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结晶器漏钢可视化预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86504B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210429757.3

    申请日:2012-10-31

    Inventor: 王旭东 姚曼 刘宇

    Abstract: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连铸结晶器漏钢可视化预报方法,属于钢铁冶金连铸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在线检测结晶器铜板热电偶温度信号,采用热成像技术可视化呈现结晶器铜板温度及其变化速率,并基于机器视觉原理搜索温度异常区域,提取异常区域的几何、位置、温度变化、传播等重要信息,在此基础上识别漏钢征兆,判断并预报结晶器漏钢。其实现步骤为:结晶器铜板温度及其变化速率可视化;温度异常区域阈值分割和标记;温度异常区域特征信息提取;漏钢温度模式识别与判断。其优点:将可视化与机器视觉技术有机结合,直观呈现结晶器温度分布、异常变化与发展趋势,通过提取异常区域的几何、位置、温度变化及传播等特征,直观呈现和准确识别结晶器漏钢,有效提高预报准确率。

    蠕墨铸铁台车体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07015A

    公开(公告)日:2009-04-15

    申请号:CN200810228872.8

    申请日:2008-11-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蠕墨铸铁台车体的制造方法,解决现有台车体产生蠕变的缺陷。制造方法包括树脂砂型砂芯制作、铁水熔炼和蠕化处理及浇注控制、开箱、热处理四个工序。其中严格控制树脂砂型砂芯工艺配比,采取合理的蠕墨铸铁熔炼工艺,蠕化处理包括严格、准确地控制含硫量,脱硫后铁水含硫量控制在0.020%~0.050%、蠕化处理温度、准确的出铁量及蠕化剂和孕育剂的加入量;采用冲入法蠕化工艺,将蠕化剂和部分孕育剂加在堤坝式球化包的底部,以防止蠕化衰退;台车体浇注后48小时后开箱;台车体铸件进行时效退火。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措施解决了目前台车体使用中产生裂纹、烧损、高温条件下容易发生蠕变质量问题,延长烧结机台车体的使用寿命。

    基于跨模态文本检索注意力机制的文本指导图像分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57400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110952433.7

    申请日:2021-08-19

    Abstract: 一种基于跨模态文本检索注意力机制的文本指导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将文本作为查询向量,多模态特征作为检索空间,自适应关注多模态特征空间中与文本相似区域,定位目标物体。该方法包括:特征提取、图文信息深度融合、深层次关系捕捉和多层级特征混合。采用卷积网络和长短时记忆网络提取视觉、语言特征;使用哈达玛积将视觉、语言特征信息深度融合;采用基于文本查询的注意力机制获取图片场景中与文本描述相似区域,最后将多个层级的特征混合分割目标物体。该方法能够在复杂场景下有效提高定位目标的准确度,实现区域的精确分割。

    一种制氢反应器多层多道焊缝位性协同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1719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526467.5

    申请日:2023-1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焊接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制氢反应器多层多道焊缝位性协同优化方法,包括:确定试验方案,完成多层多道焊接试验,并检测焊缝安全评价指标;利用方差分析法,计算得出元素比例对焊缝安全评价指标的方差分析表以及目标响应值的三维响应图;建立提性元素比例与响应指标之间的高精度回归模型,以及将元素的比例范围、每层焊缝中各个指标的权重系数总和、每层焊缝的性能所需的焊接厚度变化范围以及焊缝总厚度作为约束条件,并运用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求解多目标优化Pareto解集;从而获得满足实际工况要求的提性最优元素比例以及与之对应的每层焊缝的性能所需的最佳焊接厚度。

    一种喷丸-磨抛一体化加工末端执行器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29864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111390757.2

    申请日:2021-11-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喷丸‑磨抛一体化加工末端执行器及其控制方法,包括:角度调整机构、切换机构、磨削机构、喷丸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角度调整机构包括:中心齿轮、内齿圈、底盖、行星齿轮、支架、端盖和角度调整伺服电机;所述角度调整伺服电机设置在支架的一端,所述角度调整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从支架的端部伸出;所述切换机构包括:换相伺服电机和换相机械手;所述磨削机构包括:加工电机、加工电机架和磨抛头;所述加工电机通过加工电机架安装在换相机械手上,所述加工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磨抛头。本发明能够将喷丸工艺和磨抛工艺相结合,实现单次装夹完成两种工艺的生产加工,在提升加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基于结构化多模态融合网络的文本指导图像分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61830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31171.3

