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80445B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110088996.2
申请日:2011-04-1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的储氢物质硼氢化对/间苯二胺的制备方法。C6H10N2•2BH4做为一种高效储氢材料,具备优良的放氢性能,加热至60℃即可缓慢释放氢气,至150℃之前可释放6.5wt%的高纯氢气,继续加热至250℃,可以放出8.4wt%的纯氢。该物质可由对/间苯二胺盐酸盐与硼氢化物以NH3+:BH4-摩尔比1:1混合物在惰性气体中研磨或球磨制得。本发明使用C6H10N2•2BH4作为氢源材料,该材料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放出纯氢。C6H10N2•2BH4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实现。成本适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225741B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110088819.4
申请日:2011-04-1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氨的复合离子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储氢材料的结构式为Mg(BH4)2/nLiBH4•NH3,n的取值范围为1到2,Mg(BH4)2/nLiBH4•NH3体系具备优良的放氢性能,加热至100度即开始释放氢气,260度之前可释放10%的高纯氢气,同时该化合物分解过程中氨气的释放有效地得到控制,成功地实现了氨气到氢气的转化。该体系化合物可由硼氢化镁与硼氢化锂一氨络合物按1∶1到1∶2的摩尔比的在惰性气体保护下混合并简单球磨制得。本发明原料易于制备,合成工艺简单,易于实现。Mg(BH4)2/nLiBH4•NH3体系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分解获得大量高纯氢气,实现了氨气到氢气的有效转化。成本适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225741A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申请号:CN201110088819.4
申请日:2011-04-1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氨的复合离子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储氢材料的结构式为Mg(BH4)2/nLiBH4•NH3,n的取值范围为1到2,Mg(BH4)2/nLiBH4•NH3体系具备优良的放氢性能,加热至100℃即开始释放氢气,260℃之前可释放10%的高纯氢气,同时该化合物分解过程中氨气的释放有效地得到控制,成功地实现了氨气到氢气的转化。该体系化合物可由硼氢化镁与硼氢化锂一氨络合物按1∶1到1∶2的摩尔比的在惰性气体保护下混合并简单球磨制得。本发明原料易于制备,合成工艺简单,易于实现。Mg(BH4)2/nLiBH4•NH3体系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分解获得大量高纯氢气,实现了氨气到氢气的有效转化。成本适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47236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07197.9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C01G1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态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由硼氢化物取代的卤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结构框架由卤素离子和硼氢根离子共同组成,结构通式为Li3InCl6‑x(BH4)x(0<x≤2)。经过阴离子取代改性后材料晶格体积膨胀,室温下离子电导率从0.43mS cm‑1提高到0.66mS cm‑1,在80℃下可达到4.2mS cm‑1,可与传统有机电解液媲美,同时具有接近1的锂离子迁移数,展现出优于电解液的离子传输性能。此外该固态电解质还具有0‑5V的宽电化学稳定窗口,有助于全固态电池快速电荷传输和宽输出电压的实现。本发明中硼氢化物取代卤化物固态电解质基的全固态锂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安全性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5159450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210776036.3
申请日:2022-07-0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NbB2催化提升MgH2储氢性能的方法。本发明步骤:1首先利用球磨进行固相反应合成非晶NbB2纳米颗粒;将制备的催化剂与MgH2进行加氢球磨混合制备复合材料;将上述复合材料进行吸放氢测试,即可表现出NbB2作为双功能催化剂的作用。本采用简单的工艺制备高性能NbB2催化剂用于催化MgH2储氢,制备的复合材料不仅吸放氢温度相对于纯MgH2大幅下降,而且得益于原位产生的MgB2再氢化,体系在循环后储氢容量高于初始氢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259088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210777138.7
申请日:2022-07-0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氢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热驱动的固态氢化物MgH2复合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首先,将含有铜离子的前驱体溶液与MXene纳米片混合;冷冻干燥后在还原性气氛下退火,实现在MXene表面纳米铜颗粒的原位沉积,制备得到光热催化剂Cu@MXene,然后,将该光热催化剂与固态氢化物MgH2经过球磨混合,得到可用于光热驱动的固态氢化物MgH2复合储氢材料,该复合储氢材料在太阳能驱动下可以实现可逆吸放氢循环,其性能远优于固态氢化物MgH2,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598578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64473.3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8 , H01M10/0585 , C01B6/21 , C01B35/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性硼氢化锂固态电解质及其应用。本发明的改性硼氢化锂固态电解质由硼氢化锂和用于限域硼氢化锂电解质的锂氮硼氢骨架组成,其结构通式为xLiNBH‑(1‑x)LiBH4,0.3≤x≤0.8;此改性硼氢化锂电解质在室温下电解质电导率可达2.2×10‑4S cm‑1,在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应用中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较低的电阻阻抗和宽的电化学窗口,且在低温具有好的循环稳定性。与传统的液态电池相比,以本发明提出的改性硼氢化物电解质组装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具有高机械强度、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522288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110608061.6
申请日:2021-06-0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氢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催化氨硼烷水解制氢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磷铜共掺杂氧化钴复合材料催化剂由ZIF‑67沸石咪唑酯骨架结构材料作为前驱体进行碳化掺杂Cu、P元素制备得到,活性成分为Cu、Co、O、P元素,记为P‑Cu‑Co3O4@C;其在氨硼烷水解制氢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可达111.06molH2·mol‑1cat·min‑1,表观活化能为38.31kJ/mol,并且经过5次循环催化反应后,保持68%的催化活性。本发明催化剂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原料易得,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同时,本发明的阴阳离子共掺杂方法也为高性能催化剂的设计合成提供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3522288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608061.6
申请日:2021-06-0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氢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催化氨硼烷水解制氢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磷铜共掺杂氧化钴复合材料催化剂由ZIF‑67沸石咪唑酯骨架结构材料作为前驱体进行碳化掺杂Cu、P元素制备得到,活性成分为Cu、Co、O、P元素,记为P‑Cu‑Co3O4@C;其在氨硼烷水解制氢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可达111.06molH2·mol‑1cat·min‑1,表观活化能为38.31kJ/mol,并且经过5次循环催化反应后,保持68%的催化活性。本发明催化剂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原料易得,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同时,本发明的阴阳离子共掺杂方法也为高性能催化剂的设计合成提供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6637932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004228.3
申请日:2016-11-1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27 , D06M11/83 , C01B3/0042 , D01F9/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氢气存储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制备储氢物质镁镍合金纳米纤维的方法。本发明通过改变静电纺丝法制备Ni(NO3)2/PVP纤维的煅烧条件,合成竹节状的Ni纳米纤维作为Ni源,利用高温热蒸发法将Mg蒸发到Ni纳米纤维表面进行原位反应,制备得到Mg‑Ni纳米纤维。本发明合成的Mg‑Ni纳米纤维总储氢量为2.25 wt.%,在100℃,100 min内即可吸附1.31 wt.%的氢气,吸完氢后,在265℃,1 min内能够快速放出1.5 wt.%的氢气,总放氢量为2.13 wt.%,具有较高的吸放氢动力学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