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子印迹聚合物电催化极板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77154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765178.9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子印迹聚合物电催化极板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清洗电极板;将苯并[1,2‑B:4,5‑B']二噻吩‑4,8‑二酮、3‑硼酸噻吩、阿奇霉素、3,3’‑联噻吩和四丁基高氯酸铵的乙腈溶液,搅拌得聚合液;以石墨板作为工作电极和对电极,以非水系Ag+电极为参比电极,在聚合液中完成电聚合,得到MIP(PBth‑BQ)分子印迹催化电极;以MIP(PBth‑BQ)分子印迹催化电极为工作电极,石墨片为对电极,饱和甘汞为参比电极,恒温水浴搅拌,脱除模板,清洗。本发明电催化极板表面有孔,先包裹阿奇霉素,后脱除,吸附效果更好,选择性高,吸附与电催化协同作用,去除效果好。

    一种选择性吸附耦合电催化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0004378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246367.X

    申请日:2025-03-0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择性吸附耦合电催化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石墨电极片在180~300℃煅烧;将功能单体与目标污染物按摩尔比1~2:1混合,溶解于含有机电解质的乙腈或甲醇溶液中,搅拌静置过夜,得到功能单体‑污染物复合物;以石墨片为工作电极,以填充有机电解质溶液的银电极为参比电极,电聚合完成后清洗,得到分子印迹电极,浸泡于水中待用;将分子印迹电极置于甲酸‑乙腈溶液中,超声后清洗,完成模板分子脱除;放入新污染物水溶液中,以小磁子搅拌,进行选择性吸附;吸附完成后,对分子印迹电极施加恒电压,持续降解污染物。本发明能降解含有‑OH或‑NH2的污染物,预先吸附新污染物,降低电催化成本。

    一种用于多相抽提液处理的臭氧催化氧化系统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592509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008616.2

    申请日:2023-01-0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多相抽提液处理的臭氧催化氧化系统及工艺,涉及环境废水强化处理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外反应筒和内反应筒,内反应筒底部和中部的外周分别套设有第一催化组件和第二催化组件,催化剂为铜铈双金属陶粒催化剂。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进液;S2、紊流催化;S3、回流;S4、反冲洗。本发明通过建立出水循环能够加大水流扰动,使内外反应筒内呈现良好的紊流状态,并通过臭氧在内进水管和外反应筒中与多相抽提液的逆流接触和在两层催化剂组件中与多相抽提液的混合接触,增大臭氧催化剂与臭氧气体的接触效果,延长废水与臭氧化空气的接触时间,从而提高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

    一种处理含二甲基甲酰胺合成革废水的生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12951A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310083728.0

    申请日:2013-0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305 C02F3/301 C02F2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含二甲基甲酰胺合成革废水的生化方法,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其步骤为:将待处理的合成革废水通入好氧污泥-厌氧填料结构的新型膜生物反应器,该新型膜生物反应器包括好氧区和厌氧区;待处理的合成革废水先进入好氧区,好氧区采用专性驯化以硝化菌为优势菌群的活性污泥,控制好氧区污泥回流比为100-300%,并调节好氧区的pH值为8-9;经过好氧区处理后的合成革废水进入厌氧区,厌氧区填充悬浮填料,容积比为30-60%之间;经过厌氧区处理后的合成革废水排出好氧污泥-厌氧填料结构的新型膜生物反应器。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出水氨氮和总氮可以稳定达到《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2-2008)的排放标准。

    一种充-放电节能电催化污水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0004377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246365.0

    申请日:2025-03-0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放电节能电催化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清洗碳电极,将其同时作为阴极和阳极,插入污水中,在电化学反应池底部设置磁力搅拌;步骤二,对工作电极施加恒电压或恒电流,确保电压能降解污染物且阳极不发生析氧反应、阴极不发生析氢反应;步骤三,停止对工作电极施加电压或电流,监测开路电压,开路电压逐渐下降,利用电极储存的电能继续降解污染物;步骤四,重复步骤二和步骤三,直至电催化降解完成。本发明在保证去除效果的情况下节省电能,降低约30‑90%的能耗;恒电流充电催化步骤确保电流密度可控,保证安全生产;工艺简单,无需特殊设备及材料,适合现有污水处理系统升级改造。

    一种利用污泥碱性发酵液强化污水生物处理性能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6356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716214.9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污泥碱性发酵液强化污水生物处理性能的装置及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能耗高、操作复杂的技术问题。包括格栅、初沉池、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池、污泥混合池、污泥碱性发酵罐、污泥调理罐和压滤机,所述缺氧池的中部设有导流板,板间设置有悬浮生物填料,所述好氧池中部设有组合填料,所述污泥调理罐设有酸加药罐、混凝剂加药罐、氯化镁加药罐和快速搅拌器。本发明可有效提高污水处理性能,提高总氮去除率,提升缺氧池处理负荷,增强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稳定性,降低外加碳源投加量,减少污泥体积,削减污水厂碳排放量。

    一种藻生物膜快速成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21347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310791009.8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藻生物膜快速成膜的方法,该方法将活性污泥与过滤后的污水混合,加热搅拌,静置或离心,即得活性污泥胞外提取物,并涂抹于载体表面,水分蒸发后,将藻菌混合体涂抹于负载活性污泥胞外提取物的载体表面,重复活性污泥胞外提取物涂抹‑蒸发操作多次,得到负载藻菌混合体的载体,将负载藻菌混合体的载体浸泡于过滤后的污水中挂膜培养。该方法可将成膜周期缩短至2周以内,节省了藻生物膜污水处理工艺挂膜启动时间。仅1周形成的藻生物膜即可实现处理出水达GB 18918‑2002规定1级A标准,有效减少化学试剂和专用仪器设备的使用,降低成本和技术门槛,具有普适性,针对不同载体材料均有很好的促进效果,有利于快速推广。

    一种紧凑型旋转式藻生物膜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17125833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311103309.9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凑型旋转式菌藻生物膜反应器,菌藻生物膜反应器包括藻生物膜模块与导光模块,藻生物膜模块包括多个旋转构件和反应池,旋转构件中藻生物膜生长载体与动力传送带缠绕在主动轴与被动轴上,旋转构件顶端固定在固定架上,底端浸没在反应池中,由低速电机驱动旋转构件转动,导光模块包括可旋转式透镜支架,可旋转式透镜支架上端固定设有线性菲涅尔透镜,下端设有导光板,线性菲涅尔透透镜一侧设有步进电机,控制菲涅尔透镜随阳光角度转动,将阳光重定向并稳定聚焦于导光板入射端,为反应器内部提供稳定均匀的光照。本发明提高了阳光利用率,显著提高单位面积和空间的生物量,有利于处理效率提升,无需额外的曝气装置,增强了经济性。

    一种微磁载体式菌藻生物膜反应器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003394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955969.3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磁载体式菌藻生物膜反应器及其应用,该微磁载体式菌藻生物膜反应器上部设有进水口,微磁载体式菌藻生物膜反应器的顶部中间向内延伸设有灯管,微磁载体式菌藻生物膜反应器内部设有多孔布气板,多孔布气板底部通过气管连接有曝气头,曝气头外侧连接有气泵,微磁载体式菌藻生物膜反应器的侧壁下部设有出水口,微磁载体式菌藻生物膜反应器内装有微磁载体填料。使用该微磁载体式菌藻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废水,利用微磁载体填料的微磁作用促进微生物电子传递活性和能量代谢活性,使藻生物膜拥有更高的固碳脱氮效能,从而提高菌藻生物膜式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