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43834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810990270.X
申请日:2018-08-2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容器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容器负极用二硫化钼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方法:(1)在水中,将四水合钼酸铵或钼酸铵、苯胺、磷以及氧化石墨烯混合均匀;调节反应体系的pH为4~5,保温反应,获得前驱体;(2)在酸性条件和引发剂的作用下,前驱体发生反应,获得中间产物;酸性条件是指反应液的pH为1.7~2.3;(3)将中间产物与硫脲分散于水中,置于水热反应装置中进行水热反应,获得二硫化钼基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方法简单、高效;所获得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在锂离子电容器负极材料中应用具有优异的储锂性能,在锂离子电容器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072084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757315.6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电极材料包括:二氧化锡和磷,所述磷与所述二氧化锡转化反应生成的锡产生化合。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电极材料以二氧化锡为主体原料,在二氧化锡中添加磷复合为电极材料,磷的加入可以与二氧化锡转化反应生成的锡产生化合,以SnP以及LixSnP合金的形式进行脱嵌锂,改变了二氧化锡脱嵌锂的反应路径,从而降低了二氧化锡的充电电压平台,同时提高了材料的循环稳定性。本发明提供的二氧化锡‑磷复合电极材料在循环100~2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80%~90%,且与纯二氧化锡电极材料相比,充电电压平台降低了约0.5V,首次库伦效率提高了15%~19%,可见通过添加磷可以有效调控复合电极材料的充电电压并明显提高首次库伦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461908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811174582.X
申请日:2018-10-0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62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0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Mo/SnO2/Mo三明治结构薄膜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如下步骤:a、采用磁控溅射法在黄铜基片上沉积Mo膜;b、在Mo膜表面溅射沉积SnO2活性层;c、以b步骤得到的Mo/SnO2薄膜作为基片,继续溅射沉积Mo膜。该方法制备工艺简单,具有可设计性、可控制性、灵活性较高等优点。本发明的Mo/SnO2/Mo薄膜电极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通过对此三明治结构的膜层厚度的控制可极大提高SnO2电极的转化反应可逆性与稳定性,同时可有效缓冲SnO2电极的体积膨胀,表现出高首次库伦效率、高可逆容量、高循环稳定性、高倍率性能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354972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081727.2
申请日:2020-02-0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固态电解材料由基底材料和类石墨相氮化碳复合而成,所述基底材料包括硼氢化锂。该复合固态电解质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准备基底材料和类石墨相氮化碳,在气氛中的含氧量和含水量符合预设条件下,将准备好的基底材料和类石墨相氮化碳进行研磨,以使得所述基底材料和所述类石墨相氮化碳复合,形成复合固态电解质材料。该复合固态电解质材料具有优良的离子电导率,即通过添加类石墨相氮化碳可以有效的提高了硼氢化锂在室温过程中的离子电导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215634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2010105568.5
申请日:2020-02-2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氨气等离子球磨制备片状铝粉的方法及应用。方法为:在氨气气氛下,采用等离子球磨机将铝粉进行球磨,球磨时间为2~4h,工作电流为0.5~3A,激发电压为10~20kV,获得粒度为20-35μm的均匀片状铝粉;收集片状铝粉。所述片状铝粉在红外线可见光兼容隐身材料中的应用。本发明采用氨气等离子球磨机进行干磨,相比于普通高能球磨,大大提高了球磨效率,并利用等离子体对铝粉的电致塑性效应,进一步促进粉末的片状化。而相比于惰性气体等离子体球磨,氨气等离子体球磨过程中会有微量气固反应的发生,进而加速片状细化的同时使得粉末表面变得粗糙,降低光泽度,提高其可见光隐身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180789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081728.7
申请日:2020-02-0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固态电解材料由硼氢化锂、碘化锂、硫化锰复合而成;所述硫化锰的质量与所述硼氢化锂和所述碘化锂质量之和的百分比为5%~15%。本发明提供的固态电解质具有优良的离子电导率,其在室温下的离子电导率比硼氢化锂高出约4个数量级,并具有一定的电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411717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137116.4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可逆容量的经预锂化的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负极材料包括石墨类碳材料,均匀分布于其上的金属氧化物或硅,以及碳酸锂;相比对应的纯金属氧化物或硅负极材料,所述负极材料首次库伦效率高出5%~10%;且所述负极材料循环100~35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85%以上。其制备方法为将金属氧化物或硅粉体、碳酸锂粉体、石墨类碳材料和助磨剂搅拌混合并进行球磨。本发明通过添加碳酸锂降低负极材料首次充放电过程的不可逆容量,提高了首次库伦效率;通过添加石墨类碳材料提高了反应过程中材料的结构稳定性以及电极材料的导电性;且所述球磨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细化负极材料颗粒的尺寸,对负极材料体积变化具有缓冲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576223B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610010298.3
申请日:2016-01-0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M4/48 , H01M4/62 , H01M4/58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可逆容量的氧化锡基负极材料,所述氧化锡基负极材料为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体系的SnO2‑M‑C复合粉体材料,其中M代表过渡金属元素,包括Mn,Fe,Co,Cu,Ni过渡金属,过渡金属M占质量百分比含量的5~30%;C为石墨类碳材料;碳材料粉末C占质量百分比含量的5~50%,余量为SnO2粉体;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高可逆容量的氧化锡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具有高可逆容量的氧化锡基负极材料,通过在SnO2中添加过渡金属M、石墨类碳材料C,制备出结构稳定性好的SnO2基复合负极材料,以获得更长的充放电循环寿命;同时还能够起到改善SnO2负极嵌锂转化反应的可逆性,提高氧化锡基负极材料嵌锂~脱锂过程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逆性,以及电极材料的导电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258224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810058406.3
申请日:2018-01-22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表面包覆金属氧化物的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先采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辅助高能球磨法混合前驱体和锂源,将均匀混合后的粉体煅烧得到三元正极材料,再将三元正极材料与纳米级金属氧化物粉体按比例混合,将混合料进行放电球磨,得到表面包覆金属氧化物的三元正极材料。本发明通过合理调整球粉质量比和球磨机转速,只需采用一步放电球磨,无需繁琐的化学合成或者热处理便可制备出表面包覆金属氧化物的三元正极材料,该方法既提高了正极材料表面的导电性,同时有效抑制了正极表面与电解液的反应,从而使其循环稳定性得到改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047888B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510392149.3
申请日:2015-07-03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M4/38 , H01M4/58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热膨胀石墨片;(2)将纳米硅粉体、蔗糖以及热膨胀石墨片混合,将所得混合物加入乙醇与去离子水混合溶液中搅拌后进行溶液球磨;球磨转速为800~1600rpm,球磨时间为2~4小时,得到负极材料前驱体溶液;(3)将负极材料前驱体溶液干燥后,在保护气体氛围下进行碳化热处理,得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该材料的结构特征为纳米硅颗粒均匀分散在石墨烯纳米片基体上,最外层为碳包覆。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热处理与溶液球磨结合的方法,具有简单、高效、易于工业化生产等特点。本发明制备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结构稳定、循环性能好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