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耦合自适应运动特性的欠驱动手指

    公开(公告)号:CN113211477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649464.5

    申请日:2021-06-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耦合自适应运动特性的欠驱动手指,包括基关节、近指节、中指节和远指节;基关节包括驱动器、推杆、连接杆、传动杆和基座,所述的驱动器驱动推杆进行直线运动,推杆与连接杆连接,连接杆的上端与传动杆的下端铰接;近指节包括驱动杆转轴、驱动杆、近指节连杆、拉簧安装轴、拉簧、近指节中间壳体、近指节左侧板和近指节右侧板;中指节包括中指节连杆转轴、第二卡簧、中指节连杆、固定轴、中关节转轴、第一卡簧、中指节中间壳体、中指节左侧板和中指节右侧板;远指节还包括远关节转轴、远指节左侧板和远指节右侧板。本发明可以实现耦合运动及自适应运动功能并具有稳定性高,适应性强,结构紧凑的特点。

    双腱绳串联式耦合自适应手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994864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810929922.9

    申请日:2018-08-15

    Abstract: 双腱绳串联式耦合自适应手指装置,属于机器人手爪技术领域,包括基座、两个指节、两个关节轴、驱动器、多个传动轮、传动机构和两个簧件等。该装置实现了机器人手指耦合运动快速收拢与自适应抓取的功能。该装置根据物体形状和位置的不同,能快速转动第二指节去夹持物体,还能在第一指节接触物体之后,自动转动第二指节去接触物体,达到自适应包络不同形状、尺寸物体的目的;抓取范围大,抓取稳定可靠;利用一个驱动器驱动两个指节;该装置结构简单,加工、装配和维修成本低,适用于机器人手。

    模块化三自由度腱绳传动仿人灵巧机械手指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33669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910156291.6

    申请日:2019-03-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块化三自由度腱绳传动仿人灵巧机械手指及控制方法,机械手指包括指间关节、基关节、测试模块、驱动模块和由驱动模块带动的驱动腱绳,驱动腱绳用于驱动指间关节的弯曲展开和基关节的弯曲展开与侧摆运动,测试模块用于测试指间关节的俯仰力矩和基关节的俯仰力矩和侧摆力矩。本发明在指尖负载足够的情况下,即保证手指的灵活性与人手手指相近,又能将电机集中布置在手指的掌骨部分中,实现远距离腱绳传动,同时将手指的结构设计为模块化,简化装配和维护。

    刚柔耦合的可延展的关节型软体外骨骼手套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50602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811318487.2

    申请日:2018-1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刚柔耦合的可延展的关节型软体外骨骼手套及方法,手套包括手套体,手套体包括手背区域、手心区域和手指区域,在手指区域设有食指关节康复软体外骨骼、中指关节康复软体外骨骼、无名指关节康复软体外骨骼、小指关节康复软体外骨骼和拇指关节康复软体外骨骼中的至少一个,在手心区域设有一个软体外骨骼手套基座,其固定在手掌上,在手背区域设有充气控制模块,五个手指关节康复软体外骨骼均通过一压板固定在软体外骨骼手套基座上,五个手指关节康复软体外骨骼均通过一充气管与充气控制模块连通。本发明所述的刚柔耦合的可延展的软体外骨骼手套,位置刚度高、承载能力大、有效驱动范围大,并且可以驱动单个手指运动。

    一种机器人用无回程间隙失电制动器

    公开(公告)号:CN109058331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209787.7

    申请日:2018-10-17

    Abstract: 一种机器人用无回程间隙失电制动器,涉及电磁失电制动器。现有的电磁失电制动器失电之后转动摩擦盘和衔铁摩擦盘之间产生径向位移,导致和转动摩擦盘连接的旋转轴系组件有回程误差。电磁线圈安装于壳体的环形凹槽内;衔铁摩擦盘和转动摩擦盘与壳体同轴设置,并依次设置在壳体的环形凹槽的开口侧;衔铁摩擦盘上表面与壳体的环形凹槽口之间留有间隙;转动摩擦盘与衔铁摩擦盘的摩擦面上有摩擦涂层;支撑筒上端口固定在壳体中心环形板下表面上;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支撑筒内环形板的下表面接触,另一端与衔铁摩擦盘的上表面接触;导向机构穿过轴承座内安装的直线轴承和环形板上的定位孔将衔铁摩擦盘与壳体进行径向定位。本发明用于机器人技术领域。

