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侧墙及轨道车辆
    5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806479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739372.1

    申请日:2020-07-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领域,提供轨道车辆侧墙及轨道车辆。轨道车辆侧墙包括并排设置的多根立柱,多根所述立柱包括位于两侧的门立柱以及位于所述门立柱之间的多根中部立柱,所述门立柱的下端适于抵接在轨道车辆的底架边梁上,所述中部立柱的下端与所述底架边梁的上表面间隙相对设置,并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中部立柱与所述底架边梁。本发明采用中部立柱与底架边梁不接触,通过连接件连接,解决了以往侧墙立柱(中部立柱)与底架边梁间隙不一致,部分位置间隙较大,无法焊接的技术问题。

    车体结构及具有其的列车
    5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909753B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810639271.X

    申请日:2018-06-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体结构及具有其的列车。该车体结构包括转向架、车厢、枕梁和转向架连接销轴,转向架包括空簧座;枕梁设置在车厢的顶板上;转向架连接销轴沿与车厢的顶板平行的方向穿设于空簧座和枕梁内以将转向架与车厢可拆卸地连接。从而能够避免转向架通过螺栓穿过车厢顶板与车厢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转向架空簧座通过穿设于车体枕梁的螺栓与枕梁连接导致车体容易漏水的问题。

    轨道车辆侧墙结构及轨道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0466550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10794412.X

    申请日:2019-08-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侧墙结构及轨道车辆,包括侧墙本体,在所述侧墙本体上构造有中空区域,还包括:窗框结构,所述窗框结构包括窗框上横梁、窗框下横梁、第一单层窗立柱和第二单层窗立柱,所述窗框上横梁、窗框下横梁、第一单层窗立柱和第二单层窗立柱为一体式成型并构造成整体式单层结构,所述窗框结构嵌设在所述中空区域内并与所述侧墙本体焊接为一体。该轨道车辆侧墙结构具有可以同时适用激光焊和点焊,提高了模具和定位工装的通用性,节省了原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的优点。

    轨道车辆及其碰撞吸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353363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039696.3

    申请日:2018-0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F1/00 B61F1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碰撞吸能装置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一级吸能结构具有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吸能腔;二级吸能结构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吸能管,吸能管的第一端相连接与一级吸能结构相连接;其中,吸能管为中空结构,吸能管上具有第一诱导部。该吸能管结构的结构简单,且由于具有第一诱导部,在发生碰撞时,吸能管首先在设置第一诱导部的部位变形,使得吸能管的变形处于可控状态,避免轨道列车的其他部分发生不可控的形变而威胁车内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本方案提升了碰撞吸能装置的防碰撞性能。

    底架结构及具有其的列车
    5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928359A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810746845.3

    申请日:2018-07-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底架结构及具有其的列车。该底架结构包括枕梁、牵引梁、枕内纵梁以及内边梁,枕梁沿底架结构的横向布置;牵引梁设置在枕梁的前端,并沿底架结构的纵向布置;枕内纵梁设置在枕梁的后端,并沿底架结构的纵向布置;内边梁设置在枕梁的两侧,并沿底架结构的纵向布置;其中,牵引梁、枕梁以及枕内纵梁沿底架结构的前端至后端的方向强度依次递减以将作用于牵引梁上的牵引力传递至内边梁。从而将来自转向架的牵引力均匀分布,实现车体的整体承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列车底架无法将转向架的牵引力均匀传递的问题。

    跨座式单轨车辆车体
    6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742923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510133846.7

    申请日:2015-03-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30/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车体,包括底部骨架和与之连接的裙板结构,所述裙板结构自车体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且,所述裙板结构包括上层裙板和下层裙板;所述上层裙板的顶部和所述骨架转动连接,以使其能够向外侧翻转。该车体裙板结构从整体上将车体骨架的两侧进行包覆,车体的噪声在包覆整个骨架的裙板结构内部抵消,从而起到较好的隔音降噪作用;而且也使得整个车体形成较为完整的外壳,另外,上下层分设的方式既满足了裙板结构自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外观一致、连续性要求,保证与车体外侧墙衔接,又能够降低制造难度。下层拆卸可在检修时降低车体整体高度,降低厂房等要求和操作难度。上层裙板翻转也便利于技术人员检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