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5620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949484.4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58 , C22C38/44 , C22C38/48 , C22C38/54 , C22C33/06 , C21C7/00 , C21D1/00 , C21D6/00 , C21D8/06 , C21D8/02 , C21C7/06 , C21C7/064 , B22D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耐蚀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冶金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高耐蚀奥氏体不锈钢,充分发挥铌、稀土和硼三种元素的协同作用,为夹杂物穿上“铌铠甲”,阻断点蚀的传播和延伸,高耐蚀奥氏体不锈钢中,小于1μm的小尺寸夹杂物占比≥75%,大于5μm的大尺寸夹杂物占比≤1%,夹杂物平均直径≤1.5μm,被包裹夹杂物占总夹杂物比例≥80%,未包裹夹杂物的含铌相平均直径小于0.7μm,与同牌号的商用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在相同环境中的腐蚀速率降低了1.5~3.6mm·a‑1,点蚀电位提高了500~800mV,同时保证了力学性能,满足海洋工程、航空航天等领域对奥氏体不锈钢高耐蚀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83303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722927.6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重构变体显示高氮马氏体钢等温软化组织的方法和应用,涉及材料科学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数据获取,得到高氮马氏体钢等温软化后的电子背散射衍射数据;数据处理,将所述电子背散射衍射数据进行计算和平滑处理,得到计算和平滑后的电子背散射衍射数据;变体重构,将所述计算和平滑后的电子背散射衍射数据按照取向关系进行变体重构;量化变体,实现马氏体变体的图像可视化分析与统计。本发明通过重构变体显示高氮马氏体钢的等温软化组织,能够定量显示马氏体变体在等温软化过程中的组织演变,从而揭示高氮马氏体钢等温软化机制,为软化机制的研究开辟了新思路,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75352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12306.4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22C38/44 , C22C38/42 , C22C38/58 , C22C38/00 , C22C33/04 , C21C5/52 , C21C7/06 , C21C7/072 , C21D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奥氏体不锈钢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强高耐蚀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高强高耐蚀超级奥氏体不锈钢按照质量百分数计,包括以下化学成分:C:≤0.02%、Si:0.30%~0.45%、Mn:6.00%~12.50%、P:≤0.03%、S:≤0.002%、Cr:19.00%~23.00%、Ni:1.00%~10.00%、Mo:4.00%~6.00%、Cu:0.30%~0.55%、N:0.85%~1.60%、Nb:≤0.07%、RE:≤0.03%、Al:≤0.02%、O:≤0.003%,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RE为Ce、La或Y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本发明通过降低钼元素和镍元素的方式极大降低了原料成本,并通过增加锰元素和氮元素实现锰元素和氮元素协同提升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进而得到具有突出成本优势,以及更优异的强度和耐蚀性能的超级奥氏体不锈钢。
-
公开(公告)号:CN118795856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281854.1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5B19/418 , C21C5/52 , G06N3/0442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工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目标碳含量的电炉喷碳吹氧工艺控制方法及系统。构建熔池温度实时预测模型,通过实时读取石灰量、电耗量、烟气成分和温度、氧耗量、碳粉量、连续加入废钢量、天然气量、炉体重量,预测熔池温度。根据烟气成分中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烟气总体积和钢液总质量计算熔池碳含量,并结合碳和氧的活度系数及当前熔池温度,计算熔池氧含量。依据目标终点碳含量与当前熔池碳含量的差异,确定碳粉或氧气的额外加入量,控制碳氧加入过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温度预测、碳氧计算、加料控制、报警和可视化模块。本发明能够精确控制电炉炼钢过程中的碳氧含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563052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536390.8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21C7/10 , C22B9/20 , C21C7/00 , B22D1/00 , B22D7/00 , C21D1/26 , C21D6/00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2 , C22C38/52 , C22C38/22 , C22C38/24 , C22C38/20 , C22C38/30 , C22C33/06 , C21C7/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特殊钢冶炼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提高轴承钢真空自耗重熔铸锭洁净度的方法。