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嵌型钢式加强无梁楼盖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2877581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331065.5

    申请日:2012-09-0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内嵌型钢式加强无梁楼盖结构,包括整体浇筑而成的无梁楼盖和混凝土柱,于该无梁楼盖与混凝土柱连接节点位置设有内嵌型钢,该内嵌型钢包括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该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垂直焊接以形成十字形结构,并且,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均为宽翼缘H型钢。籍此,混凝土柱与无梁楼盖相交的节点区采用十字形的内嵌型钢进行加强,可有效提高其抗冲切能力,无需另设置柱帽,具有提高楼盖板与支撑柱连接处纵向、横向的抗弯能力和抗震性能的作用,同时还可方便混凝土柱与楼盖板的节点处理和降低施工难度。

    井式框架梁加强无梁楼盖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2864860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332426.8

    申请日:2012-09-0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nventor: 董毓利 王玲玲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井式框架梁加强无梁楼盖连接结构,包括整体浇筑而成的无梁楼盖和混凝土柱,于该无梁楼盖与混凝土柱连接节点位置设有井式框架梁,该井式框架梁包括两条横向栓钉加强条和两条纵向栓钉加强条,该横向栓钉加强条和纵向栓钉加强条相互垂直连接,并且各横向栓钉加强条和纵向栓钉加强条均包括矩形横梁和数个栓钉,该栓钉均垂直焊接于矩形横梁的上表面。当无梁楼盖和混凝土柱整体浇注后,该井式框架梁藏于无梁楼盖内,其具有连接刚度大和抗冲切能力好的优点,且便于节点处理和施工时的模板支撑。

    一种高温下柱抗火试验加载装置及其试验加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40034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111041434.2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温下柱抗火试验加载装置及其试验加载方法,该试验加载装置结构包括反力架,所述反力架通过两个竖直设置的千斤顶连接有传力钢梁,所述传力钢梁一端通过一个水平设置的千斤顶与所述反力架一侧连接,所述传力钢梁底部用于连接试验试件。基于本发明上述试验装置而设计的试验加载方法,能够实现弯矩和轴力的独立变化,能够单独的轴压或者偏心受压加载在模拟火灾下子结构混合试验中使用。

    一种不同边界条件下混凝土板火灾试验的固端传力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141867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010096521.7

    申请日:2020-02-1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同边界条件下混凝土板火灾试验的固端传力装置,包括工字钢(1)、全螺纹螺栓(2)、组合钢柱(3)、千斤顶(4)、分配钢梁(5)和铰支座(6)、反力钢架(7);所述工字钢(1)与所述组合钢柱(3)通过所述全螺纹螺栓(2)组装并安装在所述反力钢架(7)上,用于承担竖向荷载;所述分配钢梁(5)放在所述铰支座(6)与所述千斤顶(4)中间,用于分配所述千斤顶(4)竖向反力,并通过铰支座(6)进行集中荷载的二次分配。本发明为试验过程提供一种不同边界条件下混凝土板火灾试验的固端传力装置,可以将反力通过自主设计装置实现固端边界条件。

    一种装配式复合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连接结构和装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11903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1910156586.3

    申请日:2019-03-0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一种装配式复合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连接结构和装配方法,包括复合钢管混凝土柱和钢梁,该复合钢管混凝土柱内预埋有加强圆钢管,还包括节点环、连接片和若干连接件;该节点环设有上翼缘、下翼缘和腹板,该腹板上设有贯通的连接管,该连接管外周设有若干加劲肋,该上翼缘和下翼缘分别连接于腹板上端和下端并设有适配连接管端部的开口;该钢管混凝土柱一端插入开口,其套筒通过连接件与上翼缘或下翼缘固定连接;该连接片罩设于连接管外并与上翼缘、下翼缘和腹板密封固定,其上还开设有小孔;该钢梁与上翼缘、下翼缘和腹板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本发明保证了节点连接的可靠性,使节点的施工更加简单。

    一种火灾下梁-板子结构抗倒塌性能的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42047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1810730115.4

