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93735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255242.0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T7/00 , G06T3/14 , G06T3/4038 , G06T17/05 , G06V20/10 , G06V10/25 , G06V10/762 , E01C23/01 , G01S17/86 , G01S13/8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雷达遥感的道路病害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激光雷达和三维探地雷达同步对道路进行由表及里采集的道路多源数据;将道路多源数据配准融合,得到时间与空间基准统一的表观深层数据;将路面结构光三维数据对应的坐标值和反射强度作为特征值进行聚类,提取道路三维结构光数据,并对道路三维结构光数据进行病害范围检测,得到疑似病害区域;确定疑似病害区域内的三维探地雷达数据的图像熵,得到地下病害点云数据;将疑似病害区域对应的路面结构光三维数据和地下病害点云数据进行拼接,得到道路病害检测结果。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精确监测道路病害,无法分析出路面下方土层病害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39263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687926.8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道路要素变化监测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车辆的初始点云数据;对初始点云数据进行过滤处理,得到第一点云数据;对第一点云数据进行格网分割,得到矩形格网,对每个第一点云数据的坐标值进行计算,得到每个第一点云数据在矩形格网中的格网行和列号;根据第一点云数据、所有格网行和所有列号,得到每个第一点云数据对应的三角形,对所有三角形进行检测,得到第二点云数据;对第二点云数据进行分隔,得到节点,从而得到节点组成的R树结构,根据R树结构对第二点云数据进行抽稀,得到R树结构中的第三点云数据;对第三点云数据进行分析,得到车辆行驶道路上要素的变化。本发明实现了对车载激光点云进行数据分析和变化检测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630492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211246860.4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衬砌病害变化特征智能反演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包括:在多个不同的时间段对待测隧道衬砌区域进行地质雷达数据采集,获得待测隧道衬砌区域在多个时间段的B‑scan数据;分别对各个时间段的B‑scan数据进行合成孔径聚焦算法处理,对应得到聚焦B‑scan数据,形成待测隧道衬砌区域各个时间段对应的的二维B‑scan数据对;将各个时间段对应的二维B‑scan数据对分别输入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所述神经网络模型由时相切片反演模块和位相切片反演模块通过四维反演模块级联形成;神经网络模型输出各个时间段对应的介电常数模型,得到待测隧道衬砌区域缺陷的变化特征。本发明实现待检测区域的病害动态检测,能极大(56)对比文件耿大新;李洪梅;郭俊;梁国卿.地质雷达检测隧道衬砌常见病害模型实验研究.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4,(06),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5630492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246860.4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衬砌病害变化特征智能反演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包括:在多个不同的时间段对待测隧道衬砌区域进行地质雷达数据采集,获得待测隧道衬砌区域在多个时间段的B‑scan数据;分别对各个时间段的B‑scan数据进行合成孔径聚焦算法处理,对应得到聚焦B‑scan数据,形成待测隧道衬砌区域各个时间段对应的的二维B‑scan数据对;将各个时间段对应的二维B‑scan数据对分别输入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所述神经网络模型由时相切片反演模块和位相切片反演模块通过四维反演模块级联形成;神经网络模型输出各个时间段对应的介电常数模型,得到待测隧道衬砌区域缺陷的变化特征。本发明实现待检测区域的病害动态检测,能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反演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43563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585706.9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样本自动选择与地表形变速率的滑坡易发性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取评价因子,获取地表形变速率;自动选取不同时期的滑坡样本与非滑坡样本;利用选取的滑坡样本,对评价因子进行归一化处理;利用滑坡样本与非滑坡样本,训练sDAE‑RF模型,获取滑坡易发性初始概率;利用地表形变速率,对滑坡易发性初始概率进行修正,得到滑坡易发性评价分区图。本发明利用反映滑坡运动状态的地表形变速率,使评价结果与区域滑坡实际分布情况更相符,提高了评价方法的准确性与实用性,为后续滑坡灾害风险管理提供准确的决策资料。
