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61198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010870542.X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8G65/337 , C08G65/333 , C08L63/00 , C08L7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阻燃增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卤阻燃增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聚二元醇和三乙胺溶解于有机溶剂,得到混合液Ⅰ;S2.将二氯代磷氧类化合物溶解于有机溶剂,得到混合液Ⅱ;S3.将所述混合液Ⅱ滴加至混合液Ⅰ中,在0~25℃下反应0.5~1h,得到反应液Ⅰ;S4.将咪唑类化合物溶解于有机溶剂,得到混合液Ⅲ;S5.将所述混合液Ⅲ与反应液Ⅰ混合,在50~80℃下冷凝回流反应12~24h,冷却至室温,得到反应液Ⅱ;S6.所述反应液Ⅱ经纯化处理,得到所述无卤阻燃增韧剂;本发明的无卤阻燃增韧剂含有聚醚长链、磷氧基团和咪唑基团,三者产生功能性协同效应,达到了在提高阻燃和增韧效果的同时,提高热性能,低粘度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975957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710110.1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硫/葡萄糖介孔碳球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锂硫电池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制备葡萄糖碳球、制备葡萄糖介孔碳球以及制备锂硫电池正极材料;本发明首先将葡萄糖水热碳化形成葡萄糖碳球,接着采用化学活化法用ZnCl2对葡萄糖碳球进行刻蚀,合成葡萄糖介孔碳球,用融熔扩散法将葡萄糖介孔碳球与硫复合形成锂硫电池的正极导电骨架,具有有效阻隔、吸附多硫化物、提高活性物质利用率和抑制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等效果,得到的硫/葡萄糖介孔碳球锂硫电池正极材料表现出卓越的长循环稳定性和杰出的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899374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494333.9
申请日:2022-05-07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石墨烯/硫/剑麻纤维活性炭锂硫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硫电池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以剑麻纤维为前驱体经热解与后续处理后制得剑麻纤维活性炭;2)将剑麻纤维活性炭作为单质硫的载体,将单质硫沉积到剑麻纤维活性炭以制备硫/剑麻纤维活性炭复合材料;3)将通过改进的Hummers法合成的氧化石墨烯包覆在硫/剑麻纤维活性炭复合材料表面制得氧化石墨烯/硫/剑麻纤维活性炭锂硫电池复合正极材料。本发明的锂硫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可以利用剑麻纤维活性炭和氧化石墨烯独特的双层储硫结构,并利用氧化石墨烯面的含氧官能团辅助吸附多硫化物,改善锂硫电池正极的导电率与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270602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541203.1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基生物阳极、其制备方法及微生物燃料电池,属于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将剑麻纤维洗净剪成小段,对剑麻纤维小段进行酸化处理;2)将酸化处理后的剑麻纤维与铁源催化剂混合,研磨,炭化,得到纤维状炭材料;3)将得到的纤维状炭材料用盐酸溶液溶解掉其中的含铁物质,清洗,球磨,得到黑色粉末状样品;4)将所得的黑色粉末状样品溶于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后转移至高压反应釜内进行水热反应,反应完成即得到碳基生物阳极。该碳基生物阳极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同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与丰富的孔隙结构,且该生物阳极兼具良好的导电性,可为微生物的附着和电子的传递提供理想的载体。
-
公开(公告)号:CN108905996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1810772873.2
申请日:2018-07-14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B01J20/26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吡咯/核壳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首先,利用乳液聚合制备出一种单分散核壳纳米球,然后以此单分散核壳纳米球为模板将吡咯单体包裹在单分散核壳纳米球的表面,从而制备出聚吡咯/核壳纳米球,其能够应用于去除废水中的Cr(VI)。本发明具有制备工艺简单,纳米球的粒径与表面基团可控等优势,将吡咯在核壳纳米球表面形成一层厚度可控的功能层,不仅提高了吡咯的分散性,而且也达到了对重金属离子的有效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11662332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489962.3
申请日:2020-06-02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7F9/6574 , C07F9/6509 , C07F9/40 , C08G79/04 , C08K5/5353 , C08L85/02 , C08L63/00 , C08L6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阻燃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活泼氨基的有机磷阻燃剂,结构式如式(Ⅰ)、式(Ⅱ)或式(Ⅲ)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制备上述阻燃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使苯膦酰二氯与羟基甲醛类化合物反应得到反应中间体,所述反应中间体的结构式如式(Ⅳ)所示:S2.使所述反应中间体、磷酰类化合物和氨基化合物反应得到所述有机磷阻燃剂;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阻燃剂在制备树脂复合材料上的应用;本发明通过磷酸基团发挥主要的阻燃作用,通过邻近的苯环结构提供高效、反应迅速的碳源,通过活泼氨基在解决阻燃剂界面问题的同时,提升了力学性能,从而达到了协同磷酸基团共同发挥高效的阻燃作用,以及提升环氧树脂材料力学性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012624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772824.9
申请日:2018-07-14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103 , B01J20/26 , B01J20/28009 , B01J20/28019 , B01J20/28057 , B01J20/28083 , C02F1/281 , C02F1/285 , C02F1/48 , C02F21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吡咯/磁性介孔硅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首先,通过溶胶‑凝胶法将一层无定型的二氧化硅包裹在磁性纳米粒子表面。然后,以表面活性剂为制孔剂在溶液中进行自组装,使硅源水解后在磁性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表面形成一层介孔结构的二氧化硅/表面活性剂/磁性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然后,通过焙烧除去表面活性剂后得到磁性介孔硅球。最后,使用吡咯对磁性介孔硅表面进行改性,得到聚吡咯/磁性介孔硅,其能够应用于去除废水中的Cr(VI)。本发明的聚吡咯/磁性介孔硅具有制备过程简单、比表面积较大、吸附活性位点较多、表面活性基团易调控、超顺磁性等特点,其在外部磁场的作用下能够迅速分离并循环使用,对Cr(VI)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652629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0892299.X
申请日:2017-09-27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9/06 , C01B37/005 , C01B39/04 , C01P2006/17 , C08G59/4207 , C08G59/4215 , C08K7/26 , C08L6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分散介孔分子筛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先制得单分散介孔分子筛,用硅烷偶联剂进行偶联处理,然后加入到环氧树脂低聚物中进行真空混合、超声、抽真空处理,得到单分散介孔分子筛/环氧树脂混合物,再加入固化剂与促进剂的混合物,混合均匀,在80~100℃下固化3~6h,在140~180℃下固化4~8h,即制得单分散介孔分子筛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容易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且制备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与纯的环氧树脂相比,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储能模量、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均有明显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214958923U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20116432.4
申请日:2021-01-17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电机。其结构如下:N个定子、N+1个转子和转轴构成,其中,定子主要包括定子固定板和若干个定子绕组构成,每个定子绕组均由铁芯和螺旋缠绕在铁芯外表面上的绝缘导线构成;转子包括转盘和若干个永磁体构成,其中转子永磁体均匀分布在转盘外边缘,且永磁体的形状与定子铁芯相同,位置相对应;两个转子平行位于一个定子的两侧,通过转轴与转子转盘连动,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动势。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新结构的发电机,工艺简便,可模块化组合设计,效率较高的同时,结构简单、省材,铁芯发热少,解决了现有发电机结构复杂且效率不高的问题。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