    申请日:2022-1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结构化多模态融合网络的文本指导图像分割方法,通过构建多个多模态融合结构来联合建模全局多模态上下文,高亮文本描述的物体所在的空间区域,进一步通过构建多层次渐进细化模块来整合高层次语义和低层次视觉特征从而将文本描述的物体与相似的物体明显区分开、生成精准的分割掩码。该方法主要包括:特征提取、渐进的多模态融合树模块构建、跨膜态融合Transformer模块构建、多层次渐进融合细化模块构建。使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图片中的语义特征;通过渐进的多模态融合树模块建模初步的全局多模态上下文信息;再通过跨膜态融合Transformer模块进一步的建模高质量的全局多模态上下文;最后通过整合高层次多模态语义和低层次视觉细节信息来补充文本描述物体所在空间区域的视觉细节从而明确物体之间的边界,使文本描述的物体与其他物体明显区分开,最终生成精确的分割掩码。

    一种喷丸丸粒质量检测与筛选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193719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644450.9

    申请日:2022-06-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丸粒筛选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喷丸丸粒质量检测与筛选装置,包括:支撑机构以及离心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座、下分离盘、防尘箱、电机、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齿轮轴;所述下分离盘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中设置防尘箱和电机,所述电机设置在防尘箱的一侧;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防尘箱的轴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齿轮固定在齿轮轴一端;所述齿轮轴的另一端伸出防尘箱和底座,并与下分离盘连接;所述离心机构,包括:离心筒、挡料板、料盒、升降气缸、振动盘、摩擦盘、上分离盘、吸盘和振动气缸。本发明能够实现对不同尺寸粒径的丸粒进行质量检测与筛选,提高检测质量与效果。

    基于对比学习的知识图谱嵌入模型训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41530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388163.6

    申请日:2022-04-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知识表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对比学习的知识图谱嵌入模型训练方法。通过训练输入三元组得分最小化,实现正样本特征对齐;通过对一部分采样三元组进行全负样本训练,实现全局实体向量分布均匀性;通过关系特异性非线性函数,实现难易样本权重分配。该训练框架可以为实体向量参数提供稳定的训练目标,帮助知识图谱嵌入模型专注于困难实例并加快收敛速度。在大规模知识图谱构建和维护工程中,本发明大幅度降低知识图谱嵌入模型的训练成本,有效提高知识图谱表示的更新效率,使得知识图谱可以保持高质量知识表征。

    一种多元时间序列缺失数据填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78114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614872.7

    申请日:2021-0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元时间序列缺失数据填补方法,涉及缺失数据填补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通过多元时间序列数据矩阵X定义缺失矩阵Q;S2:通过X定义时间序列距离矩阵D;S3:通过D定义距离矩阵δ;S4:将距离矩阵δ结合到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更新门处;S5:通过使用S4中修改后的LSTM替代生成式对抗网络GAN中的MLP,组成核心网络为LSTM的新型生成式对抗网络记为LSTM_GAN;S6:利用LSTM_GAN通过噪声数据生成的矩阵记为的元素记为由以下运算获得完整多元时间序列数据矩阵的元素本发明方法有效结合数据中的时间信息和数据本身信息,在多元时间序列缺失数据的填补实验中,取得了很大程度上的优势。

    岩土结构大变形断裂分析的相场物质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60992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727024.7

    申请日:2021-06-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计算力学领域,提供了一种岩土结构大变形断裂分析的相场物质点方法,该方法考虑了高孔隙率岩土材料在复杂外部因素作用下产生脆性向塑性转变的复杂断裂现象,拓宽了物质点方法在固体材料断裂领域的应用范围。本发明采用相场断裂模型作为损伤函数可以准确、高效的捕捉复杂裂纹扩展路径,采用光滑双屈服面Drucker‑Prager cap塑性本构模型准确全面的描述了压力敏感岩土材料复杂力学行为,并通过引入相场有效应力实现了相场断裂模型与塑性本构模型的耦合作用。此外,本发明还采用CPDI插值方法提高了数值稳定性和边界施加的准确度,并实施交错迭代求解策略提升了计算效率、降低了数值实施复杂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