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72405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1025805.8
申请日:2021-09-0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4B7/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最佳相关矩阵的MIMO系统信道建模方法,包括判断MIMO系统的相关矩阵中是否存在冲突;响应于相关矩阵中存在冲突,判断相关矩阵中所有交叉相关系数为1所带来的冲突次数;处理带来冲突次数大于设定值的交叉相关系数为1的元素,直到确保在排除冲突的前提下保留最多的交叉相关系数为1的元素,获得最佳相关矩阵;基于获得最佳相关矩阵,建立MIMO系统信道建模。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对较大规模的MIMO系统进行计算,快速得到能够使该系统获得最佳或次佳性能的相关矩阵,将计算量从无法计算的指数级别降低到可以轻松计算的累加级别,实现MIMO信道的平均信道容量得到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080168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1911390763.0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镇江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胶囊网络的电力通信网络设备可靠性评估方法,包括步骤:通过训练好的电力通信网络设备可靠性评估模型对设备进行可靠性评估;模型构建过程为:运维数据的文本信息通过词嵌入方法处理后得到输入词向量,对输入词向量以不同尺寸的卷积滤波器进行特征提取,提取到的特征通过串接的方式进行组合,在得到特征的每个位置上进一步使用卷积滤波器进行卷积滤波,构成胶囊特征向量;对每个胶囊特征向量,绑定一个激活值;对胶囊数量进行压缩后在通过基于核密度估计的胶囊路由方法得到新的胶囊特征向量和新的激活值;新的激活值用于回归预测;新的胶囊特征向量输入到解码器中重建输入特征。本发明能方便、准确评估电力通信网络设备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620849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910869646.6
申请日:2019-09-16
Applicant: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H04M3/22 , H04M3/42 , H04M7/12 , H04L12/931 , H04L2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MS电话终端呼叫记录集中分拣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过程:将IMS的核心网元P‑CSCF及AGCF所在网络交换机端口上的流量数据通过镜像转发到指定的端口;从流量数据封包中剥离出SIP报文;对SIP报文进行解析从中提取关键字段,并通过关键字段整合出对应的呼叫记录,分拣出IMS电话终端的呼叫记录。本发明能够实时地分拣出IMS电话终端的呼叫记录,为通话记录查询业务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1147110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11270923.8
申请日:2019-12-1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4B7/0413 , H04B7/06 , H04B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IMO通信中天线选择方法,用改进的递减算法进行天线选择;其中,改进的递减算法为在传统的递减算法中改进参数矩阵;在递减过程中,相邻两步递减时的参数矩阵存在迭代关系。同时公开了相应的系统。本发明用迭代算法代替了每步递减时的求逆计算,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061518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215892.1
申请日:2018-10-18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G01R3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通信蓄电池健康度监测方法,通过实时监测蓄电池在各种不同工作状态下的电流、端电压和内阻,并利用改进的安时法对蓄电池容量进行计算,同时修正蓄电池放电速率、充电效率和温度对容量的影响,实现了对蓄电池在充电和放电状态下的健康状态定量,也为浮充状态下蓄电池的健康状态定性分析提供了依据,进而实现了蓄电池在充电、放电和浮充条件下全方位的健康状况判定,具有适用性强、准确度高、实现简单等优点,从而可用于提前发现可能存在隐患的蓄电池单体,能够有效提高蓄电池的可靠性和保障水平,具有较强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5372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780985.8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IPC: H04L9/40 , H04L49/905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以太网业务传输设备、方法及存储介质,包括:以太网细粒度时隙板卡、码流交叉模块、第一灵活以太网信号重组模块、灵活以太网垫层模块和灵活以太网接口;以太网细粒度时隙板卡用于在接入高安全以太网业务时,对高安全以太网业务进行业务层分组封装、细粒度成帧映射和复用,将所得的灵活以太网大颗粒帧发送至码流交叉模块;其中,高安全以太网业务为电力系统中高于预设安全等级的以太网业务。使得高安全以太网业务可在以太网细粒度时隙板卡内部即完成针对业务层的分组封装和细粒度通道隔离,满足了电力通信系统对不同安全等级电力业务安全分区和横向隔离的安全防护承载要求,提升了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3359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658574.1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络通信的视频会议系统,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解决了部分参会方的相关文件还未下载完毕,无法查阅相关文件,导致视频会议的整体效果较差的问题,本发明通过所约定的开始时刻,对不同会议方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来识别相关会议方是否可在开始时刻开始时均能完成相关共享文件的下载,针对于不能完成文件下载的相关会议方,由其他已下载好本文件的下载方进行文件共享,并在共享过程中,确定最佳的共享合作方,确定相关的共享策略,达到快速共享的效果,此种处理方式,在视频会议开始时,不会存在某些会议方还未下载相关文件的情况,对会议的开会效果进行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7896237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98831.5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H04L41/0677 , H04L41/12 , H04L41/14 , H04L4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网络组网的多设备互通场景监管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组网设备基础信息和制定组网方案的制定模块、建立组网拓扑结构并设置监测节点的建立模块、对各组网设备进行连接组合的组合模块、按照设定方案通过监测节点对实时网络组网进行测试的测试模块、按照预设条件判断网络状态的判断模块和用于获取故障点的提取模块。本发明通过对多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进行分节点监测,按照预设条件建立标准对链路异常状态进行监测,能够及时对链路异常进行反应,保证稳定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55894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1857841.X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FLexE的跨域路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对于跨域路径数据传输在域内和域间分别进行路径拟合,通过求解域内单源最短路径,在链路时延和丢包率的约束下最大化域间物理通道数量求解域间最佳路径,并引入分组分配算法对链路进行优化,对链路资源进行高效的分配,提升了数据传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522177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410024420.7
申请日:2024-01-0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柳旭 , 束一 , 江凇 , 蔡昊 , 汪大洋 , 赵刚 , 梅增杨 , 巴燕 , 樊进 , 许密 , 华纬韬 , 蒋春霞 , 赵金城 , 吴细老 , 白杨 , 徐惠臣 , 邵正朋 , 姚永波 , 童欣宇 , 罗威 , 徐士元 , 王晓波 , 蒋政 , 高亮 , 王宝海 , 顾辉
IPC: G06Q10/0637 , H02J3/00 , G06Q50/06 , G06N3/045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电网稳定性预测方法,包括将预处理后的历史智能电网数据集分别进行类别不平衡处理得到加强后的数据集;类别不平衡处理包括随机过采样ROS、合成少数过采样SMOTE和自适应合成过采样ADASYN不平衡处理;搭建三个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分别将加强后的数据集分别输入对应的深度网络模型,利用具有代价敏感正则化的交叉熵损失函数计算模型输出的稳定性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从而得到深度神经网络稳定性预测模型;将智能电网的电力相关信息分别输入三个深度神经网络稳定性预测模型,选择概率值最大的状态作为未来配电网的稳定性。本发明解决了类失衡问题下的智能电网稳定性预测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