    人手或假手抓取能力评估系统和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80659B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510828411.4

    申请日:2015-11-24

    Abstract: 人手或假手抓取能力评估系统和评估方法,涉及一种包含手腕的人手或假手抓取能力评估方法。解决了现有的人手或假手评估方法并不能实现手和手腕的协同抓取的容差性的评估的问题,本发明的前臂位置固定装置临近相对位置坐标纸设置,任务范式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抓取任务的范式;抓取任务调取模块随机调取任务范式存储模块内存储的抓取任务范式,抓取时间计时模块接收抓取任务开始按钮发送的计时开始信号,对执行抓取任务的时间进行计时,抓取能力评估模块接收抓取时间计时模块发送的任务抓取过程计时信号,并根据抓取时间计时模块发送的任务抓取过程计时信号,对人手或假手的抓取能力进行评估。本发明适用于对人手或假手抓取能力进行评估。

    基于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器的快换接头

    公开(公告)号:CN107150348A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710391033.7

    申请日:2017-05-27

    Abstract: 基于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器的快换接头,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基于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器的快换接头,包括执行机构、形状记忆合金双程驱动器、电气接口及传感系统;所述的形状记忆合金双程驱动器、电气接口及传感系统均与执行机构的主动连接板和被动接口板连接。本发明具有体积小,连接稳定可靠,具备较大的连接刚度,同时响应时间短等突出优点。在结构上面优化设计,提高了对接过程的从容差设计。对结构进行仿真实验验证,整个连接机构具备轴向2mm,周向18°的对接容差。本发明用于机器人关节上,具备机械式和电磁式的优点,保证构型转换稳定的实现。

    一种零回差多链同步摇杆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5156623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510607801.9

    申请日:2015-09-22

    Abstract: 一种零回差多链同步摇杆机构,它涉及一种摇杆机构。现有摇杆机构大多为单个输出,在需要多工种同时操作的条件下需要较多的生产设备;而具有多输出的摇杆机构存在同步性的处理尚不完善,在需要较大力矩的情况下,摇杆机构的体积庞大;在对精度较高的情况下,摇杆机构的回差使其使用受限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动力模块和多个输出模块,多个输出模块以动力模块为中心均布在动力模块的周围;所述动力模块包括支座、蜗杆、电机座和电机,所述支座的下端设置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内设置有电机,蜗杆穿设在支座上,蜗杆的下端与电机相连接;输出模块包括输出摇杆、蜗轮轴、蜗轮、间距调整杆、右间距微调组件和左间距微调组件.本发明用于航天航空领域中。

    一种自锁式一体化升降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5291070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10882950.6

    申请日:2015-12-03

    Abstract: 一种自锁式一体化升降机构,它涉及一种升降机构。现有升降机构依靠导向滑轨来限制旋转运动,带来较大体积和摩擦力;需要外加机械式或电气式抱闸,加大设计难度;直线运动模块体积大且结构冗余。本发明连杆运动模块设在固定框上,升降平台设在连杆运动模块上,驱动模块设在固定框上并与连杆运动模块相连接,主动连杆的中部与耦合连杆的中部相铰接,主动连杆的一端与第一同源输出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一同源输出连杆的另一端与一个侧板的内壁相铰接,主动连杆的另一端与蜗轮固接;耦合连杆的一端与第二同源输出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二同源输出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固定框上,耦合连杆的另一端与其对应侧板的内壁相铰接。本发明用于升降运动中。

    用于残疾人假手的拇指被动关节

    公开(公告)号:CN106344223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981695.5

    申请日:2016-1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2/54 A61F2/586 A61F2/72 A61F2002/587

    Abstract: 用于残疾人假手的拇指被动关节,它涉及一种拇指被动关节。现有假手指的拇指的外展-内收关节复杂且难于用肌电信号控制。本发明括锁紧机构与复位开关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安装座、连接轴、模式转换棘轮、模式转换棘爪和第一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开关机构包括复位按钮和第二复位弹簧,所述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手背板上,所述连接轴铰接在安装座上,拇指基关节座和模式转换棘轮依次固定套装在连接轴上,第一复位弹簧设置在模式转换棘轮和安装座之间,所述复位按钮穿过手背板与安装座滑动配合,第二复位弹簧套装在复位按钮上,所述模式转换棘爪分别与复位按钮和安装座相铰接,所述模式转换棘爪与模式转换棘轮相啮合。本发明用于智能机器人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