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8783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748248.5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572 , H01M50/249 , H01M50/296 , H01M50/24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33 , B60K1/04 , B60L58/27 , B60L58/12 , B60L50/64 , B60L53/80 , H01R24/00 , H01R13/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总成、热管理的控制方法及车辆。动力电池总成包括:箱体,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电池端连接器;电池固定框架,电池固定框架与箱体连接,电池固定框架上设置有车端电连接器,车端电连接器与电池端连接器连接;其中,箱体的侧壁上还设置有防水部,至少部分的防水部位于电池端连接器的上方,以防止液态水流入电池端连接器和车端电连接器所在的区域。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设置防水部且保证至少部分的防水部位于电池端连接器的上方,防止液态水流入电池端连接器和车端电连接器所在的区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换电过程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提高电池系统连接的可靠性,改善雨雪天气下换电过程的安全性,提高换电站的运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454436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251002.7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48 , H01M50/24 ,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50/2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内冷却液泄露检测系统、电池包及车辆,属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电池包内部的电池支架和冷却液泄露检测模块,所述电池支架包括设置在液冷板上的主体支撑板,所述主体支撑板与液冷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对冷却液进行吸附的吸液板,所述主体支撑板顶部对称布置有Ω型支架和空心矩形架,所述湿度控制模块包括分别布置在主体支撑板顶部的探测单元和控制单元。本专利提供一种电池包内冷却液泄露检测系统、电池包及车辆,对冷却液进行吸附,避免冷却液泄露引发的整包绝缘故障,同时可以反馈冷却液泄露故障。可以快速进行支架设计,满足不同附件的固定问题,缩短产品设计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633076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46421.1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采用轻量化铝合金材料的底护板与汽车,属于底护板技术领域,解决了底护板由于多为钢板,重量较重的问题。所述底护板包括上层防护板、第一减震板、铝基轻量化材料板、第二减震板和下层防护板;所述上层防护板与第一减震板连接;所述第一减震板与铝基轻量化材料板连接;所述铝基轻量化材料板与第二减震板连接;所述第二减震板与下层防护板连接。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汽车材料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31539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708031.3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258 , H01M50/249 , H01M50/209 , H01M50/244 , H01M50/507 , H01M50/519 , H01M50/503 , H01M10/42 , B60L50/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及具有其的车辆。电池模组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有多个从控制器容腔和电芯容腔;电芯组,电芯组为多个,电芯组设置于电芯容腔内,电芯组至少包括多个电芯,多个电芯沿电芯的厚度方向堆叠设置;高低压集成组件,高低压集成组件为多个,每一高低压集成组件与至少两个电芯组连接,高低压集成组件沿电芯的厚度方向延伸设置,高低压集成组件与汇流排连接;从控制器,从控制器设置于从控制器容腔内,从控制器与高低压集成组件连接。应用本方案,电池模组内集成高低压线束,减小线束占用空间,减少连接器数量及对接频次,提高电芯空间占用率,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电池内可容纳电芯数量有限而导致的车辆续航里程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20742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1548801.2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10/42 , H01M10/48 , H01M50/242 , H01M50/262 , B60K1/04 , B60L50/6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动力电池、电动车辆及设计方法。包括下箱体总成、上箱体总成、压力传感器、BMS主控制器和低压线束;所述下箱体总成和上箱体总成固定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和BMS主控制器固定在上箱体总成;所述低压线束与压力传感器、BMS主控制器连接。