-
公开(公告)号:CN108734228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614716.9
申请日:2018-06-14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多特征的极化SAR图像随机森林分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SLIC超像素生成算法分割待分类的极化SAR图像;提取极化SAR图像的特征信息,构建高维极化特征图;基于高维极化特征图训练随机森林模型,构建极化SAR图像随机森林模型;利用极化SAR图像随机森林模型统计像素各类别票数,以超像素为单元构建基于随机森林的超像素类别概率图;基于PLR模型迭代修正各超像素类别概率,得到迭代修正的超像素类别概率图;以超像素为单元计算各超像素类别,输出分类结果。本发明利用改进的SLIC算法生成准确细腻的超像素作为分类单元,有效降低了极化SAR图像中相干斑噪声的干扰;利用超像素间邻域特征进一步减小了相干斑噪声的干扰,提高了分类结果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711050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310754129.7
申请日:2013-12-31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雷达道路改扩建勘测设计方法,其步骤:A成果坐标基准设计、基础控制测量以及路面控制点测量;B确定数据密度、采集路线等参数并沿道路主线及匝道获取车载激光雷达数据;C确定数据密度、飞行设计等参数,按设计航带获取机载激光雷达数据;D通过激光点云平面坐标、高程坐标精化以及航迹线数据精化,实现激光雷达数据融合;E利用点云强度信息获取道路车道标线特征,并采用将三维点云投影到二维平面的方法,实现道路路面、防护等特征线的提取;F恢复既有道路的平面要素与纵面要素;G生产DEM、DOM和DLG;H激光雷达测量与道路改扩建CAD协同设计,进行道路平、纵、横断面设计和方案比选,输出最终的设计图、表。
-
公开(公告)号:CN103605135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10610429.8
申请日:2013-11-26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S17/8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7/4802 , G01S17/8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激光雷达测量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断面剖分的道路特征提取方法,其步骤:用激光雷达测量设备获取激光扫描点云数据;确定出道路特征引导线,提取道路特征附近点云数据;根据道路特征引导线按一定步长生成剖分切片,计算邻近点云在剖分切片坐标系中的坐标,完成激光点云的断面剖分;选取特征信息完整的剖分切片,生成感兴趣的道路特征点云模板;确定道路特征点云模板与剖分切片点云最终的转换模型参数;计算道路特征的空间坐标,根据道路特征自身特性提取所需特征,最终完成道路特征的量测与提取。本发明引入断面剖分思想,实现复杂道路特征的自动量测与提取,在保证量测精度的前提下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1221246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0810046753.0
申请日:2008-01-22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雪崩遥感量化勘察方法,步骤是A、多时相高分辨率卫星立体图像/机载LIDAR扫描数据获取;B、高分辨率卫星图像/机载LIDAR数据立体恢复;C、雪崩灾害的立体遥感识别与基于影像的雪崩因子提取;D、高密度、高精度DEM的建立与高分辨率DOM的生成;E、基于高密度、高精度DEM的雪崩灾害因子的自动提取;F、雪崩灾害的预测模型建立及稳定性与危险性评估;G、工程方案选址及方案比选、优化。本发明使雪崩勘察达到了自动量化分析,识别出的雪崩灾害精确度更高,并能查清雪崩灾害的发生规律与发展趋势,实现了雪崩灾害的稳定性与危险性评估,避免了雪崩灾害对工程影响,起到了减灾防灾的作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1882171B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010184967.1
申请日:2010-05-21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互式隧道及围岩体三维模型快速构建方法,其步骤是:A、隧道线位信息建库:采集隧道线位信息并建立线位信息库;B、地质勘探数据建库:对地质勘探得到的钻孔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C、三维地层剖面约束信息建库:采集三维地层剖面约束信息;D、三维地层边界约束信息建库:采集自定义的建模边界;E、真三维隧道模型构建:根据隧道线位、隧道洞体外断面、内断面信息精确构建隧道三维模型;F、真三维围岩模型构建:根据钻孔与地层信息构建围岩模型;G、基于围岩模型体元的隧道开挖与剖面实时切割显示。提高了隧道仿真与数字化设计的建模效率与精度,实现了隧道穿越围岩及任意垂直剖面的实时切割显示,实现了模型快速重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