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57847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210080783.X
申请日:2012-03-26
Applicant: 卓然(靖江)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离心铸造金属型喷雾冷却装置,由温度自动监控反馈系统及喷雾设备组成,包括型筒(10)、端盖(20)、集气管(30)、集水管(40)、电磁阀(50)、红外探头(60)、雾化喷嘴(70)、温度传感器(80)、蒸汽导流罩(90)、引风机(100),所述温度自动监控反馈系统包括红外探头(60)和温度传感器(80),所述喷雾设备包括集气管(30)、集水管(40)、电磁阀(50)及雾化喷嘴(70),所述雾化喷嘴(70)为双通道环隙设置,水走内测通道,空气走外侧通道,通过调节水气的流量比。本发明实现了金属型各段温度的实时控制,根据温度反馈自动改变各段喷雾量,调节铸型温度场,有效控制金属液凝固过程中组织偏析,并且可以防止铸型局部过热。
-
公开(公告)号:CN103357841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210080769.X
申请日:2012-03-26
Applicant: 卓然(靖江)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IPC: B22D13/10
Abstract: 一种新型离心铸造管模端盖固定装置,包括炉管模(10)、端盖(30)、活动连杆(40)、金属保护块(50)、所述管模(10)的两端安装端盖(30),在端盖(30)的外侧设置活动连杆(40)、金属保护块(50)。本发明利用管模转动时的离心力作用实现锁紧,装卸方便省力,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331270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010042036.1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上海卓然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卓然智能重工有限公司
IPC: B23K31/02 , B25J9/16 , B23K1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焊接的管道自动对齐方法,涉及焊接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将管道抬起,抬至已定位置,在x方向上移动;自动控制之前消除扰动,对扰动进行补偿;水平移动管道至一定的位置,时期两个管道之间的距离为事先设定好的距离;启动自动控制,自动对齐两焊接管道,本发明通过化繁为简,将管道抬起,抬至已定位置,在x方向上移动一个方向上进行移动,同时在自动控制之前消除扰动,对扰动进行补偿,并在水平移动管道至一定的位置,时期两个管道之间的距离为事先设定好的距离,启动自动控制,最终实现自动对齐两焊接管道,方法简单,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1331270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042036.1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上海卓然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卓然智能重工有限公司
IPC: B23K31/02 , B25J9/16 , B23K1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焊接的管道自动对齐方法,涉及焊接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将管道抬起,抬至已定位置,在x方向上移动;自动控制之前消除扰动,对扰动进行补偿;水平移动管道至一定的位置,时期两个管道之间的距离为事先设定好的距离;启动自动控制,自动对齐两焊接管道,本发明通过化繁为简,将管道抬起,抬至已定位置,在x方向上移动一个方向上进行移动,同时在自动控制之前消除扰动,对扰动进行补偿,并在水平移动管道至一定的位置,时期两个管道之间的距离为事先设定好的距离,启动自动控制,最终实现自动对齐两焊接管道,方法简单,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9261924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0971026.9
申请日:2018-08-24
Applicant: 上海卓然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机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IPC: B22D1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3/02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炉管的制造设备,包括:离心机装置、端部挡圈、刹车装置、机器人和控制系统。离心机装置包括托轮系统和稳定轮系统;稳定轮系统的一端固定在托轮系统的一侧;稳定轮系统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托轮系统包括4个托轮组和驱动电机;刹车装置固定在托轮系统沿长度方向的一端;机器人固定在托轮系统的一侧;控制系统控制机器人、托轮系统、稳定轮系统及刹车装置信号连接。稳定轮系统包括至少沿型筒的长度方向设置的2个稳定轮组;稳定轮组包括稳定轮支架、稳定轮和稳定油缸。本发明通过设置控制系统和稳定轮系统,使得稳定轮紧贴炉管,从而使得炉管离心铸造时的振动大幅度降低,减小了噪声,改善了工人的劳动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203474284U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20550409.1
申请日:2013-09-05
