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塔式燃烧车
    5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945575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110211745.2

    申请日:2021-0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塔式燃烧车,包括两侧面与顶面上分别开有若干燃烧口的车体,车体内壁固定若干分别与燃烧口对应的滑动架,滑动架上滑动连接滑板,滑板与燃烧器的燃烧筒固定,燃烧筒喷火端穿过燃烧口后伸出车体外,燃烧筒能通过滑板在滑动架上的滑动实现上下摆动喷射;燃烧器的进气孔、进风孔分别与外部天然气、风源连接,车体外壁上设多个耐高温全景探测装置,全景探测装置与外部监视器电连接,监视器外接VR装置,车体其中一端开设有能容纳检修人员进出的检修口,本燃烧成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火灾模拟中不可重复、燃烧过程不可控的问题并能够模拟汽车移动火灾的影响。

    一种加载位置可调的多点加载自平衡反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008685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211774.9

    申请日:2021-0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载位置可调的多点加载自平衡反力系统及实施方法,本系统包括两个环形设计的反力架、自适应加载装置、距离调整组件、转轴组件、液压缸加载组件,两个反力架平行布置在刚性平台上,反力架为多段钢构件通过螺栓连接组成;距离调整组件包括电动推杆、固定杆以及调整平台;转轴组件包括转动杆和转动块,液压缸加载组件包括液压缸和分配梁,本系统配合其实施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反力加载系统不能实现加载位置调整、系统自平衡的问题。

    一种可拆卸多功能落锤冲击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354114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489235.8

    申请日:2021-12-08

    Inventor: 赵武超 陈伟 王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多功能落锤冲击试验装置,试验装置依托设于彼此垂直的反力墙及反力承台上,试验装置包括冲击锤、刚性导杆、脱钩器、固定支架、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及结构试件;固定支架、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在反力墙上;刚性导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冲击锤包括配重及设于配重下方的冲击头;冲击锤悬挂位于结构试件的正上方且可沿刚性导杆竖向滑动;脱钩器的下端与冲击锤相连,脱钩器的上端通过吊索与设于固定支架上的卷扬机相连接。本发明造价低廉,适用于工程结构中的梁、板、柱等大多数构件的冲击试验,并能够方便地进行装置安装和拆卸,值得推广。

    一种移动式高温耦合环境组合升降炉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108605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0517173.0

    申请日:2021-0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式高温耦合环境组合升降炉系统,包括内部设有组合炉体并且能够在轨道上行走的炉体安装架,炉体安装架的上端滑动连接两个动梁,炉体安装架的下端设有行走装置,动梁的中部设有移动式卷扬机,移动式卷扬机底部吊接有作业装置,动梁的两端还滑动连接有用于控制组合炉体升降的升降装置;组合炉体为上下贯通的方形筒状并且由多块炉体模块拼装而成;组合炉体内设有燃烧装置,燃烧装置包括自吸式燃烧模组和助燃式燃烧模组,本系统可进行多层框架试件在不同框架层的试验,同时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多层框架试件,更容易模拟真实火灾。

    一种置于火灾高温环境内的便携式360度全景探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014771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0211761.1

    申请日:2021-0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置于火灾高温环境内的便携式360度全景探测装置,包括固定在台座上且其内部设有防水型360度相机的耐高温球形玻璃罩,防水型360度相机通过水流分离器固定在台座上,水流分离器将防水型360度相机与台座间的空间分隔为左腔和右腔,右腔内设有固定在内窥镜的一端的测距热像仪,内窥镜另一端为窥视端并伸出耐高温球形玻璃罩之外,左腔连通冷却液循环泵入口,右腔连通冷却液循环泵出口,台座的底部设隔热罩,隔热罩内设有微型麦克风、电机,防水型360度相机、热像仪、微型麦克风分别与监视器电连接,监视器外接VR装置;本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火灾中探测装置视觉狭小、功能单一的问题,实时呈现高温炉内火灾全景影像。

