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49709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110238056.7
申请日:2011-08-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A61K38/18 , A61K9/06 , A61P3/10 , A61P17/02 , A61P25/02 , A61P9/14 , A61K31/025 , A61K31/131 , A61K31/7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足的外用凝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携氧、抑菌材料并含有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的外用凝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剂基本上含有:药物成分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携氧材料、抑菌材料、凝胶基质、稳定剂、保湿剂、促渗剂、表面活性剂及pH调节剂。
-
公开(公告)号:CN102051354A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910219621.8
申请日:2009-11-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微胶囊,特别是涉及一种包封有丝状支架的微胶囊及其制备和应用,在传统的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或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内包封有丝状支架,形成一种相互连通的、无规则的、网格状空间结构,将微胶囊内腔通过固态支架分割成体积更小的腔室。在传统的微胶囊内,细胞聚集并生长形成较大的细胞团,由于细胞团内物质传递的限制,导致细胞出现坏死。本发明制备的微胶囊内的支架可以为细胞提供附着作用,并改善微囊内细胞的生长分布趋势,使细胞在微囊内聚集形成多个细胞聚集体,既改善了营养物质传递,又满足了细胞的类组织化三维培养。
-
公开(公告)号:CN101831002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0910010654.1
申请日:2009-03-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8B3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织工程用海藻酸钠的制备方法,其以市售食品级海藻酸钠为原料,经活性炭吸附并形成凝胶,此凝胶分别经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浸泡,再经鳌合剂溶解并过滤与透析,最后在无菌环境下,用有机溶液将海藻酸钠析出并冷冻干燥。本发明通过上述过程去除海藻酸钠中杂蛋白、内毒素等杂质,获得组织工程用海藻酸钠。
-
公开(公告)号:CN101319200B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710011636.6
申请日:2007-06-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细胞培养与移植,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微囊化CHO细胞的无血清培养基,其以DMEM/F12为基础培养基,针对微囊化细胞生长代谢特点,并添加一定比例的胰岛素、大豆卵磷脂、吐温80、环庚三烯酚酮(Tropolone)、柠檬氨铁(FAC)、亚硒酸钠、β-巯基乙醇、氨基酸。本发明的无血清培养基能使微囊化CHO细胞旺盛的生长,细胞密度、产物表达和活性都达到或优于有血清培养基细胞培养的水平,说明本发明的无血清培养基可以替代有血清的培养基用于微囊化CHO细胞的培养与移植,大幅降低培养成本,提高微囊化动物细胞的生物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0484573C
公开(公告)日:2009-05-06
申请号:CN200510046818.8
申请日:2005-07-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漂浮-生物粘附协同型微粒的制备方法,先以水中干燥体系制备乙基纤维素漂浮微球,然后在乳化体系中用海藻酸钠包衣,最后把海藻酸钠-乙基纤维素微粒分散在壳聚糖溶液中发生离子凝胶化,形成壳聚糖膜,制得漂浮-生物粘附微粒。本发明制备微粒的原材料是广泛用于药学研究和应用领域的、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的生物材料乙基纤维素、海藻酸钠、壳聚糖。这种漂浮-生物粘附协同型微粒可用于运载胃内发挥作用的水微溶或水不溶小分子药物,也可用于运载胃部吸收的许多酸性药物以及在十二指肠以上消化道部位吸收的药物。该制剂能显著延长药物在胃内的滞留时间,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
-
公开(公告)号:CN101319210A
公开(公告)日:2008-12-10
申请号:CN200710011633.2
申请日:2007-06-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12N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固定化,其以重悬微生物的海藻酸钠溶液和纳米碳酸钙为分散相,液体石蜡或植物油为分散介质,Span85为表面活性剂,通过搅拌乳化形成液滴,再以冰醋酸为凝胶引发剂制备包埋有微生物的海藻酸钙凝胶珠,该凝胶珠与壳聚糖溶液反应交联,形成聚阳离子-聚阴离子络合膜,最终形成包埋有微生物的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该方法制备过程条件温和,仪器设备要求简单,易规模化,且制备过程中微生物细胞活性保持良好,细胞泄漏率较低。因此,该技术适合酵母菌、大肠杆菌、乳酸菌、硝化细菌等多种微生物的固定化包埋,实现微生物的高密度和规模化培养。
-
公开(公告)号:CN1891208A
公开(公告)日:2007-01-10
申请号:CN200510046818.8
申请日:2005-07-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漂浮-生物粘附协同型微粒的制备方法,先以水中干燥体系制备乙基纤维素漂浮微球,然后在乳化体系中用海藻酸钠包衣,最后把海藻酸钠-乙基纤维素微粒分散在壳聚糖溶液中发生离子凝胶化,形成壳聚糖膜,制得漂浮-生物粘附微粒。本发明制备微粒的原材料是广泛用于药学研究和应用领域的、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的生物材料乙基纤维素、海藻酸钠、壳聚糖。这种漂浮-生物粘附协同型微粒可用于运载胃内发挥作用的水微溶或水不溶小分子药物,也可用于运载胃部吸收的许多酸性药物以及在十二指肠以上消化道部位吸收的药物。该制剂能显著延长药物在胃内的滞留时间,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
公开(公告)号:CN1616656A
公开(公告)日:2005-05-18
申请号:CN200310118155.7
申请日:2003-11-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制备方法,在原有海藻酸盐固定化细胞的基础上,通过大功率微胶囊制备仪,使均匀混合有酵母细胞的海藻酸钠溶液在高压静电场作用下,形成粒径在100-500μm可控,分布均匀的液滴,与钙溶液固化形成微胶珠。并在微胶珠表面通过离子络合反应瞬间形成一层壳聚糖微胶囊膜。再用柠檬酸钠溶液置换出海藻酸钙凝胶中的钙,使微胶囊内液化成液体环境。本发明是在全生理条件下制备,其制备过程条件温和:pH5.0-7.4;4-30℃;无剪切及振荡。制备过程中酵母细胞活性100%保持。在培养过程中细胞的泄漏率低于10%。
-
公开(公告)号:CN1589777A
公开(公告)日:2005-03-09
申请号:CN03155728.7
申请日:2003-09-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A61K9/50 , A61K35/72 , A61P1/16 , A61P13/00 , A61P5/00 , A61P25/00 , A61P35/00 , A61P43/00 , C12N1/16
Abstract: 一种微囊化酵母菌,为包埋有基因工程酵母菌的海藻酸钠-聚赖氨酸-壳聚糖微胶囊,其粒径为100-1000μm,表面为一层聚赖氨酸/壳聚糖微胶囊膜,该微胶囊内为液体环境,其中酵母菌含量为106-1010个/ml。该酵母菌由微胶囊的保护,在胃肠道内无破损,特异粘附在小肠黏膜10小时以上,该微胶囊膜对分子量在1-15万Da的蛋白药物有控释作用。本发明可用于治疗尿毒症、肝功衰竭、苯丙酮酸尿症、内分泌性疾病、神经变性疾病、遗传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等疾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