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壁厚渐变的连续油管
    5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832277U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20340483.6

    申请日:2012-07-13

    Abstract: 一种壁厚渐变的连续油管,所述连续油管至少由一段壁厚渐变管I和一段壁厚渐变管Ⅱ首尾对接而成,所述壁厚渐变管I首端为等壁厚接头段I、中部为变壁厚段I、尾端为等壁厚接头段Ⅱ;所述壁厚渐变管Ⅱ首端为等壁厚接头段Ⅲ、中部为变壁厚段Ⅱ、尾端为等壁厚接头段Ⅳ;所述等壁厚接头段Ⅱ与等壁厚接头段Ⅲ对接,且等壁厚接头段Ⅱ与等壁厚接头段Ⅲ壁厚相同;所述变壁厚段I、变壁厚段Ⅱ首端自尾端壁厚逐渐减小。本实用新型管体壁厚沿长度方向逐渐减小,进而使管体强度沿长度方向逐渐减小。使用时使靠近井口位置的厚壁管具有较大的屈服载荷,承受更大的自重,沿井深方向管壁逐渐变薄减小自重,从而增加作业深度和作业的安全性。

    一种连续管线管焊接工装
    5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264044U

    公开(公告)日:2012-06-06

    申请号:CN201120263903.0

    申请日:2011-07-22

    Abstract: 一种连续管线管焊接工装,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的后部安装有两组Z向调整机构(4),两组Z向调整机构(4)上均固定有一组Y向调整机构(2),两组Y向调整机构(2)上均固定有一组X向调整机构(6),两组X向调整机构(6)上均安装有夹持块(5)。本实用新型用于连续管线管现场作业时,在坑道内进行焊接时被焊管件的固定、组对和焊接,进行焊接时不需要反复吊起被焊管件,解决了连续管线管穿越障碍物后吊放困难的问题。

    一种镀锡拉矫机
    5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825120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219312.5

    申请日:2017-04-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镀锡拉矫机,应用于轧钢领域,该镀锡拉矫机包括弯曲辊组、矫直辊组、水平液压缸和整体框架;水平液压缸设置于所述矫直辊组的出口侧,弯曲辊组和矫直辊组设置于整体框架上;矫直辊组包括上辊系和下辊系,上辊系包括上矫直辊盒和间隔安装于上矫直辊盒中的M个上矫直辊,下辊系包括下矫直辊盒和间隔安装于下矫直辊盒中的M个下矫直辊,M为大于1的整数,M个上矫直辊的轴向和M个下矫直辊的轴向均垂直于带钢的运行方向,上矫直辊盒的安装有M个上矫直辊的所在侧对着下矫直辊盒的安装有M个下矫直辊的所在侧,上矫直辊盒与水平液压缸的液压杆连接。

    一种拉矫机工艺参数的优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404711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698872.4

    申请日:2015-10-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冷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拉矫机工艺参数的优化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按照预拉矫的带钢所在层别对应的第一数组设定拉矫机有限元基础计算模型的参数,并输入至少四个第二数组,将计算的扭矩载荷保存至对应的第二数组中。采用数学回归的方法,计算出变量为第一参数、第二参数、延伸率及扭矩载荷的多变量回归函数。预设目标扭矩载荷及目标延伸率的值,计算出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之间的关系函数,对拉矫机工艺参数优化。系统包括带钢分类单元、参数设定单元、数据生成单元、第一计算单元、第二计算单元及参数优化单元。本发明提供的拉矫机工艺参数的优化方法及系统,可以将拉矫机的载荷控制在目标值以内,实现了拉矫程序稳定可靠的进行。

    一种消除带钢表面辊印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642677B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610178946.6

    申请日:2016-03-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除带钢表面辊印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所述平整机机架的第一闭合速度、第二闭合速度、第三闭合速度及第四闭合速度;根据所述第一闭合速度、所述第二闭合速度、所述第三闭合速度及所述第四闭合速度闭合所述机架;当所述机架闭合后,接收所述平整机的入口张力及出口张力;根据张力偏差调整所述机架的张力,消除所述带钢表面的辊印;如此,通过所述第一闭合速度、所述第二闭合速度、所述第三闭合速度及所述第四闭合速度闭合所述机架时,可避免平整机机架闭合速度太快,导致轧辊与带钢接触时冲击力过大造成带钢表面产生辊印;同时还根据张力偏差调整所述机架的张力,进一步消除了带钢表面的辊印,提高带钢表面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