Applicant: 卓然(靖江)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上海卓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化工业炉模块的吊装平衡梁,能够提高模块在吊装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吊装平衡梁包括上框架和下框架,所述上框架包括吊装框和处于所述吊装框两侧的连接框,所述连接框与所述吊装框呈预定角度斜向外下方设置,并以其下端部与所述下框架的端部固连,所述吊装框和下框架分别设有与吊机连接的上吊耳和与模块连接的下吊耳。整个吊装过程中产生的斜向载荷均通过连接框承担,没有任何外力作用于模块所在的平面,则模块受力较为均衡,不会产生摆动,提高了吊装的稳定性;由于起吊钢丝绳仅在起吊方向对模块施加作用力,避免了斜向载荷对模块产生的挤压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201855934U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1020281984.2
申请日:2010-08-04
Applicant: 上海卓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卓然(靖江)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IPC: B22D13/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铸造型筒上浮动支撑保护装置,目前离心铸造机是通过驱动轮带动型筒转动,型筒通过四个托轮(包括驱动托轮)实现四点支承。由于型筒几何尺寸的偏差及浇铸过程中型筒内部钢液质量分布的不均匀性,易造成型筒在运转过程中发生径向跳动,,严重时型筒会脱离四个支撑点而发生严重生产事故,给生产和设备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离心铸造型筒上浮动支撑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依靠压缩弹簧的弹力,将上浮动滚轮压在型筒外壁凹槽上,减少型筒空间移动的自由度,防止径向跳动。该装置使用方便,安全性高,保证离心铸造产品质量及工作人员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03470870U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20551999.X
申请日:2013-09-05
Applicant: 上海卓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卓然(靖江)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IPC: B22D13/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炉管的脱模装置,能够提高脱模效率以及操作安全性,避免对模具造成损伤。所述脱模装置包括顶杆、套筒和若干卡爪,若干所述卡爪相互间隔地铰接在所述套筒的周向,所述顶杆轴向可移动地贯穿所述套筒的中心设置,且其被各所述卡爪包围的一端设有能够将各所述卡爪向外撑开的支撑件,以便将所述卡爪卡固于所述炉管的内壁。轴向后移顶杆,则支撑件由卡爪的自由端朝向其铰接端运动,以便将卡爪张开,直至与炉管的内壁抵顶卡固,实现脱模装置与炉管的定位;继续轴向后移顶杆,将炉管牵引出模具。整个过程完全依靠顶杆的轴向移动,操作简单易行,脱模效率高;卡爪紧固在炉管的内壁,不会出现顶杆滑脱等现象,操作更加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214093614U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021985284.1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江苏卓然智能重工有限公司 , 卓然(靖江)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IPC: F16M11/04 , F16M13/02 , F16F15/067 , F27D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整炉过渡段框架与辐射墙板模块化快接装置,包括辐射墙板装置主体,所述辐射墙板装置主体左侧的上下两端皆固连有第二固定插块,且第二固定插块皆插设在第二开槽内侧,所述第二开槽皆对称开设在过渡段框架装置主体右侧的上下两端,所述过渡段框架装置主体底端放置在放置底板顶端,所述放置底板右侧固连在辐射墙板装置主体左侧的下端第二固定插块的下方,所述放置底板左侧顶端开设有第一开槽,且第一开槽内侧中部固连有滑杆,所述滑杆外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本实用新型可以相对较为便捷使得辐射墙板装置主体和过渡段框架装置主体之间连接更加便捷,确保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工作效率,确保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214029805U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022024428.3
申请日:2020-09-16
Applicant: 江苏卓然智能重工有限公司 , 卓然(靖江)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锅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余热锅炉整体运输的加固机构,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端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余热锅炉本体。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活动板、伸缩杆和第一压缩弹簧,使得当装置运输时余热锅炉本体由于惯性带动活动板在空腔内左右移动时,带动第一压缩弹簧向内收缩,进而带动伸缩杆压缩变形,通过伸缩杆压缩变形,可将余热锅炉本体由于惯性发生的移动力缓冲消耗,从而防止余热锅炉本体由于移动运输中的惯性过大,移动幅度过大,从而导致余热锅炉本体发生碰撞导致损坏的情况发生,起到对余热锅炉本体的加固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