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400756B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510908936.9
申请日:2015-12-0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点突变改造的大鼠二肽基肽酶III。本发明所述的定点突变改造的大鼠二肽基肽酶III,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的来源于Rattus norvegicus的二肽基肽酶III中制造多个氨基酸取代而产生的突变体,所述的氨基酸取代包括第560、562、564位的取代,以致所述定点突变改造的大鼠二肽基肽酶III为对6‑甲氧基双呋喃香豆素具有氧化分解作用的酶。本发明所述的定点突变改造的大鼠二肽基肽酶III可应用于制备饲料及其添加剂或食品及其添加剂中消除6‑甲氧基双呋喃香豆素的产品,还可应用于制备预防由6‑甲氧基双呋喃香豆素诱发的疾病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4109676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410334093.1
申请日:2014-07-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12N15/115 , G01N27/26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杂色曲菌素(Ver A)适配体以及检测Ver A的适配体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本发明所述的杂色曲菌素适配体为含有核心序列AAGCCGCAC的13~21个碱基的单链DNA探针。本发明所述的检测杂色曲菌素适配体的核酸适配体电化学传感器,包括所述的杂色曲菌素适配体。本发明建立了一种电化学适配体生物传感器检测Ver A的方法,为Ver A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具有特异性强,简便灵活,分析速度快,检测成本低廉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361353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310306411.9
申请日:2013-07-1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12N15/115 , G01N27/327 , G01N27/4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四环素适配体以及检测四环素的适配体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以及该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与检测方法。本发明所述的四环素适配体为含有TTGAGCCCT序列、长度为13-20bp的单链DNA探针,且5’端修饰了氨基即5’-NH2-(CH2)6-。本发明所述的检测四环素的适配体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含有所述的四环素适配体。传感器提高了检测四环素的灵敏性,最低可以检测出1.0ng/mL的四环素;大大降低了检测四环素的成本,操作简单方便,可实现对四环素的快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4611305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410850778.1
申请日:2014-12-3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5/81 , C12R1/645 , C12R1/84 , C12N9/0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胰蛋白酶抗性提高的黄曲霉毒素解毒酶。本发明通过蛋白质工程技术对野生型黄曲霉毒素解毒酶三维结构外层部位的关键氨基酸残基进行了改造,提供了一种获得对胰蛋白酶抗性提高的ADTZ突变体。本发明所述的作用于黄曲霉毒素的突变体黄曲霉毒素解毒酶(ADTZK213C/K244C/K270S),对胰蛋白酶的抗性比野生型ADTZ提高2.73倍,其半衰期比野生型酶延长了72分钟,其他酶学性质与野生型酶基本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103343126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10306401.5
申请日:2013-07-1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12N15/115 , C12Q1/68 , G01N27/30 , G01N2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莱克多巴胺适配体以及检测莱克多巴胺的适配体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以及该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与检测方法。本发明所述的莱克多巴胺适配体为含有AGTGCGGGC序列、长度为13-20bp的单链DNA探针,且5’端修饰了氨基即5’-NH2-(CH2)6-。本发明所述的检测莱克多巴胺的适配体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含有所述的莱克多巴胺适配体。传感器提高了检测莱克多巴胺的灵敏性,最低可以检测出0.1ng/mL的莱克多巴胺;大大降低了检测莱克多巴胺的成本,操作简单方便,可实现对莱克多巴胺的快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083260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211675798.0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12N1/19 , C12N1/21 , C12N15/53 , C12N15/81 , C12N15/70 , C12P17/04 , C12P19/02 , C12R1/84 , C12R1/865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生产L‑抗坏血酸的基因工程菌,以及该基因工程菌的构建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述的生产L‑抗坏血酸的基因工程菌,含有木糖还原酶基因(XR)、甘露醇脱氢酶基因(MDH)、S136A突变的L‑半乳糖脱氢酶基因(LGDH)和D‑阿拉伯糖‑1,4‑内酯氧化酶基因(ALO)。本发明获得了合成L‑抗坏血酸的工程菌株,从而实现由D‑半乳糖经四步生产L‑抗坏血酸,大大缩短L‑抗坏血酸的合成生产途径,提高了L‑抗坏血酸的产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064431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211120009.7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广东方善能动物保健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胃蛋白酶抗性的黄曲霉毒素氧化酶(AFO)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蛋白质工程技术对野生型黄曲霉毒素氧化酶分子内的关键氨基酸残基进行了改造,筛选得到了一种提高胃蛋白酶抗性的突变体黄曲霉毒素氧化酶。本发明所述的作用于黄曲霉毒素(AFB1)的突变体黄曲霉毒素氧化酶(AFOP477N)对胃蛋白酶的抗性半衰期比野生型AFO延长了22%。突变体AFOP477N相比于野生型,在20~60℃时仍保有60%以上的活性;最适反应pH为6.0;在pH 7.0~8.0时保有40%以上的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51633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211120063.1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广东方善能动物保健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胃蛋白酶抗性提高的黄曲霉毒素氧化酶(AFO)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蛋白质工程技术对野生型黄曲霉毒素氧化酶分子内的关键氨基酸残基进行了改造,筛选得到了一种对胃蛋白酶抗性提高的突变体黄曲霉毒素氧化酶。本发明所述的作用于黄曲霉毒素(AFB1)的突变体黄曲霉毒素氧化酶(AFOG355I/G475V)对胃蛋白酶的抗性半衰期是野生型AFO的2.72倍。相比于野生型,突变体AFOG355I/G475V在10~40℃时保有40%以上的活性;最适反应pH为7.5。
-
公开(公告)号:CN116004555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211120723.6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广东方善能动物保健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胃蛋白酶抗性提高的黄曲霉毒素氧化酶(AFO)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蛋白质工程技术对野生型黄曲霉毒素氧化酶分子内的关键氨基酸残基进行了改造,筛选得到了一种对胃蛋白酶抗性提高的突变体黄曲霉毒素氧化酶。本发明所述的作用于黄曲霉毒素(AFB1)的突变体黄曲霉毒素氧化酶(AFOG475M)对胃蛋白酶的抗性半衰期是野生型AFO的3.78倍。相比于野生型,突变体AFOG475M在10~40℃时保有40%以上的活性;最适反应pH为7.5;在pH5.0~8.0时保有40%以上的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57190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210356130.3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真核基因表达的转录调控因子的应用,特别是涉及一种组成型启动子Pgap的转录调控因子Msn2p的应用。本发明公开了Msn2p作为负调控因子在提高宿主细胞中蛋白表达中的应用,所述Msn2p的氨基酸序列是由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的Msn2基因所编码的;所述应用为通过敲除Msn2基因从而提高宿主细胞中蛋白的表达。本发明所述的应用能通过减少阻遏作用来增强毕赤酵母表达系统中组成型启动子Pgap转录调控,进而提高目的蛋白的表达效率和产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