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能管、致裂装置及致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86685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2010000670.9

    申请日:2020-01-0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刘敦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能管、致裂装置及致裂方法,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设置在外管内,内管用于盛放气体发生剂,外管的外壁向外突出形成若干凸角,凸角沿外管的周向均匀设置,且凸角与外管等长设置,凸角形成的空间与内管和外管之间的内部容腔相连通。本发明的外管设置有凸角,使得气能管的内管和外管形成的内部容腔具有向外突出的空间,在进行岩石致裂时,内管中的气体发生剂产生气体,由于凸角的设置使得产生的气体能够集中作用在凸角处,并且多个凸角的设置使得产生的气体以多个集中方向充分对岩石产生力学作用,提高了气能管致裂硬岩的能力。

    一种隧道高压气体破岩的孔眼填塞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79407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1064828.2

    申请日:2019-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隧道高压气体破岩的孔眼填塞装置及其方法,涉及硬岩破岩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填塞管和填塞棒;填塞管内开设有两端贯通的通孔,填塞管的外径比致裂孔的孔径小,长度大于致裂孔的深度;填塞管一端的端口处设有水平的放料槽,放料槽靠近手持端的一侧至填塞管手持端的端口处设有填塞管引导槽,填塞棒侧壁上开设有填塞棒引导槽;填塞棒长度大于填塞管,填塞棒外径小于填塞管孔径,填塞棒引导槽宽度大于填塞管引导槽宽度。采用以本发明填塞装置为基础的隧道高压气体破岩的孔眼填塞方法,解决了隧道利用高压气体安全、高效破岩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灌浆堵孔操作困难、填塞不密实、填塞质量不好导致破岩效果差、填塞材料量浪费严重等技术难题。

    城市地铁硬岩地层联络通道高压气体膨胀致裂开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36827B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0027279.5

    申请日:2019-01-1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地铁硬岩地层联络通道高压气体膨胀致裂开挖的方法,联络通道采用上、下台阶法开挖,台阶法施工顺序为,进行上台阶开挖、施做上台阶初支、施做拱部砂浆锚杆、下台阶开挖、施做下台阶初支、施做联络通道二衬结构;其中,上台阶采用机械法辅助高压气体膨胀致裂法开挖,下台阶采用高压气体膨胀致裂法破岩开挖。本发明既具有爆破法开挖的高效性,又具有机械法开挖的安全性,影响范围小、基本无环境污染,较于纯机械开挖效率高,并且还具有安全性能好、污染少、噪声低、振动小、易控制等特点。

    城市地铁硬岩地层联络通道高压气体膨胀致裂开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36827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027279.5

    申请日:2019-01-1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地铁硬岩地层联络通道高压气体膨胀致裂开挖的方法,联络通道采用上、下台阶法开挖,台阶法施工顺序为,进行上台阶开挖、施做上台阶初支、施做拱部砂浆锚杆、下台阶开挖、施做下台阶初支、施做联络通道二衬结构;其中,上台阶采用机械法辅助高压气体膨胀致裂法开挖,下台阶采用高压气体膨胀致裂法破岩开挖。本发明既具有爆破法开挖的高效性,又具有机械法开挖的安全性,影响范围小、基本无环境污染,较于纯机械开挖效率高,并且还具有安全性能好、污染少、噪声低、振动小、易控制等特点。

    一种医用拐杖
    5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012117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492234.7

    申请日:2015-08-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彭怀德 刘敦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拐杖,直杆依次穿过弹环止块、弹环、辅脚架和辅脚止块,弹环止块和辅脚止块通过螺栓固定在直杆上,直杆的末端为主支点,弹环的上下两个端面分别与弹环止块和辅脚架相接触,为辅脚架受力时提供缓冲;辅脚架所在位置的直杆四周开有一个导向槽,导向槽与辅脚架的对应位置上开有销孔,通过销钉在导向槽和销孔之间安装辅脚支架。本发明拐杖质量小,结构紧凑,零件制作简单,方案易实现。给使用者提供更稳定、省力的支撑。

