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2508614U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20576264.2
申请日:2020-04-1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喷射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油气混合喷射装置,其包括:第一喷油器组件,包括进油阀;油气混合组件,安装于第一喷油器组件的一端且包括混合壳体和导流座,混合壳体内限定出混合腔,导流座设于混合腔内且与混合壳体围成环形腔,混合壳体上还设有进气孔和平衡孔,导流座上设有进气槽、通气孔及油液孔,进气槽与通气孔连通,通气孔和油液孔沿轴向贯穿导流座,通气孔的一端设有喇叭槽,喇叭槽的横截面积沿气体的流动方向逐渐减小;第二喷油器组件,设于油气混合组件上且包括喷射阀。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油气混合喷射装置体积较小、能够实现将雾化后的油液与一定的气体按比例混合后完全喷出。
-
公开(公告)号:CN211474194U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922268897.7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轮增压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涡轮增压器蜗壳及涡轮增压器。其中涡轮增压器蜗壳包括相互连通的入口、流道和出口,入口与发动机的排气口连通,且入口设置两个,流道设置有一个,两个入口的一端与发动机的排气口连通,另一端与流道连通;两个入口之间设置有隔板,隔板延伸至流道内的长度可调,以调节通过两个入口进入流道的废气的混合距离。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采用上述轮增压器蜗壳的涡轮增压器。本实用新型将涡轮增压器蜗壳设置为双入口、单通道,并在两个入口之间设置长度可调的隔板,延长了经由两个入口的废气进入流道混合之前的距离,降低发动机排气的干扰强度,提升了发动机的低速工况下的扭矩,制造简单,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218717020U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22805752.8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变流量双流道涡轮机及具有其的增压器和车辆。可变流量双流道涡轮机,包括:涡轮;涡壳,涡壳具有相互独立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其中,第一流道的第一进气端与发动机的第一排气管连通,第一流道的第一出气端与涡轮连通,第二流道的第二进气端与发动机的第二排气管连通,第二流道的第二出气端与涡轮连通,第一出气端与第二出气端关于涡轮的几何中心对称设置。应用本方案,涡壳具有相互独立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且第一流道的第一出气端与第二流道的第二出气端关于涡轮的几何中心对称设置,避免了传统双流道涡轮机的流道之间气流互相干扰的技术问题,使得有更多的气体吹向涡轮推动涡轮做功,发动机具有更好的低速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17813683U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21935046.9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流道涡壳组件及具有其的涡轮增压器,其中,双流道涡壳组件包括:涡壳本体;旁通阀座,旁通阀座与涡壳本体连接,至少部分旁通阀座位于涡壳本体的腔体内;旁通阀座上开设有旁通流道,旁通流道沿旁通阀座的长度方向贯通地设置;旁通流道被隔板径向分隔成互不连通的两个流道,隔板具有与旁通阀座内壁连接的第一区域和远离旁通阀座内壁的第二区域,第二区域的厚度小于第一区域的厚度。本实用新型中隔板采用非等厚结构,第二区域的强度相对较弱,在温度变化过程,第二区域的形变将大于第一区域的形变,即第一区域部分的形变应力被第二区域的形变吸收,从而减小了旁通阀座外圈的受力,降低旁通阀座开裂的风险。
-
-
公开(公告)号:CN217270552U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21096732.1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M35/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进气歧管结构、动力总成及车辆,进气歧管结构包括本体,本体具有稳压腔,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气支管,进气支管内设置有分隔部,分隔部将进气支管的内部分隔成至少两个的进气流道,各进气流道的长度相同地设置。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一个进气支管内实现了双流道进气的技术效果,降低了进气歧管内进气涡流或各缸进气干扰对进气效率的影响,从而能够提高进气效率,降低泵气损失,进而提高发动机热效率。采用本申请的进气歧管结构,不需要动力执行器,结构紧凑,成本低,可靠性高,对进气长度不做特殊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211474315U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922284178.4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M6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喷油器转换接头。喷油器转换接头包括固定组件,用于安装于油轨或油缸上;转换接头,用于连通油管和喷油器,转换接头与固定组件可拆卸连接,转换接头的一端设有与油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转换接头的另一端设有与喷油器的进油口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喷油器转换接头中的固定组件用于固定转换接头,并将转换接头固定在油轨或油缸上,便于稳定地与喷油器连接;转换接头用于连接油管和喷油器,方便汽油喷油器与油管连接,使用转换接头也使喷油器与油轨总成或相关供油管路的连接更加可靠及灵活。
-
公开(公告)号:CN204041539U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20424357.8
申请日:2014-07-30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4D29/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降低涡轮增压器压气机侧漏油风险的压叶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压气机叶轮主体背面上布置有以中轴为圆心向外延伸的加强筋,压气机叶轮主体上每根加强筋之间为向下凹陷的环形稳压腔,压气机叶轮主体上对称开有两个导风孔。其通过形成的稳压腔提高增压器的抗负压能力,降低漏油风险;可以降低由于轮毂处材料过多造成的铸造缺陷,同时通过加强筋结构提高强度,提高增压器的使用寿命;可以降低压叶轮重量、转动惯量,提高增压器的瞬态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202273776U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20382503.1
申请日:2011-10-10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M25/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柴油发动机的EGR结构,由EGR阀、EGR分配管、EGR冷却器、排气歧管、EGR冷却器连接管、EGR阀连接管组成,其特征在于:排气歧管通过EGR冷却器连接管与EGR冷却器一端连接,EGR冷却器另一端通过EGR阀连接管与EGR阀1连接,EGR阀通过EGR分配管与EGR进气歧管连接,进气歧管有四个支管。所述的EGR分配管具有一个横腔结构,横腔与进气歧管的每个支管分别独立连接。其通过在EGR阀与进气歧管之间增加EGR分配管,使各缸的EGR率很容易达到均匀,降低了进气歧管的开发难度及CFD优化分析的周期。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