后方廊道连接;底部台阶状突扩进口处设置台阶状跌坎并布置跌坎通气管;底部台阶状突扩出口处设置台阶状升坎并布置升坎通气管;输水阀门出口廊道底高程高于进口廊道底高程;输水阀门门楣处布置门楣通气管;斜线突扩上布置排气管。本发明将主动防护与被动防护相结合,不仅能有效解决高水头船闸阀门空化问题,而且具有施工简单、投资小、检修维护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2286965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110214340.0
申请日:2011-07-28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C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水头船闸防空化通气方法,是一种高水头船闸反弧门后突扩廊道防空化通气方法,高水头船闸阀门采用反弧门,阀门门后廊道突扩,跌坎采用阶梯型跌坎;利用阶梯型跌坎的第一级阶梯作为掺气槽,在阶梯型跌坎的第一级阶梯的后面埋设通气管,通气管连接至一根强迫通气管的一端,强迫通气管升至闸顶,其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依次连接集气罐和空气压缩机,连接管上设有流量计和控制阀,强迫通气管上设有压力传感器;通气任务开始后,根据需要的通气量设定集气罐的气压值,利用所述空气压缩机增压,通过所述通气管进行强迫通气。本发明既可以有效减小跌坎和升坎空化强度,又能降低工程造价和施工难度,并且方便检修维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