所述的轴承钢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组分含量:C 0.60%‑1.10%,Si≤0.45%,Mn≤0.60%,Cr 3.50%‑5.30%,Mo 3.75%‑4.80%,Ni≤0.30%,V 0.60%‑1.20%,Cu≤0.30%,Co≤0.35%,W≤0.30%,P≤0.03%,S≤0.03%,余量为铁。包括以下步骤:(1)真空感应熔炼(VIM)制备低缩孔率自耗电极;(2)自耗电极预处理;(3)电极正装焊接;(4)根据熔池流动情况调节外部线圈磁场强度;(5)VAR熔速‑气冷压力联动调节控制夹杂分布;(6)车削去除铸锭最外层富集夹杂物的部分。本发明从电极制备、预处理、熔池流动控制和夹杂物分布控制的角度入手,解决真空自耗铸锭的洁净化问题,能够有效提高产品洁净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024398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310159552.6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辽宁省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东大工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合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抑制氮气孔的凝固压力最低值的确定方法及其应用、一种高氮不锈钢铸锭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确定方法无需在实际生产中进行多次重复性试验,通过模拟铸锭的凝固过程即可确定抑制氮气孔的凝固压力的最低值,且精准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5976417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0125862.6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辽宁省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东大工业技术研究院
IPC: C22C38/02 , C22C38/58 , C22C38/44 , C22C38/42 , C22C38/52 , C22C38/48 , C22C38/06 , C22C38/54 , C22C33/04 , C21D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氮低钼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不锈钢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根据钢种成分特征、制备难度和服役性能要求等,匹配了成套冶炼、铸造、均质化、热加工和热处理工艺;能够解决精确增氮的同时保证较高的纯净度,铸造过程(凝固过程)显著减轻了元素偏析与析出,均质化过程实现了组织和成分均匀化、避免了晶粒过度长大,热加工过程具有良好热塑性、避免了热加工裂纹,热处理后具有适宜晶粒度以及良好匹配的耐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75395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410143851.5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真空铸锭所用中间包及其液面稳定性控制方法,涉及中间包铸锭技术领域,在中间包中的金属液通过出水口流出中间包时,获取当前时刻金属液液面处与出水口之间的高度差和压力差,根据当前时刻高度差和压力差计算当前时刻出水口的出口金属液流速,根据出口金属液流速调整下一时刻入水口的入口金属液流速,以使中间包中金属液的液面高度保持在设定高度。本发明基于上述方法可计算出中间包出水口金属液流速,通过使入水口和出水口的金属液流速相匹配,然后依靠出水口处的涡流控制器来减小金属液内部湍动程度,从而减缓金属液液面波动,可以保持金属液液面的稳定,从而确保铸件在真空浇注过程中获得均匀的填充。
-
公开(公告)号:CN116121548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347674.8
申请日:2023-04-0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渣重熔中铸锭局部凝固时间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涉及电渣重熔控制技术领域,包括根据基准局部凝固时间、非影响工艺参数和电渣重熔设备参数,构建局部凝固时间模型;将当前待定影响工艺参数组分别输入局部凝固时间模型中,得到当前待定影响工艺参数组对应的局部凝固时间和判定量;确定最小判定量对应的待定影响工艺参数组为最优影响工艺参数组,进而对目标钢种进行电渣重熔批量生产进行控制。本发明能够快速确定电渣重熔中多个工艺参数组对应的铸锭局部凝固时间,进而减少电渣重熔中工艺参数优化配置耗费的时间、人力、成本和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634120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159583.1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辽宁省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东大工业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0 , B22D7/00 , B22D27/09 , C21C7/06 , C22C38/02 , C22C38/38 , C22C38/58 , C22C38/22 , C22C38/44 , C22C33/06 , C23C8/26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合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抑制疏松的凝固压力最低值的确定方法及其应用、一种奥氏体不锈钢铸锭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无需在实际生产中进行多次重复性试验,通过模拟铸锭的凝固过程即可确定出抑制疏松缺陷所需的凝固压力的最低值,且方法精确高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