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压低温烧结高性能氧化铝生物陶瓷

    公开(公告)号:CN1431164A

    公开(公告)日:2003-07-23

    申请号:CN02154183.3

    申请日:2002-12-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常压低温下烧结高性能氧化铝生物陶瓷的工艺。采用本发明方法时,首先按料水比为1∶3配制α-Al2O3悬浊液,按浓度为1mol/L配制MgO-ZrO2(Y2O3)的混合溶液,按MgO-ZrO2(Y2O3)复合添加剂重量百分含量为4%,用氨水进行沉淀包裹法混料并在超声波作用下均化分散;然后将沉淀包裹物用无水乙醇脱水并烘干,碾细混匀后在1280℃煅烧得氧化铝粉料,在粉料中加入粘接剂,200MPa冷等静压成型;最后在1150℃预烧后进行粗加工,常压、1600℃保温2.5小时烧结,得到氧化铝陶瓷。本方法具有在常压低温下烧结氧化铝生物陶瓷,并且材料综合力学性能优良的优点。

    一种抗菌促血管化双效敷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28194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081183.X

    申请日:2023-08-25

    Inventor: 李宾斌 王欣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促血管化双效敷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皮肤创面修复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构建抗菌和促血管化双效协同的水凝胶敷料PVA/HA‑Si‑Ag,材料可在创面愈合过程中起到物理支撑、保湿、提供营养物质运输和细胞迁移通道,通过Ag离子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硅离子的释放促进血管化作用,激活皮肤再生相应信号通路,级联的炎性反应和血管化与创面愈合之间内在信号的转导,达到复合材料介导皮肤创面愈合的作用。

    一种具有定向孔结构的促血管化组织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773932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110228087.8

    申请日:2021-0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定向孔结构的促血管化组织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结构仿生设计,采用原位有机/无机复合和冷冻干燥技术制备了具有定向孔结构的促血管化组织或器官修复材料PVA/HA‑Si,在力学性能、结构取向性、降解性能和促血管化功能上均有改善,能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领域中,不仅可用于组织工程支架,还可用于软组织的损伤修复,在组织或器官的缺损治疗和修复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另外,本发明采用‑80℃预冷铜板定向冷冻的方法改善了材料结构的定向性,得到更为接近天然ECM的竖直取向结构,更利于细胞的粘附,诱导细胞迁移和分化。

    复合干酪乳杆菌的皮肤损伤修复支架材料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6793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506391.9

    申请日:2022-0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复合干酪乳杆菌的皮肤损伤修复支架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丝素/海藻酸钠材料制成片状材料,酒精浸泡再紫外照射使酒精挥发;使用MRS培养液培养干酪乳杆菌,制得干酪乳杆菌菌液;将所得片状材料置于培养容器内,用新鲜MRS培养液浸润,再取所得干酪乳杆菌菌液,均匀滴加到片状材料上,置于培养箱中孵育,每12小时更换一次MRS培养液;本发明方法可以提高干酪乳杆菌在丝素/海藻酸钠材料上的附着率,使其在材料表面形成生物膜,且由于益生菌生物膜的存在,使材料具备了抗菌能力;经SD大鼠金色葡萄球菌感染型全层皮肤缺损修复实验证明该材料可以促进创面的愈合,对于临床皮肤修复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种3D打印牙根种植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67091A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11210675.5

    申请日:2021-1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3D打印牙根种植体及其制备方法。该3D打印牙根种植体,包括基台部和牙根部;基台部设于牙根部上,基台部与牙根部一体成型;基台部和牙根部由氧化锆陶瓷浆料与羟基磷酸钙浆料制备得到。本发明3D打印牙根种植体的一体成型结构能避免传统两段式连接的微渗漏问题,而且成型表面无需喷砂处理,避免了涂层脱落带来的隐患;能够依据患者牙齿的真实形状制备,在植入过程中能满足不同个体的牙根的需求;相比与传统的钛金属及其合金种植体,具备陶瓷种植体的优点,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生物特性以及与牙齿相近的颜色,避免了金属离子析出腐蚀;本发明的方法简单,制备过程只需进行浆料制备‑3D打印‑高温烧结脱脂即可完成。

    一种植酸/钙磷盐复合膜层改性的医用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52681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010404879.1

    申请日:2020-05-12

    Inventor: 王欣宇 徐嘉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植酸/钙磷盐复合膜层改性的医用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改性的医用镁合金包括镁合金基体、内层的植酸转化膜和外层的钙磷盐转化膜,钙磷盐转化膜通过将表面覆盖植酸转化膜的镁合金基体浸泡在磷酸的可溶性盐溶液中,然后再加入超声雾化后的可溶性钙盐溶液制备得到的。其制备:将镁合金基体浸泡在植酸溶液中形成植酸转化膜;然后浸泡在磷酸的可溶性盐溶液中,搅拌状态下加入经过超声雾化的可溶性钙盐溶液,调节pH为8‑10,加入完成后,静置即可。通过植酸/钙磷盐复合膜层改性医用镁合金后,减小了对SBF模拟体液pH值的影响,降低镁合金的腐蚀速率,使用安全性显著提升,服役时间增长。

    具有定向取向结构的单层皮肤辅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97979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710605349.1

    申请日:2017-07-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用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定向取向结构的单层皮肤辅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了含有海藻酸钠、胶原、磷酸钙、乳酸和生长因子的多孔网状单层皮肤辅料,所述多孔网状单层皮肤辅料具有定向取向结构,在结构上具有防生性,可很好的模拟细胞外基质结构,促进细胞粘附和迁移,有利于营养物质和废物的输送,促进细胞的长入和增殖;同时所述单层皮肤辅料还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适宜的降解性能,能够诱导皮肤细胞进行增值和分化,有利于有效修复皮肤缺损。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制备效率较高,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一种聚己内酯/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导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12857B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710617454.7

    申请日:2017-07-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导管支架成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己内酯/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导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聚己内酯、壳聚糖、羟基磷灰石为原料,利用溶剂挥发法制备得到聚己内酯/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导管支架,所述复合导管支架具有波状表面,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力学性能和细胞亲和性,有利于神经细胞的黏附和迁移,促进受损神经的修复,能够满足神经修复的基本要求;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制备效率较高,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一种β-磷酸三钙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82777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324031.5

    申请日:2019-04-22

    Inventor: 王欣宇 沈非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β-磷酸三钙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置钙离子溶液,并向所述钙离子溶液中加入聚丙烯酰胺,搅拌均匀后,静置,然后,加入磷酸盐水溶液,继续搅拌,并维持反应体系的pH至7~14,得到悬浊液A;2)将所述悬浊液A微波辐射后,静置,得到磷酸三钙沉淀;3)将所述磷酸三钙洗涤、干燥后,煅烧、冷却,得到β-磷酸三钙纳米粉体。本发明采用聚丙烯酰胺作为软模板剂,结合微波辅助共沉淀法,使所制β-磷酸三钙纳米粉体具有较高的纯度、较小的粒径、较好的结晶度、良好的分散性,且其形貌规则均一、性能稳定,可良好的用于骨移植等生物医用领域以及载药方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