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混合等离子激元波导结构的90°光学混频器

    公开(公告)号:CN108345064B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810097779.1

    申请日:2018-0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等离子激元波导结构的90°光学混频器,由单个的4×4多模干涉耦合器(MMI)构成。混合等离子激元波导结构由介质波导层,在介质波导层之上的狭缝介质夹层和在狭缝介质夹层之上的金属层构成。当光进入混合等离子激元波导后,由于混合等离子激元波导的特殊结构可以激发混合等离子激元模式并将该模式很好地限制在狭缝介质夹层内传播,所以可以大大缩小相同光程下光的传播距离,因而大大缩小器件的尺寸。因此,与传统的介质波导混频器相比较,本发明将混频器的尺寸从毫米量级减至微米量级,为高度集成的光子器件提供了新的结构方案,并对光子器件的进一步集成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种提高共聚合物中刚性链段取向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06631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042766.0

    申请日:2018-09-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3/00 C08J2353/00 C08J248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共聚合物中刚性链段取向度的方法,所述方法是采用孔道有序、孔径大小与聚合物链直径相适配的金属有机框架MOF直接吸附并包裹刚柔嵌段共聚合物链来实现的,其中,刚柔嵌段共聚合物链中包含刚性链段和柔性链段,共聚合物链进入MOF孔道中后,利用MOF孔壁与各个链段间的分子作用力诱导共聚合物链中刚性链段的取向,配合柔性链段单键的旋转进一步提高刚性链段的取向度。利用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可制备具有高取向的刚性链段的共聚合物材料,为开发高偏振有机发光材料提供了技术支持。

    基于光纤传能的主动红外监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933662B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610374106.7

    申请日:2016-05-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光纤传能的主动红外监控系统,该监控系统包括中心基站(1)、光纤通道(2)、远端单元(3)三大部分,所述中心基站(1)包括激光器(4)、光接收模块(12)和上位机(13),所述远端单元(3)包括分光器(5)、光伏电池(6)、投射透镜(7)、电源管理单元(8)、摄像头模块(9)、处理器(10)以及光发送模块(11)。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光纤传能的主动红外监控系统通过光纤传能,为远距离监控提供在多变天气与恶劣环境下抗电磁干扰的能源供给方式,得以实现稳定、安全的全天候红外视频监控。另一方面,在传能的同时将主动照明所需的红外激光一并传输,在远端单元(3)通过投射透镜(7)进行投射,为夜视监控提供了方向性更好的激光照明。

    一种可实现无差异混频的相干光接收机

    公开(公告)号:CN106921441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710145873.5

    申请日:2017-03-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10/61 H04B10/614 H04B10/615 H04B10/61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无差异混频的相干光接收机,包含两个混频器,分束器,光探测器和跨阻放大器,还包括偏振分束旋转器。工作过程为:包含TE模和TM模的信号光,经过偏振分束旋转器后TE模式的光保持偏振态不变,从混频器(5)的端口1进入,而TM模式的光转换成TE模式的光后,从混频器(6)的端口3进入;本地信号光的偏振态均为TE模式,经过分束器之后分别输入混频器(5)的端口2和混频器(6)的端口4,分别在混频器中与解复用后的信号光进行混频,混频之后的光经过光探测器的光电转换产生电信号,再经过跨阻放大器的放大及差分转换为差频电信号。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相干接收机对偏振复用光信号中不同偏振态光的差异性接收的问题。

    一种柱矢量光束聚焦的负折射率光栅平凹镜

    公开(公告)号:CN105403936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510902724.X

    申请日:2015-1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柱矢量光束亚波长紧聚焦的负折射平凹镜,所述的平凹镜是由单一材料的负折射棱镜光栅构成,出射面为凹面。平凹镜是以高度固定而内径由下而上等量递增的圆环光栅层叠构成,呈柱对称结构的环形阶梯状,圆环内侧为竖直壁;所述凹面不是连续凹面,是由圆环光栅层的顶角连线形成的凹面,第k层光栅的顶角连线与垂直面之间的夹角为αik。本发明光栅平凹镜结构简单、设计流程简便、结构容易制备;对径向和旋向偏振光都能实现亚波长范围内紧聚焦。

    一种焦距可控一维光子晶体平凹镜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16490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90215.8

    申请日:2015-09-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焦距可控的一维光子晶体平凹镜的设计方法,所述一维光子晶体平凹镜由两种材料A和B交替排列的一维光子晶体构成,以光子晶体的结构参数为单元、厚度固定而内径由下而上递增的圆环层叠构成,其出射面是相邻圆环层上沿连接成的凹面。本发明采用焦距可控平凹镜的设计方法,可以实现一定范围内任意焦距平凹镜结构参数设计的自动化,实现了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位于平凹镜入射面两端的目的;该种平凹镜对于入射光的偏振态没有特殊要求,突破了等离激元透镜的偏振依赖性,可以同时实现TE和TM偏振态的光聚焦,对于线偏振光情况也同样适用;并且设计方法简单、易于制造,可以缩短设计周期。

    一维金属光子晶体柱对称矢量光束聚焦平凹镜

    公开(公告)号:CN103969710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136857.6

    申请日:2014-0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维金属光子晶体柱对称矢量光束聚焦平凹镜,涉及亚波长光子学中光场调控领域。该平凹镜由金属层和介质层交替周期排列的一维金属光子晶体构成,沿光子晶体周期方向,一侧为平面,另一侧为半球形凹面。利用光子晶体的负折射特性及对正交偏振光的同时调控能力,该结构能够有效地聚焦径向和旋向偏振光,聚焦光斑的尺寸均为亚波长量级。即,该结构可以对任意偏振组分的柱对称矢量光束实现亚波长尺度聚焦。通过改变组成材料和结构参数,该聚焦效应可以在宽波段内实现。本发明的构成材料简单、参数易设计、结构易制备,在近场光学、量子光学等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全方位悬臂梁光纤加速度传感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323621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32403.4

    申请日:2013-06-09

    Abstract: 基于强度调制方法检测的悬臂梁光纤加速度传感器装置采用发射光纤(1)、接收光纤束(2)、以及矩形密闭壳体(3)的结构;其中,矩形密闭壳体(3)左、右端面中心设有发射/接收塑料光纤接口(4)和(5)且壳体(3)内填充透明液体(7)以抵消重力影响;接收光纤(4)是采用多根塑料光纤组成的蜂窝状排列的光纤束,且主接收光纤位于正中,6根光纤围绕在主光纤周围,形成第一层结构,再使用12个光纤围绕在第一层周围,形成第二层检测结构;当系统施加加速度时,悬臂梁偏离主接收光纤,其偏离方向就是加速度方向,通过计算主接收光纤与其周边接收光纤的光强差即可得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一种多孔ZnO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13170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310679553.3

    申请日:2023-06-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半导体薄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孔ZnO薄膜的制备方法,将丙烯酸锌和2‑甲基咪唑加入到丙烯酸中经磁力搅拌并超声震荡后得到混合溶液;再将苯偶酰和光引发剂加入到混合溶液中再次磁力搅拌并超声震荡后均匀形成锌基光固化树脂前驱体;使用旋涂机将锌基光固化树脂前驱体均匀地旋涂到硅片上,使用长波紫外线照射,生成丙烯酸锌‑丙烯酸共聚物有机膜;采用热处理法将丙烯酸锌‑丙烯酸共聚物有机膜转化为多孔ZnO薄膜。该方法制备工艺简单,原材料利用率高,几乎无副反应产物及工业废料,制备的多孔ZnO薄膜厚度均匀可控,且具有较好的表面形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