    一种气体含湿量的压缩露点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92530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639097.0

    申请日:2021-06-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借助于测定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来测试或分析材料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体含湿量的压缩露点测量装置及方法,在气缸内部设置活塞,采取压缩气体测得气体含湿量,通过活塞对气缸内的待测气体进行压缩,待气缸内出现雾或气缸内壁出现露时,活塞停止移动,实时记录气缸内待测气体的绝对压力,从而计算出气体含湿量。本发明提供了便携、快速、精确测量目标气体的含湿量的装置及方法,构造简单、可操作性强,适用范围广泛,对操作人员要求低且不需要进行维护,耐污染性较强,能够实现对气体含湿量的精确测量。

    一种隧道结构多维空间加载火灾试验系统及其实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09067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11756.0

    申请日:2021-0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结构多维空间加载火灾试验系统,包括设有刚性平台的多点加载自平衡反力系统,刚性平台上的轨道上设有运输放置轨道模型的模型拼运装置和两个炉体侧封装置,两个炉体侧封装置分别用于对隧道模型两端口进行密封,隧道模型内腔能够放置塔式燃烧车,多点加载自平衡反力系统的两个反力架之间连接有若干套均布的用于对隧道模型外壁实施加载力的自适应加载装置,本系统能够对不同形状截面隧道模型进行加载,能够适用于不同截面形状的隧道结构测试需求,尤其针对隧道结构火灾试验,其摄像头成像视角大,耐热性好,兼具热像及测距,能很好地满足隧道火灾高温环境的使用需求要求。

    一种基于类内特征迁移学习与多源信息融合的驱动电机故障诊断模型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36301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010895235.7

    申请日:2020-08-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类内特征迁移学习与多源信息融合的驱动电机故障诊断模型构建方法,首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分层迁移学习方法MSTL,不仅考虑了类内样本间近邻关系,保持类内数据的局部流形结构,还能够提高经迁移学习后域数据对不同类别的可分性,以提升故障诊断模型的对不同分布域样本的适应能力,同时可以降低特征集维度,提升故障诊断模型在变工况下的故障诊断性能。此外,针对单个传感器采集信号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的问题,采用D‑S证据理论进行驱动电机多源信息决策层融合,对振动和电流信号在模型上的诊断结果进行二级D‑S证据融合。本发明所提出的特征迁移学习方法MSTL和多源信息融合诊断模型能够提高故障诊断准确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一种基于最大局部边界准则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77743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231967.2

    申请日:2020-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最大局部边界准则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具体包含采用双树复小波包变换DTCWPT对轴承振动信号分析,构建原始特征集,其次,提出故障敏感特征选取方法FSKNN,选取敏感特征集,然后,提出一种特征降维方法MLMC,通过矩阵映射变换获得高维敏感特征集的低维表达,输出低维特征集。最后构建轴承故障诊断模型OFS‑FSKNN‑MLMC‑SVM。本发明实施结果表明,故障敏感特征选取方法FSKNN方法能够有效选取敏感特征,MLMC方法一方面可以保留原敏感特征向量的局部流行结构和类别信息,另一方面可以实现特征降维,达到去除信息干扰和冗余的目的。基于故障试验台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诊断模型能够明显提高不同工况下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准确率。

    一种新型耐火复合结构
    6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064816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750551.5

    申请日:2020-0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耐火复合结构,包括龙骨骨架以及防火板、高分子吸水树脂保温层、钢带;龙骨骨架包括若干纵向布置的承载龙骨;龙骨骨架的平面两侧覆盖有防火板,防火板拼缝处外侧布置钢带,贯穿钢带、防火板和承载龙骨设有不锈钢自攻螺钉进行固定;承载龙骨为方管结构,承载龙骨内填充有高分子吸水树脂保温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墙体、楼板两用的复合结构,通过采用高分子吸水树脂作为防火保温材料,有效提高了该复合结构的抗火性能,从而提高建筑结构的抗火安全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