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43003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28316.9
申请日:2016-09-1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1N33/58 , G01N33/558 , G01N21/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58 , G01N21/6428 , G01N33/582 , G01N33/588 , G01N2021/64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适配体特异识别的荧光淬灭试纸条及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基于适配体特异识别的荧光淬灭试纸条,包含底衬、样品吸收垫、结合垫、层析膜和吸水垫;样品吸收垫、结合垫、层析膜和吸水垫依次紧密相连、且附着在底衬上;其中,结合垫上附着荧光受体标记的识别探针;层析膜上设置检测线和控制线,结合垫、检测线、控制线和吸水垫依次排列;检测线上附着有荧光物质标记的T线探针,控制线上附着有荧光物质标记的蛋白;荧光物质标记的T线探针与荧光受体标记的识别探针能通过碱基互补形成DNA双链而结合,荧光物质标记的蛋白与荧光受体标的记识别探针不反应;试纸条具有检测灵敏度高,操作安全,简便,成本低,快速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539742B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110416836.6
申请日:2011-12-1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1N33/543 ,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碳水化合物类农产品中重金属的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具体如下:将碳水化合物类农产品匀浆,加入稀酸浸提;接着去除不溶性物质,离心取上清液得到含有重金属离子的溶液;将待测样品溶液直接用于酶联免疫吸附反应,得到待测样品中重金属含量。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可以用于蔬菜、水果及粮食类农产品中重金属离子铜、铅、镉的浸提,不仅加快了重金属从样品中浸提出来的提取时间,同时也减少了传统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带来的环境污染。该方法的反应条件温和,实现农产品的现场快速、高效及便捷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2246914B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110189397.X
申请日:2011-07-0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23L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稀酸浸提蛋白质类食品中重金属的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具体如下:将蛋白质类食品粉碎,加入稀酸浸提;接着去除不溶性物质,超滤浓缩,得到含有重金属离子的溶液。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可以用于水产品及农产品禽畜类组织中重金属离子铜、铅、镉的浸提,不仅加快了重金属从样品中浸提出来的提取时间,而且也降低了传统的样品前处理带来的污染。相对于国标中的消解法,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得到的浸提液可以与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相结合,实现农产品的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因此,本发明可以作为酶联免疫技术检测重金属的样品前处理技术进行应用,方便、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216718452U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121112047.9
申请日:2021-05-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1N33/543 , G01N33/558 , G01N33/5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联毒品荧光免疫层析试剂纸和检测卡。所述的三联毒品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是由样品垫、NC膜和吸水垫组成;所述的NC膜,从靠近样品垫的一端依次设有MET检测线、MOR检测线、KET检测线和质控线。所述的检测卡,上卡壳上设有点样孔和观察孔;下卡壳上依次铺有PVC底板和试纸条;试剂纸的样品垫在位置上与上卡壳的点样孔重叠;试剂纸的NC膜各检测线及质控线在位置上与上卡壳的观察孔重叠。本实用新型检测样本时先利用磁性荧光探针的磁响应功能捕获并富集待检物质,降低其他物质干扰;然后利用多联检测试纸条定量检测样品中多种待检物质。灵敏度可达ng/L,满足对各级污水中毒品代谢物的溯源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10923495U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921487507.9
