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4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013644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295707.0

    申请日:2022-10-21

    Abstract: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在具有线圈部被埋入磁性素体的结构的线圈部件中,防止产生于磁性素体的空隙。本发明的线圈部件(1)具备:线圈部(2)、从线圈轴方向覆盖线圈部(2)的磁性体层(M1)、以及位于线圈部(2)的内径区域的磁性体层(M2)。磁性体层(M1)和磁性体层(M2)经由设置于线圈部(2)中所含的层间绝缘膜(90)的开口部(90A)接触。开口部(90A)具有随着远离磁性体层(M1)和磁性体层(M2)的界面而直径扩大的形状。由此,不易在被埋入开口部(90A)的磁性体层(M1)产生空隙。

    多层配线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49927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1910271674.8

    申请日:2019-04-04

    Abstract: 一种防止籽晶层的破坏引起通孔导通不良的多层配线结构体,具备:导体图案(P1a),设于配线层(L1)并包含主导体层(13);层间绝缘膜(61),覆盖配线层(L1),具有露出导体图案(P1a)一部分的开口部(61a);导体图案(P2a),设于配线层(L2)并经开口部(61a)与导体图案(P1a)连接。导体图案(P2a)包含与层间绝缘膜(61)相接的籽晶层(21、22)和设于籽晶层(21、22)由与主导体层(13)相同的金属材料构成的主导体层(23)。籽晶层(21、22)在开口部(61a)的底部被部分地除去,由此在开口部(61a)的底部主导体层(13)和主导体层(23)不经籽晶层(21、22)相接。主导体层(13)和主导体层(23)具有直接接触的部分因而通孔不会导通不良。

    线圈部件
    4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308966A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810838099.0

    申请日:2018-07-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圈部件,具有多个导体层即第1导体层~第4导体层,其在层叠方向层叠,包括功能层和在轴心周围卷绕的线圈层;具有覆盖部,其由绝缘性树脂构成,一体地覆盖所述多个导体层,夹在邻接的导体层之间;多个导体层的所述线圈层以及所述功能层在俯视图中为大致相同的形状,多个的导体层中的一部分的导体层的第4导体层具有连接线圈层和功能层之间的连接导体层,多个导体层中没有所述连接导体层的导体层在俯视图中在与所述连接导体层重叠的位置,具有与所述连接导体层对应的突出部。

    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4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036831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579097.4

    申请日:2018-06-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圈部件,其不使工序数增加而在线圈部件的上表面形成方向性标记。该线圈部件具备:线圈部(20),其具有交替层叠的多个导体层及多个层间绝缘层,且具有与层叠方向水平的安装面(S1)和与层叠方向水平且位于安装面(S1)的相反侧的上表面(S4);方向性标记(M),其由覆盖露出于上表面(S4)的多个导体层的一部分的导电材料构成。根据本发明,由于在上表面(S4)露出导体层的一部分,因此,可以利用覆盖其的导电材料作为方向性标记。由此,可以通过从上表面方向的图像识别而容易地确认方向性标记。而且,由于不需要通过印刷或激光照射形成方向性标记,因此,也不会产生工序数的增加。

    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4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183354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218626.X

    申请日:2014-05-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将线圈图案做成高纵横比也不存在迁移或热剥离的问题并且高性能且可靠性高的线圈部件。线圈部件(1)具有线圈层(14a~14d),各线圈层(14a~14d)具备绝缘层(15a~15d)、形成在绝缘层(15a~15d)的上面的骨架层(16a~16d)、以及形成在与骨架层(16a~16d)相同平面上的包含螺旋状导体(19~22)的导体层(17a~17d)。骨架层(16a~16d)具有包含线圈图案的负片图案的开口图案(18a~18d),螺旋状导体(19~22)形成于开口图案(18a~18d)的内部。螺旋状导体(19~22)具有覆盖开口图案(18a~18d)的底面和内侧侧面的种子层(30)以及设置在种子层(30)的表面的镀层(31)。

    线圈部件
    4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202152B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0710167222.2

    申请日:2007-1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具有安装在印刷电路板或者混合IC(HIC)上的安装面的表面安装型的线圈部件,提供一种直流电阻的电阻值较低、低成本的线圈部件。共模滤波器(1)具有一端部与引线(29)连接而另一端部与线圈导体(33)的内周侧端部连接的桥式导体(73)、一端部与引线(39)连接而另一端部与线圈导体(35)的内周侧端部连接的桥式导体(75),在线圈导体层(83)、(85)间具有隔着线圈导体层(83)、(85)和绝缘膜(7b)、(7c)所形成的桥式导体层(84)。

    共模滤波器
    4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15479B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0910138463.3

    申请日:2009-05-18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3层结构中可以提高高频特性的共模滤波器。共模滤波器(1)具备拥有第1线圈层(14)、第2线圈层(18)和引线层(16)的3层结构。在第1以及第2线圈层(14,18)上,分别形成有大致圆形的螺旋状的第1平面线圈(21)和第2平面线圈(41)。形成于引线层(16)的第1引线(31)和第2引线(32)具有第1直线部分(31c)和第2直线部分(32c)。第1直线部分(31c)位于与分别通过与螺旋部分(22,42)的多个交点的螺旋部分(22,42)的多条第1接线垂直的直线(L1)上。第2直线部分(32c)位于与分别通过与螺旋部分(22,42)的多个交点的螺旋部分(22,42)的多条第2接线垂直的直线(L2)上。

    共模扼流圈及其制造方法
    4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41922B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0810215356.1

    申请日:2008-09-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共模扼流圈及其制造方法。该共模扼流圈包括形成在树脂绝缘层上的两个引出导体,并且在该树脂绝缘层中的覆盖有这两个引出导体中的一个引出导体的第一部分与覆盖有另一个引出导体的第二部分之间的区域中形成有一凹部。上树脂绝缘层嵌入该凹部内。因此,由于树脂绝缘层在形成有引出导体的部分中是不平坦的,所以这两个引出导体之间沿该树脂绝缘层的表面的距离增大。因此,很难形成因沿该绝缘层的表面的离子迁移而生成的电流路径,由此,即使这两个引出导体之间的距离变短,也能够获得高耐压。

    线圈部件
    5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02152A

    公开(公告)日:2008-06-18

    申请号:CN200710167222.2

    申请日:2007-1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具有安装在印刷电路板或者混合IC(HIC)上的安装面的表面安装型的线圈部件,提供一种直流电阻的电阻值较低、低成本的线圈部件。共模滤波器(1)具有一端部与引线(29)连接而另一端部与线圈导体(33)的内周侧端部连接的桥式导体(73)、一端部与引线(39)连接而另一端部与线圈导体(35)的内周侧端部连接的桥式导体(75),在线圈导体层(83)、(85)间具有隔着线圈导体层(83)、(85)和绝缘膜(7b)、(7c)所形成的桥式导体层(84)。

Patent Agency Ranking