本发明通过将电池包内部件布置在包外上箱体总成上,合理利用整车空间,节省电池包内布置空间;通过上箱体总成内部布置防火材料,提升上箱体总成及动力电池针对热失控防护能力;通过上箱体总成增加缓冲减震结构,提升上箱体总成模态,解决了某些动力电池布置空间紧张、热失控和上箱体总成模态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954596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614049.7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50/289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7 , G06F30/1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TC动力电池系统及设计方法,系统由底护板、电芯、底部胶水、弹性介质、侧面胶水、中部支撑支架、箱体及液冷板构成;电芯通过底部胶水、侧面胶水、中部支撑支架与液冷板和箱体固定;电芯与箱体通过侧面胶水粘接时,通过限位条进行胶层厚度控制,并在电芯间加入弹性介质;电芯通过中部支撑支架与箱体连接,支撑支架具有配合面特征;箱体由边框和中部纵梁构成,边框和中部纵梁均存在胶粘平面,分别为胶粘平面Ⅰ、胶粘平面Ⅱ,且边框的胶粘平面Ⅱ在碰撞工况下不能侵入电芯。本发明可在不降低热失控防护能力前提下,采用通用电芯进行CTC电池方案设计;设计思路沿用非CTC电池的成熟方案,零部件变动小,且不涉及过多工装变动。
-
公开(公告)号:CN115775937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675830.5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54 , H01M10/613 ,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10/625 , H01M10/617 , H01M10/655 , H01M50/531 , B60L50/64 , B60L58/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总成、车辆,该电池总成包括上箱体、下箱体、储能单元,上箱体与车身边梁连接;下箱体与上箱体连接,下箱体与上箱体围设成容纳腔;储能单元设置于容纳腔内,储能单元为多个,各储能单元包括多个隔离片,相邻的一组隔离片之间设置有正极片,另一组相邻的隔离片之间设置有负极片,各隔离片上均设置有冷却部和离子导通部,冷却部和离子导通部沿隔离片的长度方向交替地设置,冷却部用于将储能单元在充放电过程中生产的热量导出,离子导通部用于供储能单元充放电时锂离子自由通过,这样设置使得电池工作产生的热量能够用于乘员舱取暖,避免冬季电动车为取暖而使续驶里程减少,提高整车的续驶里程和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764028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227823.9
申请日:2022-10-0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48 , B60L50/60 , G01D21/02 , H01M50/249 , H01M50/231 , H01M50/24 ,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上箱体及设计方法,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包括上箱体本体、结构加强涂层、防火保温涂层、阻湿泄压结构及监测系统;结构加强涂层粘接于上箱体本体外侧;防火保温涂层粘接于上箱体本体内侧,阻湿泄压结构螺接于阻湿结构安装面上,监测系统置于上箱体本体的监测系统安装面上。本发明在上箱体内外粘贴结构加强、环境保温、防火材料,可满足上箱体承重需求,有效控制动力电池热失控时火势蔓延,搭载阻湿防爆结构进行湿气阻隔,同时内置温度传感器、密封法兰面压力传感器,进行电池包内温度监测及紧固螺栓力矩衰减监测,该上箱体为高度集成化、多层次、多功能化的,具备承重、防火、阻湿、动态检测等功能的动力电池上箱体。
-
公开(公告)号:CN115312953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204712.6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10/633 , H01M10/615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4 , H01M10/6556 , H01M10/6567 , H01M10/657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总成及其热管理控制方法、电动车辆,动力电池总成包括:能量存储单元,能量存储单元包括下箱体,下箱体包括纵向边梁和横向边梁,横向边梁与多个加强梁相连接,多个加强梁沿下箱体的宽度方向间隔地设置,多个加强梁中与纵向边梁相邻的加强梁与纵向边梁之间形成第一容纳空间,多个加强梁中相邻的两个加强梁之间形成第二容纳空间,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用于容纳电芯。纵向边梁与加强梁均能够对电芯进行加热,有效地提高了电池的加热效率,提升了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充电效率,改善了用户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5241592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865281.1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244 , H01M50/264 , H01M50/2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态电池模组,包括下箱体、端板、上盖板、电池组和弹性限位机构;下箱体和端板围设形成容纳腔;上盖板与端板顶部端面连接;电池组设置在容纳腔中,电池组包括多个电芯,弹性限位机构与电池组的上表面连接或抵接,弹性限位机构与上盖板下表面连接或抵接;弹性限位机构通过弹力作用将电池组限位在弹性限位机构和下箱体之间;本发明解决固态电池电芯成组后电芯间压力低,回弹速度慢等问题,保证电池在整个生命周期循环过程中都有较高的压力;加热膜可在低温环境下加热电芯,箱体内填充空气和/或隔热物质,使电芯在合适的温度区间内工作;该电池模组集成从控制器,从控制器与加热膜及柔性电路板集成,模组集成程度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