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53241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110768092.8
申请日:2021-07-07
Applicant: 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
IPC: C02F9/10 , C07C273/16 , C07C275/00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公开一种快速去除高浓度尿素生产废水中酸和/或重金属,回收尿素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所述尿素废水加热到35~85℃,加入含有碳酸盐的复合沉淀剂,所述复合沉淀剂中还包括聚合氯化铝,和/或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2)恒温加热搅拌,监控pH值至6以上,静置沉淀,得到上清液;3)将上清液经过滤纯化、蒸发浓缩、结晶得到尿素。本发明的方法通过添加复合沉淀剂的方式首先实现尿素废水中酸杂质的快速、高效、低成本去除,通过蒸发结晶不仅可以有效回收尿素资源,同时得到的尿素具有较高的纯度,可以依据废水的分类应用于农业或工业。
-
公开(公告)号:CN105936571A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610555818.9
申请日:2016-07-15
Applicant: 青岛科技大学 , 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
IPC: C02F9/14 , C02F103/38 , C02F1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9/00 , C02F1/46109 , C02F1/463 , C02F3/085 , C02F3/108 , C02F3/286 , C02F3/30 , C02F2001/46142 , C02F2101/30 , C02F2103/38 , C02F220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聚氨酯(PU)合成革废水的方法,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采用电催化絮凝预处理高浓度的PU合成革废水,将废水中的部分大分子有机物进行分解,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然后对电催化絮凝预处理后的PU合成革废水进行高效梯度厌氧反应处理,在梯度厌氧反应区内,对高浓度有机物进行分级、分步的厌氧分解;最后,对厌氧出水采用MBBR进行彻底的好氧生化降解,实现对高浓度合成革废水的有效降解和达标排放。本发明中所涉及的反应器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工艺集成度高,运行稳定,处理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4043329A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410324904.X
申请日:2014-07-09
Applicant: 云南大学 , 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44 , Y02A50/23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外加稀土强化剂提高烟气同时脱硫脱氮用生物膜填料塔脱氮效率的方法。本发明在生物膜填料塔系统循环液储槽的循环液中,加入低浓度稀土元素镧(La)和铈(Ce)的混合物作为生物活性强化剂,搅拌均匀后通过循环泵使其随循环液体喷淋到塔内的生物膜上,用以刺激及改善以自养菌为主的微生物菌群中的脱氮菌群对低pH强酸性生长环境条件的适应性,从而促进脱氮菌群的快速生长繁殖,以获得提高烟气同时脱硫脱氮用生物膜填料塔脱氮效率的效果。实验筛选出添加浓度配比为硝酸镧0.25mg/L、硝酸铈0.25mg/L的稀土强化剂。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法能使生物膜填料塔脱除NOx的效率分别提高了20.6%和13.9%,在生物法烟气同时脱硫脱氮技术应用效果上获得了显著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151088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105617.5
申请日:2013-03-28
Applicant: 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
IPC: G21F9/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F9/10 , C02F1/5236 , C02F1/56 , C02F2101/006 , G21F9/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核电废水中放射性元素铁、钴、锰和银的复合絮凝剂及处理方法,属于核电废水处理技术领域。该复合絮凝剂由化学沉淀剂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组成,所述的化学沉淀剂为高锰酸钾、硫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其中任意几种的组合;所述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和/或聚丙烯酸钠和/或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该处理方法的处理步骤包括:配置复合絮凝剂、投加复合絮凝剂、调节溶液的pH、搅拌、絮凝和过滤。本发明能有效去除核电废水中处于超低痕量浓度水平的多种放射性元素离子,具有反应过程快速高效、单步投加和产生危险化学污泥量少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043329B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410324904.X
申请日:2014-07-09