    申请日:2018-07-05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火灾下梁‑板子结构抗倒塌性能的测试装置和方法,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梁‑板子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安装到火灾试验炉上。在测试该结构抵抗倒塌性能的过程中,设置相应的边界条件用以模拟钢筋混凝土梁‑板子结构在实际结构中与周边结构的约束情况,并在结构上部的楼板表面施加均布荷载,从而来观察和记录钢筋混凝土梁‑板子结构中关键部位的位移、裂缝开展、板内钢筋受力情况和破坏模式等,充分掌握该类结构抵抗连续倒塌的能力。上述的一种火灾下梁‑板子结构抗倒塌性能的测试装置和方法,可以测得该类结构的耐火极限和极限承载力,从而可以掌握框架结构在火灾下的抗连续倒塌性能,为建立相应的抗火设计方法提供依据。

    一种装配式柔性连接装置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72744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1910261318.8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柔性连接装置及施工方法,包括低松弛高强预应力钢绞线、套筒、螺杆、上锚固帽、压帽、楔块、上锚具约束锚段、下锚具约束锚固段、楔块、压帽、受压弹簧和下锚具帽。本发明的柔性连接装置在轴向方向具有很强的抗拉拔能力,可以满足预制构件接缝处的受力钢筋的内力传递;还具有一定的侧向变形能力,当拼接的上锚具和下锚具或者外伸的柔性连接装置与灌浆孔存在无法调节的误差时,柔性连接装置通过自身的侧向变形可以完全插入灌浆孔,不影响构件的拼装;本发明的施工方法通过无收缩高强灌浆料预先灌入灌浆孔中,然后受柔性连接装置挤压,将多余浆体挤出,避免注浆不密实的风险。

    一种高温下叠合面抗剪性能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398065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332130.0

    申请日:2020-04-2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温下叠合面抗剪性能测试装置,采用叠合面剪应力分布较为均匀且端部约束对叠合面影响较小的Z形抗剪试件作为试验试件,其叠合面受力状态接近纯剪应力状态。在试件叠合面处预埋热电偶对界面温度进行实时监测,配合电阻丝式电热炉及MTS千斤顶加载装置,能够进行任一温度下的叠合面抗剪性能试验。设计一套新的加载连接及位移测量系统,解决了直接测量千斤顶下顶面位移后换算得到试件位移的方法所得数据不准确的问题,可以准确地测得不同温度下叠合面抗剪荷载-滑移曲线,充分掌握叠合结构在高温下叠合面的抗剪性能。

    一种柔性高强连接筋及其装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26323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212966.4

    申请日:2019-03-20

    Abstract: 一种柔性高强连接筋及其装配方法,包括两个锚固端头、套管和钢索;该锚固端头设有锚具帽、约束套和至少一楔块,该约束套设有变径孔,该若干楔块位于变径孔内且形成有通孔,该锚具帽罩设于约束套一端;该钢索两端分别插入两锚固端头的约束套并穿过通孔,钢索端部还锤入针体并形成外扩端,该针体端压紧锚具帽;套管套设于钢索上且位于两锚固端头之间。本发明适用于装配式结构的柔性高强连接筋及其装配方法,可有效避免由于钢筋变形导致的拼接困难或注浆困难的问题。

    一种单孔沉管隧道顶板耐火性能试验加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406184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442550.3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孔沉管隧道顶板耐火性能试验加载装置,滚轴加载装置是传力杆与液压千斤顶作用头固定,滚槽基座与一级分配梁固定,滚轴曲面与滚槽基座曲面相同;轴承加载装置是一级分配梁穿过轴承并用实心半滚轴填充上下间隙,轴承下部与二级分配梁固定;自平衡反力架和液压加载装置为四个三脚架传力装置提供向下的力。本发明提供了沉管隧道在单孔火灾以及外部荷载大的工况下的一种加载装置,克服荷载传递不均匀的缺陷和不足,能够满足单孔沉管隧道耐火性试验的要求;通过滚轴加载装置与轴承加载装置,使自平衡反力架、液压千斤顶、一二级分配梁形成整体,解决荷载大加载装置稳定性问题,保证试验的安全性;为多孔沉管隧道工程发生不同火灾工况研究与设计提供有力的支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