申请日:2019-09-0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唐勇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富集细胞并对细胞着色的流体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过滤腔体、转盘、样本室、预装液室以及废液室,过滤腔体可拆卸安装于转盘上,样本室和多个预装液室均匀安装于过滤腔体的圆周方向,废液室安装于转盘的底部。本实用新型通过推拉活塞产生压力差,旋转过滤腔体形成通道将流体流入过滤腔体并实行过滤,过滤后细胞富集在微孔滤膜上,并对微孔滤膜上的细胞进行着色。本实用新型在着色过程中定量加液,减少了随机性,提高了重复性,也能避免操作人员多次接触样本,产生风险。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样本处理技术领域。(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300953U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621060100.4
申请日:2016-09-1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1N33/55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抗SSB抗体的胶体金试纸条。该试纸条包括外壳和底板,底板上附着有由左至右紧密相连的样品垫、结合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纸;样品垫与结合垫紧密相连时样品垫压着结合垫,结合垫与硝酸纤维素膜紧密相连时结合垫压着硝酸纤维素膜,硝酸纤维素膜与吸水纸紧密相连时吸水纸压着硝酸纤维素膜;在硝酸纤维素膜上设置检测线和质控线,结合垫、检测线、质控线和吸水纸依次排列。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简单巧妙,试剂安全无毒,对环境污染小,成本低,便于携带,操作简便,快速显色,结果直观,不需任何仪器,无需专业人员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203981684U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20301521.6
申请日:2014-06-0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1N33/558 , G01N21/64 , H04N7/18 , H04M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手机联用检测卡摄像仪。该摄像仪包括外壳、卡槽、滤光片、检测灯源、开关、USB供电接口、OTG线、手机和用于固定手机的部件;外壳为箱体结构,在外壳的两块平行板上分别设置观察口和检测卡结果区域显示口,观察口正对着检测卡结果区域显示口;卡槽上设置有用于插入检测卡的开口以及用于显示检测卡结果区域的窗口,窗口与外壳上的检测卡结果区域显示口对应,卡槽连接在外壳外部;滤光片与观察口连接;检测灯源位于外壳内部,开关和USB供电接口位于外壳的外部,检测灯源、开关和USB供电接口依次连接;手机通过OTG线与USB供电接口可拆装式连接;用于固定手机的部件与外壳外接。
-
公开(公告)号:CN220961238U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22529503.5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测定HPV病毒尿液显色试剂透光度的装置,包括智能终端、夹持装置和透光度检测装置;夹持装置包括约束套,约束套的侧面设有终端插入口,约束套的上部安装有透光度检测装置;透光度检测装置包括光源部、滤光片组件和比色杯组件,光源部、滤光片组件和比色杯自上而下设置并构成封闭的光路通道;比色杯组件的底部对应于约束套顶部的位置设有透光口;智能终端插入所述约束套,智能终端的环境光传感器对应于透光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测定显色试剂透光度的装置,该装置具有成本低,结构轻便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06731154U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20236777.7
申请日:2017-03-10
Applicant: 深圳市三方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暨南大学
IPC: B01L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磁场的恒温水浴装置,其包括加热容器和导热筒,所述导热筒设置于加热容器的中央,所述导热筒周围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导热筒中可放置样品试管;所述导热筒的设置有产生水平方向磁力的电磁器和产生垂直方向的磁力的电磁器;所述加热容器内设置有控制器和热敏电阻,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电磁器和加热板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热敏电阻的输出端连接。本装置通过电加热液体样品,通过控制器和热敏电阻实现恒温自动控制,通过控制器改变电磁器的极性和强度使样品试管中的磁珠在液体中平移和上下运动,使磁性微珠和液体样品充分搅拌混匀,充分吸附目标化合物,实现与样品液体充分混合和与液体分离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05844159U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620312740.3
申请日:2016-04-1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1N21/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微孔板阅读仪。该微孔板阅读仪包含外壳和开关;在外壳内部设置光源、电池、电阻和用于放置微孔板的套筒,光源设置于套筒的上方;开关设置在外壳上,开关、电阻、电池和光源通过导线连成完整的电路。将检测物反应后的最终底物移到微孔板中,将微孔板通过套筒插入到微孔板阅读仪中外壳的内部,接着将阅读仪对准手机的光线感光器;打开阅读仪的开关,光源透过底物后被手机的光线感光器检测到,透射光强度通过软件显示到手机屏幕上,从而能计算出检测物的浓度。本实用新型具有成本低,易于携带的优点,更加适合于家庭用检测,基层医疗单位使用,疾病发生的现场使用和一些例如地震,大规模传染性疾病中的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