Applicant: 云南大学 , 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44 , Y02A50/23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外加稀土强化剂提高烟气同时脱硫脱氮用生物膜填料塔脱氮效率的方法。本发明在生物膜填料塔系统循环液储槽的循环液中,加入低浓度稀土元素镧(La)和铈(Ce)的混合物作为生物活性强化剂,搅拌均匀后通过循环泵使其随循环液体喷淋到塔内的生物膜上,用以刺激及改善以自养菌为主的微生物菌群中的脱氮菌群对低pH强酸性生长环境条件的适应性,从而促进脱氮菌群的快速生长繁殖,以获得提高烟气同时脱硫脱氮用生物膜填料塔脱氮效率的效果。实验筛选出添加浓度配比为硝酸镧0.25mg/L、硝酸铈0.25mg/L的稀土强化剂。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法能使生物膜填料塔脱除NOx的效率分别提高了20.6%和13.9%,在生物法烟气同时脱硫脱氮技术应用效果上获得了显著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211536675U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922011658.3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反冲洗率的布水布气组件及系统,所述布水布气组件包括滤砖本体、布水头、布气头,滤砖本体内部设有布水空腔和布气空腔,在布水空腔以及布气空腔沿滤砖本体长度方向的两侧各开设有一个与外部连通的控流间隙,并且在滤砖本体的底部开设有连接布水空腔和布气空腔的水流通道,布水头包括连接在布水空腔内顶部的固定杆一,以及依次连接在固定杆一下方的布水盒体、内含滤料的滤水管和连接管一,布气头包括连接在布气空腔内顶部的固定杆二,以及连接在下方的喷头和连接管二,滤砖本体两侧设有固定凸起、固定插孔和限位块,滤砖本体的顶部设有带有槽盖的开槽。本实用新型的布水布气均匀度达到90%以上,反冲洗能耗降低30%-40%。
-
公开(公告)号:CN207248667U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21327293.X
申请日:2017-10-1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
IPC: G01N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测定硝化菌剂性能的装置,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测定硝化菌剂性能的常规方法耗时长、操作繁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利用硝化过程中NH3转化为NO2-时会产生H+,导致反应区pH下降这一原理,提供了一种快速测定硝化菌剂性能的装置,包括碱液槽、反应区、蠕动泵、曝气装置和pH检测装置等,通过一段时间内泵入碱液的量来推算硝化效率,从而实现快速测定硝化菌剂性能,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快速、结果稳定且直观,适合于实际应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219414U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621231431.X
申请日:2016-11-16
Applicant: 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34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泥厌氧消化的装置,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它用于解决现有技术污泥厌氧消化装置效率低,稳定性差的问题,包括水解单元、脱水单元、调理单元和产甲烷单元,其中,所述的水解单元、脱水单元、调理单元和产甲烷单元依次连接,水解单元、调理单元和产甲烷单元上均设有进料口,脱水单元上设有排水层,产甲烷单元上设有出料口和导气管,水解单元、脱水单元、调理单元和产甲烷单元相邻的单元之间依次设有间壁一、间壁二和间壁三,间壁一、间壁二和间壁均为可开关活动装置,它通过将厌氧消化环节分为水解、脱水、调理和产甲烷四个阶段,可以针对性的提高各单元效率,进而提高整体污泥厌氧消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6203917U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21220983.0
申请日:2016-11-14
Applicant: 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
IPC: C02F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增温装置,包括被加热的污水处理装置、连接支杆、吸热导板和增温装置,所述污水处理装置长边上设置导轨;连接支杆与导轨平行、固定于污水处理装置内壁,吸热导板固定在连接支杆上;所述增温装置通过其底部的滚轮架设于导轨上。本实用新型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采用透镜模块组件以及镀有功能膜的改性玻璃组成四棱柱形增温装置,可根据不同的污水处理装置进行对应搭建;增温装置通过底部滚轮的滑动使得整体装置进行移动,方便灵活;通过在污水处理装置中设置吸热导板,借助透镜模块以及改性玻璃的增温保温作用,在冬季晴天上午4‑6小时内,温度能上升13℃—18℃/[m3废水],增温效果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20004378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246367.X
申请日:2025-03-0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2F1/461 , C02F1/469 , C02F101/38 , C02F101/34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择性吸附耦合电催化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石墨电极片在180~300℃煅烧;将功能单体与目标污染物按摩尔比1~2:1混合,溶解于含有机电解质的乙腈或甲醇溶液中,搅拌静置过夜,得到功能单体‑污染物复合物;以石墨片为工作电极,以填充有机电解质溶液的银电极为参比电极,电聚合完成后清洗,得到分子印迹电极,浸泡于水中待用;将分子印迹电极置于甲酸‑乙腈溶液中,超声后清洗,完成模板分子脱除;放入新污染物水溶液中,以小磁子搅拌,进行选择性吸附;吸附完成后,对分子印迹电极施加恒电压,持续降解污染物。本发明能降解含有‑OH或‑NH2的污染物,预先吸附新污染物,降低电催化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