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器逆光抵近智能轨道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325704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110450164.4

    申请日:2021-04-2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航天器逆光抵近智能轨道控制方法,包括:根据开普勒轨道动力学方法在仿真环境中建立自身航天器运动轨迹与目标航天器运动轨迹的运动学模型;从所述运动学模型中获取自身航天器及目标航天器在t0时刻的观测量以及所述目标航天器在t0时刻的速度增量;将所述自身航天器的t0时刻的观测量输入训练效果收敛的动作网络计算t0时刻所述自身航天器的速度增量,根据所述速度增量对所述自身航天器的轨道进行控制;根据t0+T时刻所述自身航天器和目标航天器的观测量、方位角,判断速度增量进行轨道控制后自身航天器是否处于目标航天器的逆光观测范围内。利用本发明实施例可实现航天器间的逆光观测范围判断。

    航天器追逃智能轨道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311851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10450195.X

    申请日:2021-04-2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航天器追逃智能轨道控制方法,包括:从预先建立的追逐航天器和被追逐航天器的运动轨迹的运动学模型中获取t0时刻所述追逐航天器和被追逐航天器的观测量;将所述追逐航天器和被追逐航天器的观测量分别输入各自训练效果收敛的动作网络中计算t0时刻所述追逐航天器和被追逐航天器的速度增量;根据t0时刻所述追逐航天器和被追逐航天器的速度增量对追逐航天器和被追逐航天器进行轨道控制,获取t0+T时刻所述追逐航天器和被追逐航天器的观测量,根据观测量判断按照所述t0时刻的速度增量进行轨道控制后所述追逐航天器和被追逐航天器之间是否追逃成功。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航天器之间的准确追逃控制。

    一种地外天体表面热惯量反演与验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2713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655499.0

    申请日:2022-12-21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地外天体表面热惯量反演与验证方法,包括:利用目标地物不同深度处的内部测温数据计算目标地物热扩散率,结合目标地物热容的实验测量值,获得目标地物热惯量的计算值;利用热成像仪对目标地物的表面测温数据,根据热惯量理论计算模型,求解目标地物的热惯量;利用由内部测温数据计算得到的热惯量拟合修正热惯量反演模型,提高基于表面测温数据的热惯量测算精度。本发明旨在解决目前基于热成像仪表面测温数据的热惯量反演方法的测算精度问题,为融合热特性的地外天体表面危险地形识别和可通过性分析提供技术储备。

    一种基于能力模型的航天器任务推演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377119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110432096.9

    申请日:2021-04-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能力模型的航天器任务推演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进行态势评估,得到态势判定结果和基本能力指标集合;以n个1级期望态势为目标进行1级任务序列规划,并进行基于能力模型的多目标优化求解,得到1级基本能力指标集合;将各1级期望态势作为初始态势,各1级基本能力指标集合作为初始基本能力指标集合,重复任务序列规划和多目标优化求解的步骤,得到2级基本能力指标集合,依次类推,得到K级基本能力指标集合;选择最优态势发展支链,生成基于能力模型的任务推演结果。本发明解决了航天器实现对自身能力的快速评估、任务级指令的快速响应以及能力资源的快速分配问题,增强了对动态不确定场景的自主应变能力。

    面向空间博弈的自主驱离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353289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110450161.0

    申请日:2021-04-2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面向空间博弈的策略梯度强化学习自主驱离策略,包括:选取一护卫星作为第一航天器和第二航天器的参照点,获取第二航天器的预定的水滴运动轨迹,在仿真环境中建立CW轨道相对运动学模型;获取t0时刻第一航天器和第二航天器的观测量,根据所述水滴运动轨迹获取所述第二航天器的速度增量;将t0时刻第一航天器的观测量输入训练效果收敛的动作网络计算t0时刻所述第一航天器的速度增量,进行轨道控制;计算t0+T时刻第一航天器观测量,根据所述t0时刻第二航天器的速度增量计算t0+T时刻第二航天器的观测量;根据t0+T时刻第一航天器和第二航天器的观测量计算距离并进行驱离判定。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航天器之间的准确驱离控制及判定。

    一种基于融合目标姿态的机动过程能源角动态跟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61424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010687180.0

    申请日:2020-0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融合目标姿态的机动过程能源角动态跟踪方法,一方面综合电推轨控坐标系、电推点火压倾角需求、太阳矢量方向、轮控能力关系,给出电推点火过程满足能源角精度指标的动态跟踪能源角计算方法;另一方面,根据电推轨道转移中的点火方向调整需求,通过轨迹规划获取机动过程每个时刻的目标姿态四元数,实时解算针对当前时刻、当前轨位的目标能源角,得到相对点火方向调整初始时刻的能源角偏差,以轨控点火方向所在轴作为姿态补偿欧拉轴,将能源角偏差作为姿态补偿欧拉角,获取融合目标姿态,从而在电推点火方向调整到位后即刻满足对日能源要求。该方法已在轨应用于我国新一代地球同步轨道大型卫星平台,具有高度的工程实用价值。

    一种基于序列图像的软着陆高精度避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24142B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010681358.0

    申请日:2020-07-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序列图像的软着陆高精度避障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包括:在下降图像中找到安全着陆点位置;根据安全着陆点在下降图像中的位置计算安全着陆点在成像时刻着陆器本体系下的方向矢量;在下一幅下降图像还未获取期间,安全着陆点在当前时刻着陆器本体系下的位置和速度通过惯导外推着陆器位置和速度变化获取;否则根据上一幅下降图像和当前获取的下降图像中安全着陆点方向矢量结合测速敏感器和IMU测量计算安全着陆点在当前成像时刻着陆器本体系下的位置和速度;根据安全着陆点在当前时刻着陆器本体系下的位置和速度确定着陆器本体下控制指令,按照该控制指令进行控制完成避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