    一种保温墙体结构
    5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118855U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322767672.2

    申请日:2023-10-16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保温墙体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外层墙体、内层墙体和保温层;外层墙体和内层墙体之间设置有中空夹层,中空夹层内填充有隔热材料;在安装该保温墙体结构时,外层墙体位于室外,内层墙体和保温层位于室内;保温层主要用于室内保温隔热;外层墙体和内层墙体通过中空夹层分隔开,并在中空夹层中填充隔热材料,隔热材料作为缓冲层,以减小外层墙体和内层墙体之间的热量交换,避免室内外温差较大时,室内的保温层热量过快散失,导致保温效果差。

    一种盾构隧道管片喷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8542406U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21053109.1

    申请日:2018-07-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管片喷淋装置,包括用于储存涂料的储液罐;空气压缩机的一个出气口与储液罐连接;储液罐通过输液管与气液混合器的液体入口连接,空气压缩机的另一个出气口与气液混合器的气体入口连接;喷洒构件包括支架输液管和喷洒环管,支架输液管连通气液混合器的出口和喷洒环管,喷洒环管用于套设于盾构隧道管片外对盾构隧道管片周向表面进行喷涂,喷洒环管上设置有多个喷头;管片支架用于支撑住盾构隧道管片轴向的两端;支架输液管上固定连接有吊装件,吊装件与喷洒构件支架形成平行于盾构隧道管片轴向的滑动连接。该盾构隧道管片喷淋装置,提高对盾构隧道管片的喷涂效率,降低涂料在喷涂过程中的挥发。(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气能管及致裂装置
    5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178157U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20001367.6

    申请日:2020-01-0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刘敦文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能管及致裂装置,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设置在外管内,内管用于盛放气体发生剂,外管的外壁向外突出形成若干凸角,凸角沿外管的周向均匀设置,且凸角与外管等长设置,凸角形成的空间与内管和外管之间的内部容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外管设置有凸角,使得气能管的内管和外管形成的内部容腔具有向外突出的空间,在进行岩石致裂时,内管中的气体发生剂产生气体,由于凸角的设置使得产生的气体能够集中作用在凸角处,并且多个凸角的设置使得产生的气体以多个集中方向充分对岩石产生力学作用,提高了气能管致裂硬岩的能力。(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新旧涵洞沉降变形监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037390U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23000710.8

    申请日:2023-11-07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隧道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旧涵洞沉降变形监测装置,包括红外发射组件、红外接收组件以及两个固定组件;红外发射组件包括发射箱体,发射箱体上设置有红外发射源,发射箱体内设置有第一控制处理器和第一倾斜监测组件;红外接收组件包括接收箱体,接收箱体上设置有红外接收板,接收箱体内设置有第二控制处理器和第二倾斜监测组件;两个固定组件,发射箱体通过其中一个固定组件安装至新涵洞与旧涵洞中的一个的涵洞顶部,接收箱体通过另一个固定组件安装至新涵洞与旧涵洞中的另一个的涵洞顶部;通过本申请可以实时监测和记录新旧涵洞的变形和沉降情况,从而为新旧涵洞的维护和修复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一种填塞装置和装填结构
    6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178168U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20001378.4

    申请日:2020-01-0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填塞装置和装填结构,包括圆筒体,圆筒体包括内壁、外壁、上顶面和下底面,内壁位于外壁内侧,内壁形成中空部,中空部用于套设于连接管外侧,内壁、外壁、上顶面和下底面形成用于盛放液体的腔体,圆筒体上设置有注液口,注液口处连接有注液管。本实用新型的填塞装置和装填结构结构简单,通过注液管和注液口向腔体内通入液体,通过中空部将填塞装置套设在连接管上,填塞装置由于内部充有液体使得其具有一定的支撑能力,能有效实现对膨胀管的支撑。并且,能够减少堵孔材料用量,节省破岩成本;减少破岩粉尘;膨胀管气化过程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使填塞装置内所盛装的液体气化能产生大量气体,增强破岩效果,提高破岩功效。(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