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96033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211518919.0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7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8 , G06N3/006 , G01R31/52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输电系统故障的诊断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采集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仿真模型多次仿真中发生不同类型故障时的仿真故障数据;对每次仿真的仿真故障数据进行分解得到多个分量;根据同一组的多个分量构建故障特征向量;利用故障特征向量构建的样本集合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故障诊断模型进行训练;获取实际运行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发生故障时的目标故障数据;对目标故障数据进行分解得到目标分量;根据目标分量组成故障特征向量输入至已训练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故障诊断模型,得到实际运行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发生的故障的故障类型。本申请可准确判别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直流线路故障和逆变侧交流系统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1960247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32308.5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GC主站省地协同控制的防误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地级AGC主站在接收到省级AGC主站的参数指令后,会先判断该指令是否异常。如果发现指令异常,则不立即执行该指令,而是触发相应的防误措施,以避免指令异常导致的系统故障。这样可以有效防止AGC系统调节异常,保障电网的运行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48261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26135.9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储能变流器参数自适应调节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构建储能变流器的等效电路,确定所述储能变流器的电学参数解析表达式;根据李雅普诺夫稳定判据对所述储能变流器的电学参数解析表达式进行处理,确定理论功率最大值Pmax;实时采集所述储能变流器的输出有功功率P,根据所述输出有功功率P和所述理论功率最大值Pmax的比较关系对储能变流器参数进行调整。本发明通过精确建模、实时监测和自适应调整,实现了对储能变流器参数的优化调节,提高了其工作效率和稳定性,降低了维护成本,为储能系统的可靠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719511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51984.1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433 , G06F18/213 , G06F18/15 , G06F18/23 ,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故障场景削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电力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异常电信号并根据异常电信号生成至少一张故障波形图;对故障波形图进行时域分析和/或频域分析,得到多个不同维度的时域特征数据和/或多个不同维度的频域特征数据;将全部故障波形图的时域特征数据和/或频域特征数据归一化得到初始矩阵,并按第一预设处理方式处理初始矩阵得到中间矩阵;按第二预设处理方式处理中间矩阵得到目标矩阵,目标矩阵的行数为目标故障场景的数量。本发明实现了电力系统中多个故障场景的削减,能提高继电保护的测试效率,及时发现电力系统中的故障,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3852071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111113716.9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双电压源型变换器柔性合环装置直流侧合环控制方法,包括闭合带电开关,启动双电压源型变换器柔性合环装置,采用整流控制策略,调节直流侧合环开关两侧的直流母线电压至相等时,闭合直流侧合环开关,完成无冲击合环,避免了合环冲击引起配电系统保护误动作。合环完成后,第二电压源型变换器采用交流稳压控制策略,控制交流阀侧输出基波电压与第一电源电压相同,断开第一电源开关后,控制第一负荷母线电压跟踪第一电源电压,保证供电电压质量。第一负荷母线电压恢复后,控制第一负荷母线电压跟踪第二电源电压,使第一负荷母线电压等于第二电源电压后,闭合转换开关,退出双电压源型变换器柔性合环装置,完成不停电负荷转供。
-
公开(公告)号:CN112199861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1176274.8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Q10/0639 , G06Q50/06 , H02J3/0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配电网合环调电可行性的判断方法,基于合环操作场景的设备运行方式和运行数据,通过电网静态等值计算,获得合环操作两端母线所在变电站的上一级变电站的等值电源;在两个等值电源之间建立合环调电操作涉及的一次设备、负荷和继电保护等自动控制装置模型;进行模型合环调电仿真计算,获得设备合环运行电气模拟量向量和开关量向量;基于电气模拟量向量、开关量向量及一二次设备基础数据,通过比率分析法获得合环运行评价指标并经计算获得评估值,用评估值判断合环调电可行性。本申请配电网合环调电可行性的判断方法,依据一二次设备基础数据及仿真模型的计算数据,不依赖人工主观判断及经验,提高了合环调电可行性判断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10390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011347936.3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力用电线电缆头伸缩套安全防护装置,所述装置拆装方便,占用空间小,松开端子后,活动套管自动弹出,能自动实现与金属带电部位绝缘隔离,与外界形成绝缘,绝缘隔离过程时间极短,防止人员触电。所述装置一经安装无需拆卸,使用方便,可长时间带电使用,操作过程方便,操作过程中不会造成人员触电,也不会造成电缆短路或接地,并且电缆检修维护过程中无需做绝缘包裹,运行维护效率高。避免目前带电电缆在拆接工作过程中容易造成人员触电及电缆回路短路或接地的问题,有效提高了端子接线松动造成设备二次回路开路,查找设备装置故障时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531369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011348324.6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力用自动绝缘线鼻子装置,所述装置接于电缆上后,能够有效避免触碰所述装置的金属部分造成人员触电的风险发生,也能够避免安装在导线上的所述装置碰触到设备外壳或者其他带电的端子,造成交、直流回路短路或接地的问题,当电缆接线回路端子松动造成接线回路开路时,能够快速定位故障点。所述装置安装后,金属部分均在活动套管的绝缘隔离中,绝缘安全有效,防止人员触电;当所述装置脱离端子时,活动套管自动快速弹出,绝缘隔离速度快。
-
公开(公告)号:CN114722757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312538.0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367 , G06F17/14 , G06F7/6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高通滤波器的电磁暂态建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可以快速、便捷、准确的对高通滤波器进行电磁暂态建模,有利于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该方法包括:首先,根据高通滤波器确定高通滤波器的频域模型,其次,根据拉普拉斯反变换和高通滤波器的频域模型,得到高通滤波器的分时段时域积分模型;最后,根据梯形法则和高通滤波器的分时段时域积分模型,得到高通滤波器的分段时域电磁暂态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412144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12448.0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相变压器,包括子变压器LT和子变压器ET;子变压器LT包括绕组LTa、绕组LTb和绕组LTc,子变压器ET包括绕组ETa、绕组ETb和绕组ETc;绕组LTa中的一次绕组LTa1和二次绕组LTa2,绕组LTb中的一次绕组LTb1和二次绕组LTb2,绕组LTc中的一次绕组LTc1和二次绕组LTc2;绕组ETa包括正极线圈ETa1、负极线圈ETa2和二次绕组ETap,所述绕组ETb包括正极线圈ETb1、负极线圈ETb2和二次绕组ETbp,所述绕组ETc包括正极线圈ETc1、负极线圈ETc2和二次绕组ETcp。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移相变压器的移相调节功能调节两侧母线电压相位差,从而实现无冲击电流合环,完成合环调电。同时基于Z型接线绕组具有良好的零序电流导通能力,进而达到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了对于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